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乱馬的企劃音盤.らんま1/2 熱鬥歌合戰》的歌詞內頁,其實還呈現了另一條可挖掘的線索。據「オニオンピーマン」音樂發行公司的資料顯示,《亂馬1/2》的系列音樂商品中,《乱馬的企劃音盤.らんま1/2 熱鬥歌合戰》一項,自始至終,皆是以「專輯」形式發行,並未如同《乱馬的企画音盤II.らんま1/2歌暦》一般,進行過箇中曲目的拆解銷售。然而,歌詞內頁的圖片,卻又一一是為「單曲封面」;如此意外的出入,自然也吸引了一隻特大號的好奇寶寶(← me),不斷一頭熱地檢索、對照各項資料。當然,之所以這麼做,絕對不是因為吃飽撐著。而是著眼於考訂的結果,不僅可能間接鞏固前述對於「DoCo」和「帶子」的分析;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我們提早思考下一個問題:如果「帶子」也發行過單曲,那麼「DoCo」的崛起,是否除了「曾發行單曲作品」之外,還有其他更關鍵的因素?
很不幸的,資料與現實之間的鴻溝,終究還是阻礙了我的推論及假設。一開始,由於《乱馬的企画音盤II.らんま1/2歌暦》改成單曲形式以後,會將「呪泉郷端会議録」以外的兩首曲目,分別製作為封面及封底;因此我原先的假設是:《熱鬥歌合戰》的確沒有發行過單曲系列,真正的製作流程,其實是同步進行《熱鬥歌合戰》和《歌曆》的單曲,只不過因為《歌曆》以「月份」為單位,較有明顯的「系列感」,所以才以它進攻「單曲」市場,並在利用《熱鬥歌合戰》先攻「專輯」市場之餘,將箇中曲目作出陪櫬般的應用。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乱馬的企劃音盤》與《乱馬的企画音盤II》,其實根本來自於一套完整大計劃裡的階段操作,並不是因為前者開出紅盤,所以才放膽執行預先擬定的另一套企劃。
然而,逐一檢視曲目的配置情況以後,卻馬上就發現,事實與我所想像的大不相同。儘管,其中有些搭配,確實產生出了兩者單曲的對架關係;但複雜之處在於,卻有更多出現於《歌曆》單曲封底的曲目,在《熱鬥歌合戰》的內頁書影中,還另外標出了不存在於該《歌曆》單曲商品中的曲目。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