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3┐【廣播】《AsiaM.亞洲漫畫大師專刊》系列(4)
很多人問我:既然「《亞洲漫畫同人誌》實行委員會」是由日、臺兩方所分頭籌組、雙軌並行,那麼第一本《漫畫大師紀念專刊》,又怎麼會是「日、韓、臺台」三國共演呢?更何況,書中最後只有一名韓國老師參與創作,如此懸殊的比例,無論怎麼看,其實都很奇怪......。
平心而論,如果只看「結果」,韓國老師及其作品的出現,的確會給讀者某種「突兀」的觀感。但我可以先告訴大家的是:這個問題的解答,正好可以串起我們對於第二本《亞洲漫畫同人誌》的話題,也就是《AsiaM.亞洲漫畫大師專刊.夢》的誕生。
當初,由於一切念頭的緣起,只是基於一股情誼與熱忱,因此,日、臺兩方一開始,其實也的確抱持著「與對方一起完成構想」的心態,並沒設下「做一本跨國夢幻刊物」的宏願。然而,正所謂「好事傳千里」。某個奇妙的偶然,遠在韓國的李海京老師,在《友》截稿前,得知了日、臺正蘊釀、執行著的計劃。感於立意淳美,熱情的李老師,遂以當仁不讓的態度,火速將原稿惠賜予「臺灣《亞洲漫畫同人誌》實行委員會」;於是,一粒小小的種子,終致開始萌芽、成長。
隨著《日韓台漫畫大師紀念專刊.友》的完成,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創作者,不僅願意分享自己的才華,更企盼著這塊自外於商業的難得園地,能繼續涵化、彰顯出「創作」所應有的質地;也正為了這份價值,香港、澳門、大陸、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的業界職人,紛紛響應了2011年的出刊計劃,將該年度的主題 -- 夢,繪寫成56篇「無聲的燦爛」。至此,一則則奇想而繽紛的表述,促成了2011年的《AsiaM.亞洲漫畫大師專刊.夢》;而這本專刊的完成,也令《亞洲漫畫同人誌》的構想,塑立了長遠發展的範型,踩實了堅毅前行的始步。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