另一種語文素養:論語感養成與層次識讀的通識價值 ── 從使用者角度談起



(本文發表於2020年/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教育前瞻議題分科研討會)


摘要

  近年來,作為逐漸重要於教學場域的關鍵字,「素養」一詞儼然成為備受討論的議題。教員們紛紛研究怎麼把這門滲自環境、淌以時光的功夫轉化成可被規劃的成果;而終究有限的課堂時數,也令「協助學員有得」的教學目的,交錯成深度、廣度、體驗、理解之間的多重取捨。不同於相對式化、量化的學科,語文教育不僅存在門類向、系統向的「知識」,更兼有一條通往內容、賞析的思辨及審美軸線。這使得「語文素養」除了形音義、文法修辭、文本解讀、作者歷程等多樣或綜合的定義,也可能代表一種立基於「感知」的覺察能力,小自錯字、別字的誤用,大至對他人表述內容的舉一反三,對自身傳意經驗的體認、累積,都可以從這套內在機制找到對應點,供教學者引導學員一面熟悉語言、文字的工具使用,一面在操作中循環自我進化的歷程。

 

  鑑此,本篇嘗試以使用者視角梳理「語感」的構成及掌握方式,並結合區隔、整合、轉譯等進階應用概念,探討「語文素養」在實務、教育與通識前提下的核心價值。


關鍵詞語感、錯別字、通識教育、文言教學、多義閱讀、圖文整合



前言

 

  20206月,因應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造成的經濟衝擊,行政院宣佈將於同年7月發放「振興三倍券」。隨之而來的,除了領法、用法、回饋率等各種討論,「券」、「卷」二字的混淆及差異,也意外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1]。事實上,以「在/再」、「須/需」、「準/准」、「因/應」、「已/己」為代表,由打字、選字衍生的別字問題[2],在資訊越發自由化、擴散化的網路時代早已屢見不鮮。可惜的是,正如同〈美大學研究:愛挑錯字的人通常較難搞〉所一度引起的新聞話題,以及「我就是故意用錯字啦!」這組LINE貼圖所折射的觀點,儘管正謬之別依然續留人心,但「看得懂就好了」、「一直管錯字很無聊」、「錯字沒那麼重要」的聲量,卻也始終迴盪網際,甚或以「錯字特警」、「抓錯字魔人」形容執著於勘誤的行為[3]

 

  作為記錄並傳遞語言的線性媒介,文字是一組選項眾多、功能有別的表意工具。如果把它比喻為廚房裡品類林立、用法各異的庖刀,那麼相應的「使用素養」,自然不會僅止於辨識外觀或「能處理食材就好」的結果論。用刀人能否以辨識為基礎,進而累積操作體驗、嫻熟工具特性?能否藉熟練程度穩定產出結果?能否把「如何擇用工具」的理解提升為「為何擇用」的心得?一如「知識」不只追求知曉,更追求知曉所形成的自主思考力與識別能力,對於錯別字為何必須明辨、國語文課程為何必須受到重視等問題,或許仍須回溯「語文素養」的本質及目的,才有機會深入當代使用環境與教育思維的可能盲點,重新找到相對務實的學習動機。

 

 

一、   語感與無感的勾連

 

  作為現今唯一廣泛使用的非拼音文字[4],中文因為具有明確的「最小資訊單位」,所以「體量穩定」的特性不僅支撐了一字多義、多字一義的複雜變用,也使得字、詞、句、文等「字串組合」有著比其他語言更浮動的詮釋空間。甚至不時需要透過語境、語氣的輔助,才能有效排除歧義,完成一次清晰的表達。從結果來說,雖然串接性、浮動性並非中文獨有的特色,但一旦加上以方塊字為基礎的雙關、轉品、倒裝、破音等變化,則往往容易形成「小意思,既然這事沒什麼意思,那我也別不好意思,意思意思便是了。畢竟也沒別的意思,可別怪我不夠意思。」、「你別把別針別在別的地方。」、「人要是行,幹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行行行,幹哪行都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行行不行,幹哪行都不行。」等微妙句法,極不利於捕捉箇中規律。

