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亂馬1/2》與《櫻花大戰》/About 聲優



(實在抱歉!當我翻出CD盒時,才發現封面與光碟正體,竟然早就被我給統統忘在研究室啦!所以,雖然有點弱掉,但也只好先拍封底啦......,請大家包涵......。囧)



  許多好作品的教化,使得大家在接觸與討論「動漫」的時候,至今已經漸漸能意識得到,它其實是一種相當特殊的「產業」。《七龍珠》、《幽遊白書》、《灌籃高手》、甚或《遊戲王》的風靡,令我們越來越實際體會,原來漫畫作品在各形式之間的改編、轉製,竟能串聯出如此兇猛的市場能量;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稍有sens的經營者及推廣者,至今無不高喊著「內容」的重要,急欲尋求「好故事」。的確,如果故事不有趣,無論備齊再好的畫技、團隊、資源,終究也必將枉然;但我想進一步探討的是:如果故事已有其水準,一部作品的成功,是不是還可以再有其他的推力,而且一推就幾乎快飛上太空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稍加分析昨天寫在文末的四項共通點,不難發現,它們其實都指向同一環關鍵,也就是當「漫畫」開始「動」起來以後,真正賦予角色生命的幕後靈魂 -- 聲優。如果業界常識並非空穴來風,如果宣傳一部作品的最好方式,乃是透過「動畫」與「電視」的連鎖關係,將故事送到每家每戶的消費者眼前,那麼,在我的理解中,日本至今所建立的現代動漫王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地基,是「聲優」們所打下來的!

  鑑於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愛看動漫,在此稍微說明一下「聲優」的概念。「聲優」是日文的漢字詞彙,「聲」指的是「聲音」;至於「優」,這裡則是「演員」的意思。如同我國對於「優伶」一詞的用法,溯得遙遠一點,這樣的雷同,其實也正好說明了日本對於中華文化的多所襲用。換言之,所謂「聲優」,其實正是你我口中的「配音員」;只不過,由於產業條件的需求與經驗,使得日方很早就瞭解了這群專業人士的重要,所以才著眼於精準運作的效益,發展出了完整的經紀制度。平心而論,無論專才資源的管理,抑或永續實力的累積,光是這番周延而長遠的考量視野,實已與我國的作法大相逕庭......。

  回說「聲優」如何撐起日本動漫產業的半壁江山。首先,由於他們的工作是「替角色發聲」,因此對觀眾來說,某位聲優的「聲音」,勢必會成為認識角色、分辨角色的重要依據。一如你我在日常生活中,同樣會對親人、朋友的聲音有所辨認;對於在某種程度上,將「動漫角色」視為「獨立存在個體」的動漫愛好者而言,如此簡單的基礎,已足夠令他們將真實人類的「聲線」,認知為連結著真實世界與虛構故事的游絲。

  「儘管如此,又如何?」如同這句說話的語氣和障礙,以下將要討論的,乃是一般「對動漫沒興趣」的人,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領會的邏輯......。

  不妨猜想一下,當「動漫角色」已可以微妙地被認知為「存在於真實世界」以後,將會發生什麼事呢?是的,隨之而來的,將是愛好者們不斷自我提升的「腦內想像力」,以及脫離漫畫與動畫文本以後,僅靠「聲音」的存在,便能確實銜接作品世界觀,令想像力運行無礙的「投入力」。例如人們講電話時,總會依附著傳來的聲音,以既有的狀況理解,想像出對方所身處的情境;這樣的基礎,不僅令動漫業者窺見了後續所隱藏的大面疆土,更為他們找出了「聲優」之於產業結構的施力點。於是,如同上圖所示,一張張延伸開發的音訊產品,彷彿手裡劍般旋旋而來;如果非要應用阿基米德的名言,我會說:「當槓桿先備,支點再得,下一刻,他們已獲得了舉起世界的力量。」至於這句話究竟是不是唬爛,往後實例討論《亂馬1/2》&圖中商品時,一切便有分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