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BLOG傳說‧十五日目‧藍冰冰釀啤酒】
在今天之前,我一直都以為藍冰是美國的啤酒。可能是因為它罐子上寫了很多的英文吧?對我這個想當然爾魔人來說,就是我很自然的就下意識把它當作美國的啤酒...... 好吧,為了表達我內心對它的歉意,現在這邊幫它正名一下好了。
各位鄉親父老!罐上寫了很多英文字的藍冰是香港啤酒喔!哩貢丟無丟啦~~~~~~(叭~~~~~)
藍冰號稱「冰釀」啤酒,講到冰釀就讓我想到「冰釀咖啡」。印象中就是有個大大的蒸餾裝置,然後在咖啡粉上面放著一大堆的冰塊,簡單說就是經過冰滴與過濾的咖啡,雖然不知道好不好喝,但總覺得很有噱頭!看來冰塊能做的事還挺多!不僅吃月見冰的時候可以凍熟生蛋,現在還能拿來滴餾咖啡。不過,總不會啤酒的冰釀也跟咖啡一樣吧? 想到這裡,不禁滿頭問號的Google了起來。
從概念上來說,啤酒與咖啡的「冰釀」其實有些類似。一樣都是透過「低溫」與「過濾」的條件而得到需要的成品,唯一不同的是與啤酒相比,冰釀咖啡的產生過程較為簡單。以啤酒來說,由於不像咖啡豆般可以直接磨粉滴餾,所以啤酒在釀禍之前,還必須先經過一段「取麥汁」的煮沸手續。而後才是釀造發酵,所以籠統來說,所謂「冰釀」其實就是一種低溫、甚至超低溫的過濾熟成。根據一些網路上閱讀到的資訊,藍冰的冰凍處理溫度似乎是零下三度左右。無論這條消息是否可信,根據基本物理,我們知道液體結冰的過程本就具有過濾特性。也就是液體本身會因為冰點的不同而與雜質有所離析,所以總而言之,應該還是一種變相的「冰蒸餾」手法。
◎ 香 ◎
中華料理有兩個鎖住食材香味與美味的手法。一個是過火快炒、一個是滾油川炸;而現在拜科技進步之賜,對於怎麼留住食物的好味道,我們已經有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冰存」。
不知是否因為冰釀過程的保鮮了加分,藍冰這款啤酒的香氣表現十分出色,光入口的那一瞬間,便讓人體會到一股不住在鼻腔裡上升的麥香。再加上它的初口口感有種彷彿「分層」的感覺,不僅無形中壓制了酒苦的蠢動,同時更因為在味覺中暫時除去了苦味,所以這時飲用者的口中,有的盡是一再充斥著感官的啤酒清香。儘管後來因為苦味的逆襲,使得整個飲用經驗的舒適程度漸次降低,但如果單就香味層面來說,藍冰卻始終是款能將香味在鼻腔中續存的啤酒!
◎ 甘 & 苦 ◎
以回甘來說,因為啤酒在表現上「甘香一體」的特性,所以在方才香氣叱吒口腔的時候,由於苦味受到了短暫的壓制,因此這時回甘的程度也相當精彩!就像是因為上升氣流而更得揚力的飛機一樣,這是藍冰在甘甜上的表現,乃是隨著香氣的軌跡直上咽喉,有種令飲用者從喉頭到扁桃腺都散出甘香的感覺。不過可惜的是這份強甜並沒有持續很久,大致可以將下一段的飲用過程視作它的半衰期,此後藍冰的回甘便一蹶不振,儘管香氣依舊勉強續存,但因為後續酒苦長效的遊擊與掩滅,似乎,也就喪失掉再起的戰力了......
藍冰的回苦甚具質量,從口感來說,是一種「雖不濃苦,但卻苦意盎然」的味道。以往我們可能會錯覺苦酒必定口味濃厚,但藍冰卻顛覆了這種刻板印象,以一種不重的酒質表現出紮實的酒苦,從這點表現上來說,或許是款極有特色的啤酒也不一定!
儘管擁有冰釀的背景,但藍冰與梨山的高麗菜不同,並沒有因低溫的加諸而獲得更高的甜度。本來因為液體結冰後的體積較大,所以細胞組織會在結凍的過程中受到破壞,因而釋出更多的糖份。這是所謂「高冷蔬菜」之所以甜美好吃的原因,但可惜的是這段冰釀的手續,似乎沒有在甜味的提升上替藍冰帶來什麼。除了一開始連同香氣的活躍表現以外,之後獲得凸顯的,反而是壓抑解除以後、苦度變得更加實在的酒苦!