 

(一)        從母語教育到外語教育

 

  正因為運作機制大異其趣,中文的學習、使用自然必須以「字」為單位,而無法如英語、日語一般,以「詞」或「片語」作為意義基準。但有趣的是,以成語為例,當代使用者的操作狀況,卻在在經由看似錯別字的謬誤,表現出背後「把中文當成英文學」的隱憂。

 


1 成語構成及其傳意機制概念示意圖(來源:本研究)

 

  成語是一種由四組一字多義結構所形成的表意模式,使用時需要逐一確認意義方向、排除分歧,才可能確實掌握字串與詞意的組合邏輯,進而有效解讀情景,融入情境及語境。例如「緣木求魚」便是透過邊緣、樹木、求取、魚類四項概念組成「某人沿著樹木繞行(或攀爬)尋魚」的光景,從而引領讀者覺察畫面中的荒謬感,導出「用錯方法」、「不可能達成目的」等連帶知覺:

 


2 成語構成及其傳意機制概念示意圖2(來源:本研究)

 

  化零為整的信息機制,無疑要求敘事端、接受端同時擁有自行擴散字義、篩選詞義的能力。於是成語的學、用也就更像一組因果相生的過程,只熟悉字詞或只知道寓意,都不算完整跨過操作門檻。換言之,無論把「緣」寫成「圓」、「原」,或把「魚」寫成「漁」、「余」;無論僅背得出「爬到樹上捉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等辭書解釋,或回答不了「緣」字在成語中究竟做何用法,說到底,其實都是忽略了單一字義的校準,而把「緣+++魚」的結構,視為如同「A+P+P+L+E」一般的拼音組合。這種做法不僅容易令每組成語成為操作者心中無異於「阿彌陀佛」的存在[5],原本中文基於非拼音特性,以至於「學一組成語等於練習使用四組多義文字」的經驗化優勢,也隨之質變成只能依靠記憶與背誦的學習障礙。

 

  事實上,隨著教育體系自90年代開始重視外語,國語文科目的教、學意識也步步與之連動。不僅對自身語彙的認知邏輯、遣用邏輯出現了前文中的轉變,對教研重點和學習目的的見解也逐漸有所不同。一方面,改革政策、需求指標的樹立,使得原本作為外語基本門檻的「聽」、「說」、「讀」、「寫」開始以「素養」概念進入國語文教育,與此同時,該四項目交錯出的實用取向,則帶動了關注實用場景、實務意義的價值意識,成為輿論與議論的焦點。有趣的是,正因為在母語前提下,即使只具備小學中、高年級的學力基礎,依然不至於造成生活障礙,更足以輕鬆與人完成語言式、文字式的交流,所以「不會也沒差吧?」、「不用也不會怎樣。」、「反正沒人在用!」等捨取觀念,便直接對成語、古文等要求學習成本的項目形成排擠效應。不只令原本就不討喜的它們更加邊緣化,「學這些到底有什麼用?」的質疑,也一再牽制著學習者、使用者的認同,甚至直指國語文科目之於義務教育、大學教育的存在價值。

 

  外語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側重營造其教、學生態自然有其必要。但值得關注的是,當學生族群、社會大眾都對內建詞義網絡、要求組織思考、支援情境讀解的學習歷程越來越疏遠;當母語的使用方式、感知意識也慢慢淡化在外語的邏輯之間,所謂語文素養與工具知能的底蘊,又該從哪裡開始累積呢?

