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BLOG傳說‧二十一日目‧DUVEL比利時都維爾啤酒】




  第21天,進入倒數9天的莫名興奮之中。今天準備喝的啤酒是比利時系列的第二彈─ 都維爾啤酒,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電動打多了、養成了越接近Ending就越容易碰到大Boss的慣例,今天這款都維爾,可說讓我從頭到尾都喝得嘟嘴鎖眉......



  先隨便講個啤酒資料的特色吧!這款啤酒與一般啤酒最大的不同,是它所用的原料僅僅只有「麥芽」跟「水」。本來其它品牌的萬年不動材料─「啤酒花」這次很乾脆的被斬了首,而根據我所蒐集到的資訊,這個啤酒其實就跟它的名字一樣,肩負著產生啤酒主要口感(苦)與香味(促發麥香)的責任。也就是說,這款都維爾將會是款不像啤酒的啤酒囉?不,寶貝們,這還不是它讓我越喝越愁眉苦臉的主要原因啊...... 那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且聽苦主我緩緩道來吧......

 ◎ 酒精存在感 ◎

  今天之所以第一點就討論酒精的存在感,主要原因是對都維爾啤酒來說,「酒精」就是它一切特色的組成基礎。所以如果不先把它在「酒精」上的表現交代清楚,那對對其他的種種特色是沒有辦法細論的。

  都維爾是一款挑戰以來酒精氣息最重的啤酒,其氣味的刺激程度,我想從它高達8.5的酒精濃度就不難看出些端倪。別忘了今天以前的10幾款啤酒沒一個曾經超過6.5度,而都維爾帶著這樣一個跟適飲溫度差不多的酒精數字,為飲用者營造了一段似乎已經超越了「啤酒」境界的體驗......

  可能因為酒精濃度實在太高,都維爾與過去高濃度啤酒最大的不同,是它酒中酒精的活躍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壓抑!液體從入喉的過程就不斷在衍爆刺激,食道與胃袋漸漸感到灼熱,就像每下降一寸都會踩到詭雷一樣,不過僅僅幾秒,飲用者的口鼻就已經淪陷在酒精的濃氣之中。一種彷彿西藥般詭異又無法具體形容的氣味,有志者不妨以1:1的比例,嚐試用40%料理米酒混拌消炎膠囊(連同外殼與內粉),只要再加上碳酸氣泡,我想應該就能稍微模擬這像在喝防狼噴霧器的味道了吧...... =..=


 ◎ 香 ◎

  因為都維爾的酒精氣息是這樣濃烈,所以從飲用者的體驗來說,我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在過程中接觸到任何一絲屬於啤酒的香氣。或許這也與它摘除了啤酒花的存在有關,但無論如何,都維爾所帶給感官的,仍是那濃烈到幾乎口底微辛的刺激!很難想像會有一款讓我在吞嚥後必須馬上大口吐氣的「啤酒」,因為它足以腐蝕任何正常的口中氣味,那是一股令你不會想放它通行鼻間的慘烈負壓。


 ◎ 甘 & 苦 ◎

  如果單就「苦」的定義來分析,都維爾其實是一款回苦還算正常的啤酒。就像一般啤酒在下喉後的苦味上湧那樣,雖然苦意稍重了些,但其反應的過程卻中規中矩。問題一樣出在那股濃烈的詭譎藥氣。伴隨著啤酒的入喉,這時飲用者喉間流竄的,是一種同時如瓦斯般瀰漫在口中的夭壽刺激。於是混亂了味覺與嗅覺的複雜感官,在無形間加重了知覺對苦味的反應,使得原本單純的酒苦更多出一份澀味與酸意,而在舌上留下一層具有厚度的強勁負壓。

