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超人:鋼鐵英雄》之前 ── 關於英雄電影的選角和敘事



  很多時候,不是先來後到的問題。



  每個深植人心的虛構角色,都匯聚了讀者的期待。這些期待,連結著原作,熟悉著每個人物的內在、氣質和形象。於是,俊美又強壯的超人,不能只是體格強健的奶油小生;於是,平凡卻內斂的蜘蛛人,不能只是隨處可見的市井青年......。

  我沒看過《超人再起》,因為覺得主角帥得太刻意,超人得太經營。但反而期待《超人:鋼鐵英雄》,一如詹姆士.龐德,不見得非要英挺、帥氣,才能顯現他真正迷人的地方;一個更具陽剛味、更性格派的超人,能表現出哪些屬於超人的特質?確實令人好奇。

  挑選超級英雄的演繹者,比一般電影選角更困難。因為他們早已成為世人共同的記憶,無法只靠膚淺的皮相或噱頭來說服大家。前幾年,歷久彌新的英雄電影,一度遭遇冷飯炒盡、拍無可拍的窘境。當飛天遁地、樓塌、爆炸都成為慣例,為特效而特效的特效,已經不能再用超級英雄當理由。

  觀眾越來越精明,不再傻傻接受想當然爾的衝突與戰鬥;於是,英雄們不能再只嚷著:「我要維持正義、保護地球!」或「我愛地球,我要保護她!」,還必須讓觀眾看見,他為什麼如此深愛這個世界,甚至不惜挺身而戰。

  所幸,以《蝙蝠俠:開戰時刻》為代表,敘事觀點的轉換,將重新詮釋英雄內心的手法,開成一條創作不盡的坦途。因為作回自己,所以所謂的英雄行為,背後其實都有屬於「人」的理由,有了動人的可能;也因為每場戰鬥都參與得由衷而真誠,所以無論聲光或特效,更可以塞得驚心動魄、砸得扣人心弦。

  對觀眾來說,這串因果,發生得難以察覺、悄無聲息。但真要說起來,當初《鋼鐵人》之所以一路衝成票房首選,我願意相信,是因為2005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已經成功將世人看待英雄電影的目光,從「英雄行為」改變為「英雄的個人特質」。所以,有別於憂鬱的蝙蝠俠,2008年登場的小勞勃道尼,一邊演自己,一邊帶大家認識了任性的東尼史塔克。那是個一樣家財萬貫的超級英雄,但卻玩世不恭,調皮、機車得令人又愛又恨。

  重新詮釋英雄角色的作法,相當程度上,也減輕了選角的壓力。因為目的不是重現大眾所以為的形象,所以無論演員或造型,都不必再迎合既有認知。以超人為例,只要不變成科學小飛俠,任何可接受範圍內的變化,都能利用劇情的設計,加以解釋及重構。也因為這樣,所以就邏輯而言,便不會再是「找符合xx特質的演員來演超人」,而是「為了塑造xx的超人,所以尋找具備xx特質的演員」。

  往好的方面想,這樣的方式,不僅有機會讓我們看見英雄角色的個性及本質,更能帶來許多變不離宗,卻有著不同面孔、氣質、形象的超級英雄。但,說得直接一點,如果不透過詮釋,就不能成立演員與角色之間的契合;那麼,所詮釋進來的東西,又有哪些真的是屬於角色的本質呢?

  期待新超人出現的同時,也很想念,那個純粹而經典的形象。作為角色,每個超級英雄,都在等待一次難得的相遇。來的那個人,不需要多做什麼,也不需要旁人多說什麼。只要穿上漫畫裡的服裝,就能化成真實、教人驚歎。

  作為一名深愛動漫故事的讀者,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我不僅看見了克里斯多福李維的超人,也看見了小勞勃道尼的鋼鐵人,和陶比麥奎爾的蜘蛛人。

  很多時候,適合不適合某個角色,真的,不是先來後到的問題。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