 

(二)        從文言教育到白話教育

 

  作為同樣必須借調相關詞意、逐字解用的學習標的,一樣「不實用」於當代的文言文,每隔一段時間便成為教材佔比問題的焦點[6]。但如果暫不討論「現在誰還用這種方式講話?」、「為什麼一定要學難懂又沒在用的東西?」等問題,在失去成語經驗之後,識讀古文的過程,其實更是一段體驗文字學習、工具學習的重要經歷,足以成為啟蒙語感知覺的契機。

 


3 語文教育屬性暨環境現況概念示意圖(來源:本研究)

 

  由於必須不斷以「一個字」進行單位信息的捕捉、組織及重構,同時要求形音義知覺的文言文,猶如引導操作者在拆解過程中認識各種形狀的積木,直到他們確實掌握零件特性,能自行拼出其他樣貌。相較其鮮明的文字教學與工具教學屬性,多以「句子」、「段落」為資訊單位的白話文則更加傾向文意教學,不僅篇幅更長,容易自行閱讀的特性,也往往令賞析、討論成為教學重心。換言之,「還有沒有人用這種方式說話」顯然不是文言教育應當考量的重點,因為除了「文字」本身依然沿用,不只註釋、聽講、筆記、提問不會以文言進行,就連最受非議的「難懂」問題,嚴格來說,也只是因為目前語文教育的設計及檢核方式並未涉及學習層次的梳分,所以才令文言文既以文字學習為基底,又同時拖曳著文本學習、文化學習、修辭學習等多種學習任務,成為極難攻陷的越級關卡。非但加深了大眾畏而遠之的心態,更使得「學文言文其實也是練習白話文」的積極價值乏人問津。

 

  從工具使用的角度來看,語感與廚師操作刀具、運動員操作球具時的「手感」並無二致,是一種累積自施用、成敗、感受等多種經驗的具體知覺。一如籃球員可以依投籃位置近乎直覺地判定出手力道、廚師可以根據食材擬定選刀及用刀策略,看似抽象的「語感」,也可以總結成「使用者對語文工具及其運作細節、效應原理的認識程度」,以及「基於工具認知而具備的事前校準能力」。 換言之,或許「錯別字」的核心問題從來不是記不記得住正確用字,而是使用者具不具備足以識別兩組文字工具的感知質量;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也不是兩套彼此排斥的系統,而是可以交互引導操作者取得感知,提升其接受及表達能力的「使用方式」。

 


4 語感捕捉與文字運算概念示意圖(來源:本研究)

 

  事實上,多數沿用迄今的文字,必然有其公約於各種衍生辭彙的語感要素。例如「衝」、「沖」之間存在「水平vs.垂直」的方向對立,「候」、「後」之間帶有「時間v.s空間」的維度差異,「紀」、「記」之間隔著「恆久vs.寫入」的性質落差,即便只是根據生活用語進行簡單提取,對於曾經困擾於「ㄔㄨㄥ浪」、「天ㄏㄡˋ」、「會議ㄐ一ˋ錄員」的用字人來說,約分辭彙所帶來的運算結果,不僅能夠暫時填補使用知覺的空缺,甚至足以支持相關詞語的應用。當然,「語感」並非只為遏止誤用而存在。一如覺察為辨別之始,梳分為理序之母,以感知的啟動為起點,語文素養的核心價值,自然有其超越揪錯的使命。

 

 

二、   物理與心理的分化

 

  就像「絳」、「赭」、「丹」、「赤」、「朱」代表不盡相同的紅[7],語感活躍的詞語知覺,形同提醒操作者明辨、體察每組資訊工具所內嵌的細節,從而識得層次的存在。例如「捏」、「掐」、「提」、「拎」、「扔」、「丟」各是指、掌、腕、臂之間的不同作動,有著勾連不同態勢、不同態度的可能,又例如「觀」、「瞄」、「瞪」、「窺」、「望」雖然都是眼睛的動作,但在「看」的基礎上,卻又延展出了廣度、速度、力度、限度、弧度等附加意味,不可也不該一概而論。

 