  由於這道負壓的質量過於沉重,因此就回韻的另一方面來說,都維爾的回甘程度幾近於零。只能以一種感官在糾結空檔的錯覺稍事取代,有泡過溫泉的人一定知道,人在感官麻痺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完全相反的錯覺!一如溫泉雖燙,但在猛地跳入、隨即馬上靜止不動的強迫適應過程中,體感其實會有一段分不出是燙水還是冰水的短暫錯亂。而這種情形也正好在今天試喝都維爾的時候發生,因為同時受到味覺與嗅覺的強大負衝擊,所以在某種平均或麻痺的狀態下,感官產生了一種與甘甜相似的錯覺。但一如冷熱錯覺可以靠移動身體來整理感知,對這種比「反差甘甜(即虛擬甘甜)」還更來的脆弱的「假性回甘」來說,其實只要飲用者多加一分呼吸,便馬上可以解除這種假到不能再假的回甘情境。而這種消失的輕易程度則更能有力的反證出甘甜的虛假,儘管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啟動了人體的自我保衛機制,但竟然能夠擁有強到要讓飲者在幻覺中尋找出路的負口感,我還真不得不對這款都維爾啤酒的製造商小小佩服,然後再心懷敬畏的,對這款啤酒的愛好者們感到大大的崇拜...... Orz


  綜合來說,我覺得都維爾也真能算是啤酒中的奇葩了...... 不僅酒精濃度是其他人的2倍高,而且似乎等比成長一般,就連酒體裡酒精的一切刺激元素也是多到嚇死人!雖然我不知道從6.5到8.5會有多少的技術困難需要克服,不過身為一款「啤酒」,就算回甘極弱、回苦紮實、口感辛猛,但最少也該要對那份猛烈的負壓與異嗆想點辦法吧?如果像烈酒那樣、叫人喝完必須大口吐氣便是「有勁道」、「夠味」的象徵,那試問又為什麼要拿「啤酒」來當作產品呢?

  不管仔細思考多少,老實說,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都維爾會有它的市場。是因為比利時專出怪啤酒嗎?不,只喝了人家兩款作品,這樣講就未免太武斷了。那到底是基於什麼原因才會把酒做成這樣呢?雖然曾經聽說在寒帶生活的人慣飲烈酒,但比利時應該也不是真的在大寒帶吧?更何況就連俄國的伏特加都能做到微嗆與順口,為什麼就唯獨都維爾要將自己以工業酒精來自居呢?...... 太多問題隨著每一口的飲酒而產生了!沒想到竟然還有款啤酒能讓喝的人喝到滿頭都是問號...... 講實話,我還真想知道大潤發是用什麼理由決定要引進都維爾的咧...... 囧rz


 p.s: 都維爾的泡沫其實也不太正常。多而濃密是其它啤酒也曾出現的特性,這個先且不論。但絕的是它的泡沫似乎根本就不太會下降,印象中挑戰以來只出現過一次這種情形,而且當時還不是這種「真的沒什麼降」的詭異狀況...... 之所以不降的理由大致一樣,主要是因為泡沫本身結構的過於濃密與完整,所以才在消解時導致速度的緩慢與白沫的不規則陷落。但都維爾與眾不同的是,它儘管泡沫有在消散,但從外觀來看,其原本完整的泡沫結構卻是極不容易產生崩塌!最多就是變成一種蜂巢式的外貌,如果沒有人一再拿起杯子來晃動與傾飲,我相信這顆蜂巢應該可以存在很長的時間才是......


 p.s2: 如果單就苦味來說,都維爾新苦出現的時間其實出人意外的晚。即使嚴格來講也有大約7~8分鐘的閒置能力,雖然從口感的表現來說好像沒什麼實際意義,但卻也終歸是款堪放的啤酒了......(不過不知道這跟它不加啤酒花的做法有沒有關聯就是了......)


1 則留言:

  1. 呵呵..啤酒的內容介紹是越寫越多..越寫越詳細..
    是不是部落格挑戰開始倒數計時..捨不得結束..
    所以將心情化為文字呢..呵~~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