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作家青年齊怒吼 台灣文學在哪裡?」的五點反思


  因為想談一點本質問題,所以,我大概會從5個不同的角度來看文中的討論:


1.語文教育的目的及方法
2.文學教育與臺灣意識的關聯
3.大學系所的專業劃分與市場對接
4.中華文化與大中國主義的關聯
5.去中國化與臺灣靈魂的關聯
(一)語文教育的目的及方法

  首先,雖然我同意「文學教育該教的是『文學』,而非『字辭釋義』、『道德教條』」這句話的70%,但或許包括伊格言在內,多數人都忘了,國文是所有考試科目中唯一有機會觸及真正的道德議題,也唯一有可能與學生談及內在修養的學科。固然,教學成果的好壞或學生受教意願的高低是個必須關注的問題,但這卻無關於國文作為一門教育學科的特質及任務。

  換言之,說得直接一點,會認為文學不該談及道德教條的人,或許一開始就帶著強烈的族群意識,不問古文、古典的底蘊及價值,只在乎它們典出何國。主觀問兩句,如果這不叫無限上綱,什麼才叫無限上綱?如果這不叫去XX化的思維,什麼又叫去XX化的思維呢?

  此外,回到語文教育的本質,「文言文」這些總被視為中國象徵的存在,其實反而才是義務教育裡非教不可的東西。即便暫不討論道德意識的啟發與思辨,即便姑且擺落語文歷史的系統及追溯,就算只討論語言和文字工具的掌握及使用,也絲毫沒有拒絕或抽換文言學習的理由。

  從語文教育的能力培養角度來說,在當代學習文言文,其實是一種讓人更懂得怎麼使用白話文的方法。不然,難道老師講解、學生筆記、作答都以文言文進行嗎?換言之,雖然現在多數人都認為文言文因為已經沒有在用,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再被學習的必要;但事實是,這反倒證明大家一直都沒有注意過它作為學習媒介的必要功能,更從來就沒有記得,文言文之所以逐漸消失於歷史,是因為它精煉了所有使用中國語文的技巧和內涵,所以才形成了無法降低的能力門檻,無法配合各種前提化與目的化的操作動機,被推廣給知學素養不足的族群。

  也就是說,臺灣之所以不分老師和學生,一路在教育體制裡扁壓著、填鴨著、死背著到今天,其實也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真的搞懂其中的精髓及要領,所以才會蔓延成各種語彙、語意、語法、語感的崩壞,甚至就連形音義、結構、識讀等基本的語文概念也保不住水平。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不教文學而教字辭釋義」的指控,反而更凸顯了打壓文言教學的不智,以及後續一切惡性循環的悲慘下場。

  殊不知,形、音、義所三位一體的中國語文,其實不是「字形+字音+字義」的單純符號性加法,而是「字形x字音x字義」的交織型乘法。所以才有許多必須先有意會、使得言傳的文化底蘊,而真正能夠引導受眾與學生推開那扇門扉的鑰匙,至少也得具備成語般的文言質量。

  特質及使用思維使然,文言教育乃是一段深度結合文字教育與意義教育的過程。相較於此,無論就篇幅或教學實務而言,白話教育所能觸及的領域,則大多只能偏重敘事詮釋或情節教育的層次。希望學生能夠真正瞭解「文學」、進入文學世界的深層,卻又不希望他們接受唯一實質對架於所有工具使用能力的課程;憑良心講,我真的看不懂這種邏輯。


(二)文學教育與臺灣意識的關聯

  嚴格來說,如果真的不帶有任何政治或族群意識的目的,只是單純地希望能夠引導學生們領略「文學」的美好與質地,試問,為什麼一定只能使用狹義視野之下的「臺灣文學」文本呢?文學教育不同於歷史或地理教育,就算只以生活圈作為統一也唯一的標準,也不必然能夠帶來更多實質的體認與幫助。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臺灣學子,我也認為大家理當要對自己腳下的土地多一些認識及認同。但,反對背誦中國鐵路網、煤鐵礦區、港埠河川的邏輯,卻不應該挪用成反對學習古文、詩詞或古代經典的立基。

  試問,爭議裡所預設的「臺灣文學」中的語文使用、審美意趣等內在要素,是否能夠完整統括所有中文使用者所可能接觸的範圍呢?如果不行,那麼顯而易見的是,所有擾攘著的主張與抗爭,便應該要以「臺灣文學」為課程前提,而非文學課與國文課。


(三)大學系所的專業劃分與市場對接

  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我覺得和很多倒果為因的抗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例如人們在輿論與政治推動之下一股腦地考取了客語認證之後,某天可能又會反過來質疑該證照的無用武之地,甚至認為政府應該要進行相應而「配套」的處理......;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高等教育究竟要開設什麼樣的系所、劃分什麼樣的專業,其實並不一定只會和無關於政治考量、商賣考量的學術理念互為表裡。

  更何況,系所本身的專業究竟能在畢業後與社會現實、市場需求產生多大的對接,其實並不是沒有客觀的標準可供衡量。固然,政府政策可能出現嚴重的錯認和誤判,但,一件事物究竟是不是大家都應該覺得它重要無比,或許,也必須等待足夠質量的常識或鐵證,才能斷言它真是如此。