  另一方面,除了外在向度的層次析辨,透過語感與字詞知覺所帶動的情景讀解、情境讀解,其實更以意識層次、心理層次為核心。例如「聯絡」、「結構」除了直接換譯成「打電話」和「搭建事物」,其實也可以理解為「連接節點,使之成網」、「交疊部件,使之立體」,更例如「朱唇」雖然意指「朱紅嘴唇」,但所連綴的畫面卻可以包括女子梳化時的姿態、豔唇映襯的肌膚、唇彩胭亮的光澤、悉心妝扮的情緒等等,不光只有視覺向度的「顏色」。

 

(一)        從廢文群嘲到冷眼旁觀

 

  20174月,日本講談社文庫出版了《あたりまえポエム》(理所當然的詩)系列。雖然書名不易產生聯想,但以「在非洲,每隔一分鐘就有六十秒過去。」為代表,其間以詩文形式呈現的句子,其實有些早已被臺灣各內容農場、論壇社群轉發,更引發了對於「廢文」的討論[8]

 

1.      在非洲,每隔一分鐘就有六十秒過去。

2.      聽到你名字的時候,會先想起你的樣子。

3.      把眼睛蒙上後,不知為何,什麼都看不見了。

4.      出生時,每個人都是裸著的。

5.      跟你在一起時,回憶一天前的事,就像回想昨天的事情。

6.      你不在的這十二個月,對我來說如同一年般長。

7.      在你面前屏息的話,就會變得無法呼吸。

8.      當你走來,就聽見了腳步的聲音。

9.      不要緊,明天一定是翌日喔!

10.  比起一個人,二個人的人數更多喔。

 

  固然,系列中確實存在如5.6.般彷彿單純抽換詞面的句子,但值得關注的是,其他多數句子卻又帶有寬廣的情境詮釋空間,猶如叩問讀者具有何種程度的精讀及感知素養。以「在非洲,每隔一分鐘就有六十秒過去。」一句為例,如果暫不討論刻板印象與否,單純只就文句進行解析,不難發現,「在某處」所帶有的區域性,不僅形成了「特定群眾」的概念,更帶動了「不同外在條件,可能令當事人以不同單位計算時間」的邏輯,令單位換算與「舒適」、「煎熬」之間的語感衝突相連,形成字面意義之外的心理意義。同理,「在你面前屏息的話,就會變得無法呼吸。」、「當你走來,就聽見了腳步的聲音。」、「聽到你名字的時候,會先想起你的樣子。」等句子,也全然可以調動自身經驗,代入緊張、期待、惦念等多樣情緒,產生「在重視的對象面前侷促難安」、「守候相約之人到來」、「清楚記得某人容貌及其舉手投足」等事件化、情境化、情感化的理解徑路[9]

 


5 圖文整合暨知覺轉譯概念示意圖(來源:本研究)

 

  視覺與情境相接,情境與事件相連。人類因為以雙眼獲取80%以上的外界資訊[10],所以多數「意義」除了與「畫面」同在,更與「體感經驗」、「心理經驗」相互容受,形成一段不只物理層次的轉譯感知。換言之,從語文素養的角度來看,不可諱言的是,國內所有一面倒為《あたりまえポエム》系列貼上「廢文」標籤的平台與評論,其實形同一再彰顯自身情境感知能力與系統構思能力的淺、薄、微、弱;而眾聲喧嘩的嘲諷及訕笑,也有如連聲警鐘,敲響著國語文教育在敘事、接受命題上的敗退。如果「把眼睛蒙上後,不知為何,什麼都看不見了。」無法被讀出背後的無奈與惆悵,如果「比起一個人,二個人的人數更多喔。」無法被讀出可能存在的鼓勵及關懷,那麼真正令人感到憂心的,或許不是還有多少人記得「眼不見為淨」、「孤掌難鳴」等經典舊語,而是語文使用者似乎正在失去物理層次以外的閱讀知能,甚至對心理層次渾無所覺,只是機械式、失溫似地,認為交換淺層意義便是語文的所有價值[11]

 

(二)        從誇張渲染到文化偏轉

 


6 語文使用變遷暨當代語文表達趨勢概念示意圖(來源:本研究)

 

