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短在說服自己



  我覺得,我真的有必要改一改自己這種講話老是長篇大論的習慣。剛剛逛了一些朋友的Blog,再一次發現,似乎好像只有我這個怪胎,把寫Blog當成某種費力到亂七八糟的工程。這當然不是說我自以為每次都把發表出來的文章寫得多好,只是猛然有種感覺,彷彿,我正在做的事情與觀念,其實對我不見得有正面的幫助......



  如果我真的認真去生出一篇文章,貼在Blog或任何地方以後,最常看到的迴響,大概就是說我寫太長了!以下頭那篇討論楊宗緯先生的文章為例,當我把那些文字貼在星光的討論版之後,儘管還是有許多令我幾乎要感動落淚的朋友,真的在逐字閱讀之後與我進行討論;但就實際情況看來,被我搞到失去耐心的人們,應該還是要多上更多。憑良心講,不管哪篇文章,我真的沒有無聊到在發想的當下,就打定主意要去弄一篇長到令人作嘔的東西。相反的,其實我每次都是帶著想要寫少一點、早點休息的心情在整理我的文脈與思緒...... 那,到底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抬頭看看,這大概就是我今天之所以如此訂題目的原因了......

  文章的落落長,我想應該沒有人比我自己更清楚。而之所以還是繼續這樣執迷不悟的原因,則是因為我雖然老是想要早點把文章寫完,但卻又更是會在一次又一次覺得「講不完整」、「漏了XXX」、「想講得更清楚」、「應該還有別的角度可以切入」等想法的流竄之間,就這樣讓手中的文字無限制繁殖下去。

  「大概是個性的關係吧......」我總是這樣跟自己躲在房間的角落反省。

  跟我講過話的人都知道,我雖然不算囉嗦,但講事情的時候,卻常常會一定要交代前因後果。比方如果我想跟你取消一件已經約好的事,我必然會因為害怕對方覺得我隨便打發他,而希望能在短短的通話時間中,把為什麼會無法赴約、與誰有關、因果如何等過程,都設法一股腦傳遞給對方。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種看起來很像負責任的態度並不太算是壞事;但根據我本身身體力行的實地觀察,我發現,不管是對講的人跟聽的人來說,這種動不動就差不多牽扯到祖宗十八代的交代方式,其實對大家來說都是件苦差事!也許我覺得的重點不是他覺得的重點,又或者他在意的結果而非經過,因此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我覺得自己話沒講清楚,然後與我對話的人,則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我為什麼要連帶講出許多其他的東西......

  講到底,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來自於某種覺得沒有盡到責任,或者是深怕因而帶來誤會、批評的不安。我很討厭那種被誤會,或是我明明有講,但最後卻被人攻擊,甚至扭曲原意的感覺!不管這是不是出自於我自己無聊的自私或自欺,每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大多只會令我不禁懷疑起對方的眼睛到底在看哪裡,然後非常由衷的感到不爽。當然,整個問題的起因,的確極有可能是因為我自己言不及義,所以搞到人家看不懂我到底想談什麼;但是如果退一步想,稍微相信一下,國文起碼比數學好的我,應該可以擁有基本程度的文字能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還會跟文章內容錯頻、失焦的人,請原諒我再次由衷的,覺得他根本沒有跟別人討論問題,甚至批評別人的資格!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為了避免令自己碰到這種生命中前三討厭的情況的發生,在不斷的自我警惕、自問自答、自以為是、走火入魔的惡性循環之中,我便也就相當自然的,走到了現在這種會寫東西寫到自己都很想哭,但就是停不下來的田地......

  靠,我已經很努力在克服心底的難過,勉強自己刻意略過一些本來很在意、很想交代的橋段了!怎麼...... 怎麼還是這麼長啊...... Orz


2 則留言:

  1. 嗯...站在老人的立場(咳痰)
    很多時候不是你話沒說清楚
    而是雙方的心意其實沒有相通啊...

    (快來參加心意相通聯盟吧,我們這裡有一批通樂好便宜啊~~)

    回覆刪除
  2. 又補充一下(咳濃痰)
    我不會覺得你的長篇大論不好啊
    因為這就是你的特色
    而且說真的,
    我其實可以會從你的長篇大論中,
    感受到你想傳達事情的「誠意」喔^^

    (話說回來,我們這裡真的有一批通樂好便宜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