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換一扇窗,會看到不同的世界
跳脫工具般的輔助功能,本是故事產物的漫畫作品,在漫長的發展道路中,其實留下了許多前進的足跡。如果寫作可以透過引導的方式,在發現與體覺的過程中,循圖像找出可行的方向;那麼下一階段的提升,便是執筆者必須自我要求,成為可以自行產生、處理故事創意的書寫人。
綜觀至今各類漫畫創作,對於文化素材的消化及應用能力,可說是邁向經典的必要法則。眾所周知,歷來所有傳世不朽的傑出作品,無一不曾鎖定具體而明確的文化面向,藉以揉合輔成要素,形成扎實而完整的世界觀,承載著厚實卻引人入勝的情節。以足球作品為例,其劇情結構大致可區分為三大組件,分別為:
角色特性
戰術元素
旁枝情節
前者一如大空翼之於飛翔抽球、田仲俊彥之於黃金左腳、高杉和也之於足球狂人、不破大地之於另類守門員、荒木龍一之於輕佻的天才…… 等個別設定;中者為越位陷阱、兩翼吊中、水井吊筒戰術(鳥籠戰術)...... 等策略運用;後者則如同日向小次郎身世、高杉貫一與末次浩一郎、白石健二與田仲夏子、逢澤驅與亡兄...... 等不屬於足球議題的情節開展。一般狀況下,此三大環節彼此搭配、夾敘夾述,構成了概念中的足球漫畫;除此之外,箇中比重的調配,自然也代表了該作品所希望強調的部分。因此,前述所分別提及的《足球小將.翼》、《足球風雲》、《足球好小子》、《哨聲響起》、《足球騎士》等多部作品,儘管都以足球為主題,將劇情附著在足球運動所形成的文化系統間;但上述各部作品的故事特性、表現方式、閱讀感受等條件,卻又往往大異其趣。
提及文化素材的消化與應用,日本漫畫對於《三國演義》故事的沿承及改創,至今已產生多部值得探究的成功典範。《異鄉之草‧三國志連作集》是日本漫畫家:志水アキ的短篇創作。所謂連作集,意指在主題相同的情況下,由數則短篇故事所結合起來的作品集;換言之,既然名為《三國志連作集》,那麼主軸自然與《三國演義》相關 。
《異鄉之草》中,志水アキ藉由虛構的筆法,將黃忠、鍾會、甘寧、孟獲、簡雍等歷史人物的故事,述成另一個誰都知道,卻又誰都不熟悉的三國世界。故事中,黃忠希望像巨岩般強韌、忠於自我,後來影響了趙雲」;故事中,鍾會天資聰敏,卻因為兒時境遇,而始終盼望著母親稱讚自己;故事中,「本是江賊的甘寧,因為一再看見自己兒時的幻影,所以不斷找尋人生方向;故事中,本是漢人的孟獲,為避禍而拋妻棄子,最後與祝融一起捍衛蠻族;故事中,不拘小節、隨性爛漫的簡雍,陪著兒時玩伴 ── 劉備一起爭討天下,目的是一睹未曾見過的世界與樂趣...... 相較於該作者前一部三國題材的作品:《怪力亂神‧酷王》中滿天飛舞的神魔、穿古越今的情節,《異鄉之草》因為沒有忽略真實的質感和重量,相輔相成之下,確實援用了時代與歷史的風華,支撐著讀者所獲得的感動。
〈異鄉之草‧孟獲傳〉一篇,作者選用流轉於野史的傳說,將南蠻王‧孟獲設定為極其平凡的漢人雜役 ── 孟趙。為了解救年紀與生女相仿的南越奴隸 ── 祝融,使其免於受人染指、蹂躪,孟趙棒殺了獸慾薰心的領班,令自己走投無路,只能改名換姓,隨祝融逃奔南蠻。兩年間,改名為孟獲的他,體會了南蠻人民的善良、質樸,瞭解身為漢人的自己,過去如何憑著一己偏見,將其視為蠻夷野人種;此時,孔明揮軍南征,思念妻小的孟趙,面對南蠻人民激昂的邀戰,再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決定拋下異族的恩人們,連夜奔向蜀營。不料,祝融先一步擋在帳前,寬衣解帶,以行動留下孟趙。參戰途中,不忍蠻兵無謂犧牲的他,漸漸站上前線,馬首是瞻;即便受俘於孔明,亦在坦承自己本為漢人的同時,嘶吼著蠻族的情誼與處境,認為非漢人者,也該被看待為人。一席聽畢,孔明解了縛繩,承諾將澄清吏治、修量賦稅,面對拒絕返國的孟趙,一句孟趙已死,說明了再沒有蜀地之孟趙,取而代之的,是南越之王:孟獲的誕生。
若以創發故事作為書寫訓練的進階目標,虛構筆法的存在,必然是創作發想的一大助力。然而,以《怪力亂神‧酷王》中滿天飛舞的神魔、穿古越今的情節為例,事實是,過度虛構的劇情,容易造成敘事支點的脫軌化,令讀者產生疑惑:似乎故事不發生於原訂時代也無妨?如此將難以發揮虛構筆法的優勢,無法在七實三虛、見山不是山的微妙抽離之間感,塑造出情節及內容的張力。
以〈孟獲傳〉為代表,《異鄉之草》中的五篇虛構故事,說明了如何透過精準的假設,利用各種巨大的已知,微調出創意的途徑。一如志水アキ所嘗試的提問:如果孟獲其實是漢人?許多時候,其實只要找出故事結構的基礎因子,便足以透過輕微的扭轉,牽動一切因果關聯,形成執筆者開創性的思考。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