  觀察我國當代語文環境及其操作趨勢,不難發現,過去不輕易進行極端處理的使用習慣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廢」、「渣」、「狗」、「趕羚羊」、「超級白」、「花特發」、「撿屍」、「鬼畜」等動輒藉諧音、用詞提取髒話、隱私語、貶抑語、忌諱語的表達方式。這固然與網路時代各種國際流行語的無遠弗屆有一定關聯[12],但換個角度看,或許層次意識與層次能力的流失,才是真正造成現況的元凶。

 

  在過往世代的認知中,為了避免和人對話時產生一翻兩瞪眼的尷尬,保留轉圜與周旋空間,是減少衝突與磨擦的最佳手段。於是「委婉」成為降低風險、製造安全範圍的溝通常識,而各種帶有強烈意態的詞語和句法,也就鮮少被用來填裝日常的語文內容。但問題是,由於達成「委婉」不僅需要一定程度的修飾技巧,更須同時導入積極修辭與消極修辭的處理意識[13],因此對於語感匱乏、不識層次徑路的操作者來說,無論用字遣詞、語句建構或修辭方法,自然也就如同一道道門檻,令他們比起「拐彎抹角」的說話方式,更樂於標榜「直接」、「白話」的旗號,尋找立竿見影、即刻見效的表達材料。

 

  因為相對缺少對應於字義、詞義、情景、情境的咀嚼及品讀能力,所以為了相信自己「言之有物」,也為了確保輸出的內容「擲地有聲」,能夠誘發聽者反應的物件便備受青睞。於是一切帶有「哏」性、足以吸引關注的字語紛紛被填入日常詞句,甚至就連對話間所傳遞的重點,也逐漸從線性而面狀的意義資訊,轉變成點狀且結果化的情緒資訊和態度資訊。這樣的狀況,使得使用者隨之落入循環,變得更加著重程度而非層次的差異,直到彷彿理所當然一般,把所有極端、刺激、強烈的信息都扒成表達的軌跡。無獨有偶,儘管形容方式可以分成好壞兩極,但事實是正向形容往往不比負向來得聳人聽聞,於是非但年輕世代、網際群眾就此在追求張力的路上越走越遠,就連故宮博物院的「故宮精品」臉書粉絲專頁,也在小編的手筆之下,出現了名為「三小朋友」的梗圖[14]




7 故宮粉專梗圖[15](來源:故宮精品臉書專頁)

 

  俚俗用語雖是各國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但俚俗文化卻不一定可以等同或替代國家文化的主軸,遑論雜揉自線上線下,因效果、噱頭而交相迭代的極端式語彙。作為折射操作者思維的信息載具,語言、文字的使用方式,無疑有其隔於世代的差距,也勢將面臨大眾化的挑戰,往多數人接受的方向落成輪廓。但值得深思的是,如果以國罵、生理用語、獵奇事物追高詞句張力越發成為眾人喜聞樂見的表達趨勢,甚至滲合成顯明的流行元素[16],那麼是否代表與思維邏輯互為表裡的文化基質[17],也正隨著時空淘洗而被置換了什麼呢?

 

 

三、   餘論:通識與通達的加乘

 

  作為協助學員獲得更多領域知識的學科,通識的「通」,也許不是通才的通,不是要求博學強記的通,而是通往某處、連通某事的通。因為不同於一般院系課程的定位,所以如何同時扮演橋樑與發動機的角色,令修課經驗轉化為學員延伸觸角、覺察體用的「能力」,是通識教育之所以重要於高等教育、素養教育的核心價值。觸及專業、學問之後,體系外的涉獵者、學習者能獲得多少觀照身周事物的意識啟蒙?嫻熟領域之後,體系內的鑽研者、傳授者又能昇華多少自覺、自省和自律,讓種種無從教起的「感受」,依然流淌成環境化、底蘊化的浸染?如果資訊、技術終是外求之物,如果大學生終是定義社會深度及溫度的未來要員,那麼學問、專業的意義,自然不只是知識量、前沿度的積攢,而必須面向圈外,顧及銜接和引導的功能。

