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恐怖的稿威 ─ 自傳‧國中篇



 (二) 中學



  國中時候,在成長、藥物與運動的作用之下,我終於不再需要三天兩頭往醫院掛單。雖然變得久久才看見我一次的醫生與護士長,曾經說過「沒看到你,有點不習慣」之類的話,但能夠打球、能夠不用一直待在家裡、能夠跟一大群人聊天互動的生活,還是讓我覺得很愉快。對文字的喜愛及感受能力,隨著國中課程之中,文言文講述的出現而越發明顯。我就是能夠用比較短的時間,學懂也進入別人摸不著頭腦的課程情境之中,隨之而來的收獲、受用以及成就感,自然也進一步強化了我對於文科的興趣與實力。我開始大量閱讀老師配合著每一單元所發下的參考資料,這些有一半會被死黨拿來包便當的人物、史地及背景概說,對我後來高中,甚至大學的(國學)常識,產生了意料之外的莫大幫助。

  因為非常崇拜古代詩人的才華與作品呈現,所以國中階段,可說是我主動嚐試創作的開始。撇開被學校收編為作業之一的文章不論,許多充滿童趣、自以為風雅的打油詩,是我當時每天斟字酌句的結果。儘管遑論平仄,這些歪七扭八的的作品,可能只有整齊的外觀,可以令它們看起來還有某些被稱為詩的資格,不過在經歷了實際操作以後,我這才發現,原來想要完成一首以古典為目標的作品,竟是這麼的不容易!如此心得不僅令我因而更對文學的世界神往、傾心,同時一次又一次的思索與下筆,竟也令我養成了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寫作習慣,甚至模模糊糊的,啟蒙了一些基本的,例如經營字句、詞語、聲調、意境等元素的寫作概念。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我參與了國中母校 - 及人中學的推甄方案。記得當時似乎是學校第一次實施推甄制度,同時也由於早年的升學管道比較單純,主要還是以高中聯招為重,因此隨後一連串來自於師長、校務的詢問、說明與精神講話,不知為什麼,也就產生了我無形的壓力,彷彿自己正在做些與眾不同的事。所幸,經過以大學聯招的難度為假想敵的提前準備,考試的結果,我如願錄取了省立新店高級中學,現在回頭想想,這次甄試的錄取經驗,似乎也正是我往後推甄人生的起點。

  甄試錄取以後,由於不必留校夜自習、不必在課程結束之後,每天持續到校溫書直到聯考,因此年僅15歲的我,頓時在找回身體健康之後,首次體會到人生中突如其來的放空。於是在近半年的空檔之中,我邂逅了籃球、電腦以及打工,平心而論,它們各自也都為我往後的高中生活,帶來了實質的影響。

  臺灣每年舉辦的瓊斯盃籃球賽,是我童年唯一對於運動的記憶。而國中時紅極一時的漫畫(動畫)-《灌籃高手》,則更是我實地投入籃球運動的契機。高中入學以前,我幾乎每天都會在球場流漣兩到三個鐘頭,儘管技巧不好、動作僵硬,不過根據醫生的說法,我卻無疑越來越改善了自己的健康。國中時候,正好也是國內電腦科技與市場的崛起時期。雖然小學就已經體驗過了電腦課程,而且還因為課堂的考試成績,令我被分派到特別開設在每日午休的「電腦精進班」,學習Dos系統、打字輸入、basic、倚天中文、pe2等基礎操作,不過家中第一台屬於我的個人電腦,卻是在這段國中到高中的空檔假期才添購。再加上此時藉著微軟windows系統的成熟,網際網路正當大行其道,因此擁有電腦之後,我便熱衷於漫畫與運動資料的瀏覽。沒想到過程當中,竟然陰錯陽差地令我結識到許多國內外不同網站的站長,於是在本身的羨慕與眾人的感召之下,我開始投入了網站架構的學習,以及後續相關程式的運用。

  在打工方面,雖然雇用未成年員工可能違法,不過店家既已不在,稍稍交代一下,想來應也無傷大雅。國中畢業以後,巷口一間追流行、新開張的泡沫紅茶屋,將我雇為負責調製飲料的吧台。老闆是從小就看著我長大的附近鄰居,對不曾在社會上工作過的我來說,這種半家庭式的感覺,還不至於令人感到慌張。由於必須每天從早上10點忙到晚上10點,因此這份勞力差事,在日復一日開店、打掃、煮珍珠、調果汁、煮咖啡、搖紅茶、烤吐司、洗碗、收錢、結賬的瑣碎操作中,令我第一次瞭解到了靠自己賺取金錢,究竟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母親說那段時間,我在家裡的一切生活起居似乎正常也節儉了點,仔細想想,可能是心理感受形諸於外的結果吧!

  工作的地方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例如一同工作的工讀生隔天的無預警辭職,或是挑剔的客人,不斷在吧台前說著自己的冰咖啡,要濃淡得宜、半顆糖、兩匙奶粉,以及多煮三分鐘。對一個國中剛畢業的人來說,雖然老闆在開業前的技術指導,讓我不至於沒有能力滿足客人的需求,但打工期間的所見所聞,卻不斷刺激我去思考,到底個人與他人之間是怎麼一回事。有許多人往往只顧自己,以至於在伸張本身權力的時候,不經意壓縮了他人的權益、造成別人的困擾,例如連假之前突然來電辭職的工讀生,例如在生意應接不暇時,依舊對於咖啡或餐點滔滔不絕的客人。這些看在懵懂的少年眼裡,委實是件相當不可思議的事。因為無論何時,母親總是教導我們要將心比心,甚至學校之中,老師也跟孔子一起,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似乎並沒有每個人都將之奉為規臬。總括來說,這些思考是我在打工過程中,除了金錢以外,自認為最有意義的收穫,因為透過這些事物的提問,我開始會試著思考,想知道現實世界與自己過去所受的教育、認知有什麼不同,以及當別人並不溫良恭儉讓的時候,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