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1┐【廣播】《AsiaM.亞洲漫畫大師專刊》系列(2)



  之所以稱《日韓台漫畫大師紀念專刊.友》為「奇蹟刊物」,最主要的原因,自然在於「跨國越境」的「職人群合作」,其實遠比想像中來得更難實現。以日本為例,含「有馬啟太郎」、「理中滿智子」、「御茶漬海苔」、「土山滋」、「倉田芳美」等人在內,參與創作的「職業漫畫家」們,儘管以臺灣讀者的認知為標準,「鼎鼎大名」且「開宗立派」之人,依舊比比皆是;此間各類循環往復、邀集整合、溝通協調的耗力之鉅,即便昭以「國際合作」四字,也實難表述其萬分之一。



  有道是:「漫畫家不僅是藝術家,許多時候,其藝術家性格更超越在藝術家之上。」對於極度熱愛、尊敬也重視自己職業的日本漫畫家來說,想要取得個人手中的原稿,往往不見得是「錢」的問題。也許很多人以為,日、台兩方的「《亞洲漫畫同人誌》實行委員會」,是因為支付了高額的報酬,才得以順利集稿出刊;但事實是,出現在《日韓台漫畫大師紀念專刊.友》裡的每一位漫畫家,所有人都分毫未取,只希望透過畫筆,傳遞出心間的能量。如果,「夢幻」一詞,至今已不斷用來稱頌「極致而難能」的可貴事物;那麼,我們其實可以稍加衡算,像這樣一種超然而純粹的「合作」,究竟需要多少深厚的情誼,才足以叩動攜手的契機?

  在朱鴻琦理事長心中,自臺灣於1999年舉辦第三屆「ICC國際漫畫家大會(時為「亞洲漫畫高峰會」)」,使其有幸與各國漫畫前輩、師友結緣以來,這是一段超越了十年的情感;但在我眼中,這份跨越國界,致使彼此休戚與共、相知相惜的溫暖,對這群醉心漫畫、深愛創作的靈魂來說,或許早在他們相遇之前,便已締結了一世的緣份......。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