 

  一如「語文」實是啟蒙知覺、催化感受的自我提升寶具,除卻學理知識、操作技巧、人史資料等外在組件,對語言、文字工具的使用者而言,「語文素養」的真正意義,無疑更在於對字詞有感,進而對思辨有感,對解譯有感,對體會有感,對旁通有感的操作歷程。自知覺而視野,自視野而辨析,自辨析而見地,自見地而有得,自有得而執用,自執用而方法,自方法而深研,自深研而知道。面對浮躁而喧嘩的時空,需要以教求育的,是在聽說讀寫之外,還能聽見萬物有聲、懂得低迴心潮的讀者及用者,是在物理意義之外,也記得其他層次的進路,會因為資訊過眼而拾得光景、返情諸己、觀照他者的知人與學人。事實上,這也正是語文之所以重要於國學體系,更與文化脈絡密不可分的主因。

 

  所幸,即使語感意識、層次意識有所弱化,但以迷因(meme)文化[18]為代表,當代整合圖像、影像、文字、符號、色彩、音訊的視覺表達型態,其實同樣是種強調情境、要求感知的敘事與接受邏輯。換言之,雖然多媒體前提下,「語感」似乎不再單指對於語言、文字的操作知覺,但如果稍繞遠路,透過迷因體驗的梳分與定錨,依然可能重塑操作者對於文字、詞句的語感知覺,為其打造銜接層次認知的橋板。例如華人歌手費玉清於1984年演唱的〈一翦梅〉,近日便作為影像、圖像的迷因元素,經「快手」、「抖音」等短時影片APP與社群媒體的轉發,成為歐美地區當紅的排行歌曲。其間因聲線、旋律演繹出的惆悵感,使得「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雪花飄飄、北風蕭蕭)被解讀為「人生到達低谷,環境也逐漸惡化,卻對此無能為力。」的微妙語境,接連衍生「月底沒流量(即網路額度)了,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啊,我男神有女朋友了,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等變型用法[19]

 

  長遠來看,儘管經過後製、重製、轉譯之後,梗圖、表情包、gif動圖、短影片等網際內容的媒介價值,仍需經過義界、詮釋、會通、繫聯、例用等多重前置處理,但這或許正是國語文學科之於語文教育與語感養成的新命題,也是相關課程之於大學教育、素養教育,如何進一步為學子固本培元,使其因識而通,因通而達的前瞻挑戰,值得執教者共同深研。

 

 

參考資料

 

(一) 圖書文獻(依出版時序)

Ÿ   黃仁達:《中國顏色》(聯經出版,201112月)。

Ÿ   普義南主編:《中國語文能力表達》(五南出版社,20172月)。

Ÿ   梁世佑主編:《過動:第五屆御宅文化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文集【上】》,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2月)。

 

(二) 期刊論文(依發表時序)

Ÿ   李運富、張素鳳:〈漢字性質綜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一期)。

Ÿ   周文鵬:〈視覺語彙:圖符表達與圖文轉譯的四重教/學理序〉(淡江大學2019「語文能力表達暨大一國文」教學研討會會議論文,20191月)。

Ÿ   陳學志、賴惠德、邱發忠:〈眼球追蹤技術在學習與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201012月)。

 

(三) 新聞資料(依發佈時序)

Ÿ   陳正健美大學研究愛挑錯字的人通常較難搞自由時報201647

Ÿ   ETtoday新聞雲》:〈網逼瘋!Line錯字地獄貼圖爆紅 「因該、以經、在一次」賣到上熱門〉(2018817日)