除了口感上的特殊之外,藍冰的回苦也具有一份強勁的生命力,會在下喉以後附著在舌上、給人一種清楚的殘留感。再加上它附著的苦味又帶有某種無法忽略的「酒氣」,所以對飲用者的舌咽一帶來說,並無法靠吞嚥來解除口中的負壓。有點類似「異形」那種「打不死、還在爬」的感覺,這份停在舌頭上的苦感不僅是殘留,甚至在附著的同時,它仍會持續向周邊的味蕾蔓延。我想這大概是15天來第一款能將「回苦延展」如此詮釋的啤酒,雖然先前也偶有提到苦味的續航,但像藍冰這樣既不重口味、同時又擁有驚人韌性的怪咖,目前恐怕還沒有出現過......
◎ 酒精存在感 ◎
藍冰的酒精存在感奇低,甚至低到我差點忘記有這條重點要記錄的地步。真要追索起來,或許回苦的過程還算留有一絲痕跡。值得一提的是,藍冰的酒苦由於太過特殊、同時具備不重的質感與紮實的苦口,所以它在口感上的表現,其實也是另一種特別的經驗。因為酒質不重,所以實在苦感令它在口中變成某種近乎「澀」的刮舌感;而也因為後續苦味會再與之搭配,所以「不濃重的酒感+刮舌之澀+後續實苦的增量」,到後來反而形成一種奇怪的酸意。與其它帶酸啤酒不同的是,藍冰這份酸意的遊盪範圍包括了鼻腔與整個口腔,雖然它的強度不至於令人生畏,但如此明顯與廣泛的酸感,卻到底也是15天來第一次的體驗!
綜合來說,藍冰其實是一款將「香氣」發揮的十分出色的啤酒。只不過因為後來苦味的逆襲過於實在、令人無法持續專注於酒香,這才減低了它在飲用者感官中的香氣存在。從「冰釀」的角度來說,我認為藍冰令我稍微有點失望。不單是因為它後來苦味的強度與特殊,其實更是為了它回甘與香氣在最初以後的失速。理論上來說,冰釀由於溫度更低,所以雖說最終仍要加熱殺菌,但總應該要比一般啤酒多清爽甘甜幾分才是。不料最後只有大致在酒質的感覺上做到了「不厚重」,實在令人在著迷於初口的經驗之後,更不禁要深深覺得扼腕......
p.s: 藍冰擁有甚為驚人的泡沫表現,而且不只是量,甚至就連濃密與消散的表現也同樣驚人。在濃密程度方面,藍冰的泡沫用肉眼就看得出顆粒較小較白,再加上每個都緊密挨著,所以自然表現為消散速度上的緩慢。同時又因為其泡沫的整體結構出奇完整,所以不僅出現了先前「汙水白沫」的情況,甚至在今天的試飲之中,更出現有「泡沫完全不會下降」的狀況!原來並非因為泡沫不會消解,而是因為四周與杯壁接觸的泡沫組織過於厚實,所以才造成了這種「內虛但不垮」的現象。OMG~ 這麼有擋頭的泡沫也太誇張了吧...... =..=
p.s2: 藍冰是一款頗堪閒置的啤酒,在大約6~7分鐘的等待之中,它其實並未出現太過清楚的新苦。估計應該可以跨過10分鐘的高牆,不過因為在那之前就喝完了,所以不是很清楚真正的時間到底是什麼...... =..=
值得補充說明的是,雖然閒置時間不至於造成藍冰的新苦,但如果就酸意來說,新的酸味卻倒是所在多有。 儘管藍冰的香味始終續存,但到底還是無法掩飾這些所謂「新酸」的產生。酸感在大約6~7分鐘時已能清楚存在於在舌側,對「啤酒」這種變苦比變酸容易的東西來說,這倒是個相當特別的變化啊...... OTL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來看看你這隻鳥有沒有喝啤酒喝成一隻醉鳥。
回覆刪除看來喝的還蠻”happy "的!!
加油,加油 ^O^
香港啤酒耶...
回覆刪除下次我也要買來喝喝看,配叉燒吃搞不好很對味(◎皿◎)
海哥兒,你真是點子多,這次居然建議阿鳥出外景!!??
回覆刪除若是出外景,我想你將會看到一隻半屬不活的阿鳥了..^O^
咬鳥卦哦...^O^..那咱們來個二一添作五..
回覆刪除OK~ 成交~ 那我什麼時候開始上班!? XD
回覆刪除可以麻煩妳寫保存期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