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漫畫史(一)/漫畫?繪畫?



  1978年,臺灣漫畫研究者李闡,出版了華文世界第一部《中國漫畫史》。其後,中國學者畢克官、黃遠林,以及甘險峰等多位研究者,也分別於1986年、2008年,完成了《中國漫畫史》的研究,留下經典的著述。



  作為一種以圖像為載體的敘事方式,「漫畫」的存在,重疊了多種值得探究的文化底蘊。一如甘險峰於《中國漫畫史》中聚焦的研究意識,漫畫史與漫畫研究本身,其實便跨足在新聞、藝術、歷史等多重領域之間,堪稱一門萬般深邃的交叉學科。也因為如此,所以無論任何國家,一旦觸及「漫畫史」的議題,便必須面對一個無可迴避的提問 ── 漫畫的定義。畢竟,如果無法明確掌握研究的對象,史料及時序的蒐整,自然也無從依歸。

  雖然,對於文字與知識份子的憧憬,令華文世界對於「圖像」的認知,一直與西方世界大不相同;但上述多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卻還原了圖像作為資訊載體的本然價值,更跳脫了既有的成見,選擇將「漫畫」視為一種創作精神的統稱,而並非只是圖像作品的類別。這樣的觀念,使得幽默、諷刺、誇張、變形、宣傳、記錄、反映……等所有包羅於「漫畫」一詞的概念,有機會透過清楚的層次,被梳理為內涵、風格、技法、功能、目的等各種類項;另一方面,也消弭了長久以來,存在繪畫與漫畫之間的義界問題,令前人留下的圖繪軌跡,可以藉由漫畫研究的視野,獲得嶄新的發現。

  由於不再以技法、表現作為回溯漫畫源流的軸線,因此,相較於將上古壁畫視為漫畫緣起的研究方式,前述各家學者對於《中國漫畫史》的研究,皆大抵自兩漢時期開始,至清末、民初為區段,將中國漫畫發展的歷史長河,切分成古代漫畫與現代漫畫,並針對後者進行詳密的論述。其中,創作意識的有無與質量,自然是箇中斷代的重要依據;以下,基於前人研究的可觀基礎,本篇將再行探究「中國漫畫史」的演進概況,試圖完成具體而微的呈現。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