Ÿ   《晴報》:〈你身邊有錯字特警嗎?研究發現:愛捉錯字反映性格難搞〉(2019521日)。

Ÿ   洪俊彥:〈家長執著於錯字,讓孩子根本不是在「寫作」,而是在「寫字」〉(關鍵評論網:2019822

Ÿ   陳弋:〈「南無阿彌陀佛到底代表什麼意思?〉(三立新聞,2020530

Ÿ   馮靖惠:〈新課綱逼走蘇東坡 國中師憂學生靈魂會乾涸〉(聯合報,2020527日)。

Ÿ   張原紘:〈錯字王一堆!振興「券」硬要講「卷」 他崩潰PO文〉(華視新聞:20206 3日)。

Ÿ   洪孟君:〈振興券為何唸ㄑㄩㄢˋ?一樣都是紙,為何有「卷」也有「券」?〉(親子天下:2020622日)。

 

(四) 網際文獻(依發佈時序)

Ÿ   PTT鄉民百科》:「再啦幹」詞條(https://pttpedia.fandom.com/zh/wiki/%E5%86%8D%E5%95%A6%E5%B9%B9)。

Ÿ   bomb01:〈日本近期流行的「理所當然廢話詩句」大集合,「每一分鐘就有 60 秒過去」配上文青風背景讓人立刻噴笑〉(201731日│https://www.bomb01.com/article/37830

Ÿ   宅宅新聞網:〈《理所當然的詩句》這真的是看完會有一種〝尛〞的感覺〉(201733日│https://news.gamme.com.tw/1479651)。

Ÿ   哈哈台:〈"60秒就有一分鐘過去",這種廢話竟然也能出書?〉(2017 310日│https://www.hahatai.com/global-buzz/articles/3819)。

Ÿ   尋空2009:〈費玉清《一剪梅》在歐美爆紅!「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為何唱出歐美人心〉(商業周刊,2020620日│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blog/3002864)。



[1] 張原紘:〈錯字王一堆!振興「券」硬要講「卷」 他崩潰PO文〉(華視新聞,20206 3日);洪孟君:〈振興券為何唸ㄑㄩㄢˋ?一樣都是紙,為何有「卷」也有「券」?〉(親子天下,2020622日)。

[2] 雖然常被當作「非正確用字」的統稱,但「錯別字」其實是兩組截然不同的概念。「錯字」意指結字過程發生錯誤,以至於字形偏差、多筆少劃等外在問題,「別字」則代表因形體、讀音相近而認知錯位,以至於理解失準、誤用他字等內在問題。由於電腦打字、選字前提下,用字者幾乎無需自行結字,因此就邏輯而言,多數發生在即時通訊、網頁文字、社群表達中的謬誤,本質都更接近別字而非錯字。

[3] 散見陳正健:〈美大學研究:愛挑錯字的人通常較難搞〉(自由時報,201647日)、ETtoday新聞雲》:〈網逼瘋!Line錯字地獄貼圖爆紅 「因該、以經、在一次」賣到上熱門〉(2018817日)洪俊彥:家長執著於錯字,讓孩子根本不是在「寫作」,而是在「寫字」〉(關鍵評論網,2019822日)、《晴報》:〈你身邊有錯字特警嗎?研究發現:愛捉錯字反映性格難搞〉(2019521日)、《PTT鄉民百科》:「再啦幹」詞條。

[4] 就性質而言,亦是為將漢語語素與音節資訊統合於方型線性符號的「語素音節文字」。見李運富、張素鳳:〈漢字性質綜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一期,頁76)。

[5] 作為「無量」的梵語音譯結果,「阿彌陀」(Amita+「佛」(覺者)這組本意為「無量覺者」的字串,在華語世界被不理解其佛號意涵的接受者,視為可以在誦讀間獲取平安的某種咒語,甚至代表「敬重而頂禮,頂禮而皈依」的「南無」,也大多因為同樣只取結果的使用方式,令「南無阿彌陀佛」隨著群眾的記憶與背誦,成為有如升級、強化一般的完全版咒語。相關梵語釋義,見陳弋:〈「南無阿彌陀佛」到底代表什麼意思?〉(三立新聞,2020530日)。

