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 ── 《商業周刊》〈「括弧為什麼要先算?」大人回答不出來,也不要用「這是規定」帶過〉一文閱後記



  在臺灣,除了「顧客至上」的補習班常能弔詭地閃過問題六之外,對語文教育來說,其他五點又何嘗不是拳拳到肉呢?一句「愈貼近真實生活愈好」的方針,曾經是多少學生及老師夢望中的理想?



  但,回頭想想,要傳達內容給一個以上的聽眾,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何況還要進入解釋與傳授的層級,箇中等待完成的處理密度,其實遠比想像中高。密度高,需要的展示時間及消化時間就必定很長。於是便滿足不了效率與進度的期待,造成了結果式填鴨的風行;於是「背什麼」與「考什麼」便開始取代本該成為課程焦點的「為什麼」;於是知識性與資料性的掌握,便彷彿更優越於認知力與感受力的發揮。最後,也就設計了齊尾般的檢驗方式,讓教學者、旁觀者們有所立場,認為自己真的給了學生些什麼,抑或考核了、關注了他們些什麼。

  說到底,教、學之間的距離,就像一段無從丈量的鴻溝。即便誠意正心,台上的人卻依舊不容易明白,究竟要提供如何細緻或如何形狀的組件,才可能搭起那座思維的橋,協助聽者從未知走進已知;同理,看著眼前口沫橫飛的講學者,即使兢兢業業,許多時候,台下的人也時常摸不著頭腦,為什麼本該成為引道明燈的指路人,卻往往越指越模糊,越指越像說著另一個世界的語言。

  或許,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無論對身為教師或身為學生的人來說,「生活化」這個光聽就覺得共視、共適與共識的概念,才會總是這麼美好,這麼吸引人吧。

  順著這麼想下去。如果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教學與引導,不能光靠知識量或規定去填塞它的本質;如果就算能夠掌握這份本質的人,也很難在面向不同對象的情況下,一次給予多數人相同的接受品質;那麼,一直以來爭論不休的「能力分班」問題,是不是其實原本就在「因材施教」的延伸線上呢?是不是所謂的集團式教學,其實本身就存在著無法克服的技術性問題,所以才必須研議各種輔助般的配套措施,令它不至於比一對一教學遜色太多呢?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就像還沒來得及討論教學與效率之間為什麼一定要有相互關係?是哪些人與什麼樣的思維把進度一路要求成必然?又如同學習者與提問者之間,因身份而重疊了權利與義務的那些事;以及教學者與教育家、教學機構與教育單位之間,那些交錯了定位、道德觀念與社會期待的糾葛;抑或是那些總被推託、拋落在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種種。

  所以,有人可以告訴我,到底為什麼括弧裡的東西要先算嗎?(誠心發問)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