(四)中華文化與大中國主義的關聯

  一如臺灣文學不能代表所有中文系統的文學內涵,對於「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為何直接能夠等同於「大中國思想」,我同樣有著深深的疑惑。也許早從上個世代開始,如何切割臺灣與中國的關係,已然成為政治從業者與政治狂熱者所急於爭論的議題;但,事實是,與其糾結源頭的重疊,認真思考該怎麼活用既有的底蘊資源,設法令自己走出比對方更加發揚光大的道路,或許,才是像中、臺這樣曾經一同站在Y字岔路口的分家兄弟所真正該去費心的問題。

  這個世界,幾乎一半以上都是後設形成的事。小如英雄的定義、事件的是非、意外的吉凶,大至歷史的因果、國族的功過、文化的發展軌跡。即便不再舉用日本文化與唐代文化這段大家早已熟悉的因果為例,所謂不求青之勝於藍,但求青之不同於藍的邏輯,其實也很容易教人理解,真正懂得什麼叫做成功與尊嚴的人,並不是每天想著怎麼幹掉對手,而會努力鑽研怎麼讓自己獲得廣大群眾的認同。


(五)去中國化與臺灣靈魂的關聯

  至於臺灣靈魂這個問題,我很開心看到文章底下有些網友已經講到了我想談的東西。舉例來說,就像只有在自己身為候選人的情況下,才能夠因為立足點對等而言之鑿鑿地控訴對手「意圖使人不當選」,事實是,至少文中所有反黑箱課綱的主張及討論,除了談論意象式與精神論的臺灣文學價值之外,也應該同時向對手及大眾展示,所謂他們不惜挺身捍衛的,以臺灣文學為名的文學和教育底蘊,究竟會用什麼樣的形式,表現在形音義教學、語文使用、語感經驗、閱讀訓練、文學審美、創意應用等具體的課程環節之中。否則,一切最終還是會回流成意識形態的無窮論戰,對於過程中口口聲聲試圖點帶、導入的「學生權益」,其實並沒有任何幫助。

  不僅如此,一如(四)中所言,即便暫不討論臺灣靈魂的形貌與內涵如何,一個始終等待被解決的問題,在於「去中國化」手法背後所隱藏的刪去法思維,究竟是不是真的可以協助大家釐清對於臺灣的認知。

  固然,以發聲者所主張的邏輯而言,外來文化長年的殖民及宰制,確實沒有給予這塊土地足以彰顯自身文化底蘊的空間;但,既然已經有了如此堅實的論點,為什麼不就這樣入情入理地開展下去,甚至直接向民眾們展示,在不使用中文、不沿襲中華習俗、不閱讀中國文獻、不採取中式飲食的情況之下,身處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究竟會用什麼樣的方式過生活?又該用什麼樣的方式過生活呢?

  就像開會時的動議與表決過程一般,如果在質疑「去本土化」、主張「去中國化」的同時,除了「說明壞處」之外,也能一併具體地說明「抽離壞處之後的好處」與「抽離壞處之後所可能衍生及相應配套的一切」,那麼,相信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判斷與選擇的產生,就不會是一件困難到牽扯不清、爭論不休的問題了。


-other-

  有參與討論者提到,認為整件事情的關鍵應該在於「電腦程式」和「3D美術工藝」代替了文學,所以才使得文學書變得難賣,進而使得作家們錯把槍口指向文言文的問題。對於這個觀點,我的理解是,作家們之所以群起抨擊的癥結,或許並不是自己的書賣不出去,而是沒有看到心目中任何一位和自己站在同一條軸線上的文字寫作者,被政府認為具有值得傳授給下一代的價值。這裡面聚集了很多人和很多不同的思維。有文學觀念的落差,有政治意識的落差,也有文化認同的落差。所以一旦大家口徑一致,彷彿所有人都一起要為人民爭取某些共通的權益,就不免顯得有些複雜與違和。

  回到論點本身。說到底,如果問我的話,我認為在扣除行銷和宣傳效應的思考前提下,真正決定一本書究竟好不好賣的關鍵,也許不在於載體功能的新變或取代,而必須更嚴格地檢視內容的質量。

  相當程度上,網路雖然加重了搶匪般的盜版問題,但,如果稍微抽離這個早已熱議也定論的話題,改從文化與市場的影響層面來思考,盜版的充斥及氾濫,其實也變相增加了貨比三家的效應。當讀者越來越容易經由各種管道取得作品,自然也就形同於競爭密度的提高。這樣一來,對於真正優秀的作品而言,雖然產生自書籍的獲利可能下降,但知名度與其他各種可供商業連結的收益,卻必然會回歸於作者自身。

  也就是說,在某一種極端於讀者中心的視野之下,只要作品夠好,盜版充斥的環境反而類似某種自由市場的運作機制,不僅更容易令世人所公認的卓越作品脫穎而出,也更容易形成受眾對於作者的認同及簇擁。就像早年臺灣讀者因為少年快報而瘋狂於七龍珠,抑或現在兩岸數以億計的消費者,雖然都在網路上看盜版的日本新番,但一旦回歸真實世界,大家對於周邊產品、系列活動的砸錢卻從來不曾手軟。

  這些固然是題外話,但透過這樣的現象,其實也能很清楚地發現,正是因為市場逐漸在詭異的不可抗力之下變成了現在這樣的結構,所以才會隨著網路閱讀與行動載具的成熟,冒出越來越多廣告化、平台化的獲利模式......。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