[6] 20205月,由於108課綱調整文言文佔比,且把韻文、章回小說也併入計算,部份出版社選擇捨去常年作為國中國語文教材的〈記承天寺夜遊〉。見馮靖惠:〈新課綱逼走蘇東坡 國中師憂學生靈魂會乾涸〉(聯合報,2020527日)。

[7] 以上顏色,CMYK色碼分別為「C0M100Y100K0」、「C0M77Y77K28」、「C0M60Y78K10」、「C0M98Y78K10」、「C10M100Y65K0」。見黃仁達:《中國顏色》(聯經出版,201112月)。

[8]  DcardPttFb等動態資訊場域以外,坊間平台如宅宅新聞網〈《理所當然的詩句》這真的是看完會有一種〝尛〞的感覺〉、bomb01〈日本近期流行的「理所當然廢話詩句」大集合,「每一分鐘就有60秒過去」配上文青風背景讓人立刻噴笑〉、哈哈台〈"60秒就有一分鐘過去",這種廢話竟然也能出書?〉……等。

[9] 周文鵬:〈視覺語彙:圖符表達與圖文轉譯的四重教/學理序〉(淡江大學2019年「語文能力表達暨大一國文」教學研討會會議論文,20191月)。

[10] 陳學志、賴惠德、邱發忠:〈眼球追蹤技術在學習與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201012月),頁40

[11] 嚴格來說,心理層次包括自意義閱讀經感受閱讀、感發閱讀而達於意象、意境、境界的進程,以及接受效應近於意境,知覺進路卻有所不同的情境。完整論述見周文鵬:〈視覺語彙:圖符表達與圖文轉譯的四重教/學理序〉(淡江大學2019年「語文能力表達暨大一國文」教學研討會會議論文,20191月)。

[12] 例如「鬼畜」便是出自日本,變用於大陸、臺灣的網路用語,而「渣男」、「某某狗」的用法則大抵源自大陸。

[13] 積極修辭指以凸顯信息為目的,刻意使用修辭手法處理表述內容的加值型操作;消極修辭指以避免誤會為前提,透過用字遣詞、斷句、校對等方式完善表述內容的維護型操作。見普義南:〈口語與媒體運用〉(中國語文能力表達,五南出版社,20172月,頁12-14)。

[14] 就邏輯而言,用以產生諧趣、製造話題的圖像應該稱作「哏圖」,但鑑於「梗圖」已經成為網際環境下的定稱,本文亦加以沿用

[15] 作為促銷滿額消費回饋的宣傳,本圖於2018424日,與「一頓飯吃超久」、「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歡必霸」等其他同樣改作自「唐周昉麟趾圖」的系列哏圖一併發表。見「故宮精品」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pmshops/posts/2050098295001854

[16] 以頑童、911為代表,國內近年走紅的饒舌曲風,也往往在歌詞中表現出類似取向。另一方面,知名大馬歌手黃明志則以〈擊敗人〉(2017)、〈不小心〉(2020)收穫熱烈迴響。前者以諧音、斷句手法綜合國語、閩南語、粵語中的成人髒話,後者則以近乎直白的性暗示構成全篇。

[17] 文化是文明轉化而累積的成果。不只是人類生活需求與因應思維的系統化結果,更猶如邏輯的別稱,代表某群人共同擁有一組或多組思維,從而連接衣食住行等生活模式,形成外人所共見的意識及言行。見周文鵬:〈二次元版圖的接合與加固:論中國動漫意識的生活化及產業化 ── 以「有妖氣」現象為例〉(過動:第五屆御宅文化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文集【上】,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2月,頁204-208

[18] 迷因意指受到廣泛轉載、分享,以至於形成特定趣味及規模化傳播的不定式內容。通常存具有話題性、時效性及屬性區隔,例如「黑人問號」、「蝙蝠俠打臉」與「我就爛」,便分別屬於本體轉發、圖像沿用、文字沿用等不同類型。

[19] 尋空2009:〈費玉清《一剪梅》在歐美爆紅!「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為何唱出歐美人心〉(商業周刊,2020620日)。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