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與漫畫之間 patr.3



Sixty ~ Fifty years ago



  回到更早以前的過去,臺灣社會第一次的漫畫熱潮,發生在1958年,由《諸葛四郎》、《小俠龍捲風》所領起的武俠旋風。

  1953年,《學友》兒童雜誌創刊。不同於其他同類型刊物,《學友》月刊刊載了許多國人創作的漫畫作品,例如陳定國的《三藏取經》、陳光熙的《小八爺》、洪晁明的《矮子睦克》等等,不僅引起了讀者的熱烈迴響,也令《東方少年》、《模範少年》、《好學生》等側重於「漫畫連載」的同類刊物相繼出現。1958年,《漫畫大王》週刊創刊。這本國內首見的「漫畫雜誌」,網羅了先前曾受《學友》月刊退稿的本土創作者──葉宏甲,沒想到,《諸葛四郎》的出現,竟巧妙揉合了中式武俠與日式冒險的邏輯,以不同於傳統俠義故事的元素,牢牢吸引了男女老幼的目光。

  有鑑於《漫畫大王》與《諸葛四郎》的風靡,原為一般兒童雜誌的《模範少年》月刊,亦於1958年轉型為漫畫雜誌,並邀請曾於《學友》、《新學友》、《大眾之友》等刊物繪製插畫,極富盛名的畫技名家──陳海虹進行連載。果不其然,精細的筆觸、雅致的風格,令《小俠龍捲風》一作,將正統武俠的迷人之處,徹底展現在國人眼前,自此以降,一道又一道的歷史軌跡,說明了這兩部作品究竟多麼受歡迎:

   《諸葛四郎》一作,連載六年,系列作多達九部,總計55冊。
   曾於1962年2月改編為電影《雙雄大鬥雙假面》,
   為國內第一部改編自本土漫畫的(臺語)電影。
   1978年1月再度改編為電影《諸葛四郎大鬥雙假面》,
   另有電視劇版本,即1985年由中華電視公司所製播之《四郎與真平》。

   《小俠龍捲風》連載兩年,促使《模範少年》兩度縮短刊期,
   自月刊調整為週刊;更令出版社另創《少年之友》、《人文》兩部雜誌,
   同時連載陳海虹其他創作。數年之間,《劍光淚影》、《迴籠怪俠》、
   《無形怪影》、《鬼屋》等作品相繼問世,不僅國內市場反應極佳,
   亦開拓了香港、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1966年,作者即應香港大觀出版社之邀,
   分別推出《小俠龍捲風》續作──《風雲小俠》,
   以及1967年之《武林奇俠》、1968年之《綠虹劍》等武俠創作。

  《諸葛四郎》與《小俠龍捲風》的大受歡迎,令「漫畫」引發了社會大眾的閱讀興趣。於是,媒介無論兒童雜誌、漫畫期刊,題材不分江湖武俠、鄉土逗趣,國內剎時出現了一個什麼都期待、什麼都消化的活絡市場,而原本建構自各家刊物的連載舞台,自然更是包羅萬象,在刀光劍影之中,交錯著形形色色的作品。一時之間,淚秋、游龍輝、許松山、洪義男、范藝南(即范萬楠)、蔡志昌(即蔡志忠)、紀慶堂、簡浩正、王朝基、黃鶯、劉興欽……等,越來越多優秀的創作者,陸續現身在紙上武林、野台演義、科幻世界、生活意趣當中,而《大情俠》、《仇斷大別山》、《武林皇帝》、《天下第二人》、《武林末日記》、《醜劍客》、《黑木令》、《岳飛》、《廖添丁》、《地球先鋒號》、《大嬸婆》……等精彩作品的出現,更令「期刊」形式左支右絀,既無法承載濟濟之人才、多樣之作品,亦難以回應讀者之嗷嗷、需求之切切;為此,定期發行之「單行本」應運而生,不到幾年的時間,本土漫畫創作便累積了相當可觀的質量。


1 則留言:

  1. 請問知不知道當時有位畫武俠漫畫,筆名綠虹的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