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楊氏效應的一些想法



  寫在文前,我想我必須先表明自己並不是楊迷。我應該算是那種徹底奉行「支持好聲音主義」的人,對於一個能唱、可以感動人的歌手,我絕對樂意聽他的歌。不管他是楊宗緯、蕭敬騰、林宥嘉或是其他。所以,或許請那些只為特定人士強力聲援的人,就直接跳出我這篇文章吧!因為我後面想要提出的,是一個近似於冷眼旁觀的感想,是一種不帶有任何支持者熱情的言論。



  在這裡看大家討論楊宗緯事件的文章,我想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台灣真的是一個溫暖的社會。雖然許多人覺得在目前這種嗜血文化當道的時候,似乎社會上已經連一點人性的柔軟也沒有,只知道見獵心喜、揭人瘡疤;但換個角度看,事到如今,坊間卻依然還有這麼多人,願意一意孤行的相信與支持自己以為的那個楊宗緯,台灣人的可愛與可恨,或許也正是這樣一種叫人不得不感到無力的無奈吧..... 是的,我說的是「自己以為的那個楊宗緯」,我說的,是可愛與「可恨」。大家難道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嗎?如果平心而論,這些無論狂熱或是自稱理性的支持者,他們的邏輯,其實一直都很有問題。

  目前最大宗的說法大概是這樣:楊宗緯只是參加一個歌唱比賽,只是一個歌手。所以我們不應該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因為他不是選總統,也不是選聖人。真正應該受到大家關注的是他的歌聲,是他感動人心的能力,而不是他到底幾歲。...... 每次看到或聽到這種說法的時候,我都很想大大聲的問聲excuse me,然後請說話者再重覆一次自己的想法、確定他們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為什麼?因為很明顯的,這些人可能根本就弄錯了整件事情的重點、動搖了最根本的是非觀念,甚至只是跟隨著縹緲的氣氛、輿論、認知與情境,就這樣一股腦兒的濫情下去......

  儘管我們無從揣測媒體的目的、無法判斷新聞這樣每天的播送,到底是想要表達些什麼訊息;但生為一個擁有基本常識的人,只要幾經思考,我想大家應該還是可以很清楚的過濾出,究竟這樣一個社會事件的始末(或許還在進行式......),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值得借鏡的教訓。媒體的沉淪是大家都知道的,這個在此姑且不論。但楊宗緯呢?難道就因為歌聲感人,所以無論他做了什麼,「支持他」就永遠擁有正當且合理的理由嗎?深刻想想,或許不然。

  人不是不能犯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絕對是千古的真理。但然後呢?就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我們就能對自己給出無懼於犯錯的理由嗎?身為一個希望台灣依舊美好的年輕人,我相信,此刻應該不會有人正在點頭回應上面的問題。「孰能無過」真正的重點,其實乃是後續馬上會被連帶想起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必須被檢討與審視的關鍵,自然應該是這個犯錯者當時之所以刻意為之的動機、理由,犯錯後的處理、反省、自新,而不是他到底有沒有身負驚人的絕藝。一個人的人格優劣,本來就與他所具有技能等等兩不相干,再好的技藝,也不能保證一個人的人品沒有缺陷,當然,更遑論是甚至造成更多不明究理的溺愛了......

  我沒有要楊宗緯是個完人。準備躍座而起的各為支持者,請再給自己30秒,冷靜的回想一下整起事件。我在乎的是從一開頭的謊報行為開始,一直到後來竄改身分證的這整段過程當中,楊宗緯究竟有沒有漸漸意識與正視到,逐步蛻變為公眾人物的自己,正在做一件可能帶來如何嚴重與不良影響(無論是對自己或是社會)的事?而他那在犯了小錯以後,卻依舊堂而皇之的,選擇以涉及法律的大錯(偽造文書)來試圖蒙蔽與欺瞞世人的勇氣、那份雖然早就心知肚明自己欺騙了支持者,但卻依然能夠面不改色地出現在人前,甚至滿口誠信於歌迷的做作,確實,也令我後來在聆聽他歌曲的時候,再也無法如同過去一般,由衷相信他嗓音之中,那縷最為眾人所推崇的「真」。這就是我為什麼會說:有大部分支持楊宗緯的人,其實,都不過只是在支持他自己所以為的那個楊宗緯。

  在這個版上,過去如果有人批評楊宗緯,常常都會看到有人嗆聲:「你跟宗緯很熟嗎!?你怎麼知道他一定像你講的那樣!!」然後或許再添加幾句情緒性的字眼,接著就此引發無窮無盡的無意義筆戰...... 的確,批評者除非真的與楊宗緯情同兄弟,否則於理無據的批評,真的應該先用來教訓自己;但有趣的是,如果我們用同樣的標準來反省這些觀念與說詞,那麼那些所謂永遠支持楊宗緯的歌迷,難道就一定跟他很熟嗎?講得直接一點,我們或許不妨問一句:試問,你又怎麼知道他就一定像你講的那樣?事實勝於雄辯。如果他夠真,如果他夠誠懇,那麼他一開始就應該擁有基本的品德與自制能力,老老實實放棄參加星光大道的比賽。即便退一步看,他或許真的很愛唱歌、希望能夠擁有追逐夢想的機會,謊報年齡的便宜行事,只是一種不得不如此的無奈所使然,那麼最低限度來說,無論在情在理,這樣一個理當具備了誠懇與老實美德的人,最起碼也應該要在這一路的比賽過程之中,內心懷有某種程度、惶惶不安的歉疚。我壓根不認識楊宗緯,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心懷愧疚。但身為一個還算正常的人,我卻知道如果是一個會心虛、知內疚、懂害怕的人,其實根本就不會還有膽量,在事情將出紕漏的時候,用另一種更為周知的錯誤手段來尋求蒙蔽。所以事實是,或許我們得要學習懷疑,可能,楊宗緯其實一點都不真誠!

  沒有人想要用聖人般的高標準來苛求楊宗緯,但是非重於聲色,有些東西終究不得不釐清。況且,其實也就是因為這些歌迷,一再訴說著楊宗緯有多麼真實、誠懇與老實、可愛,所以對我來說,無形之中,就更會在意他所表現出來的這種種形象,到底是不是真實的他,或是只是一種矯揉取寵的噁心造作。這當然不代表每個站在台前的藝人,都必須要赤裸裸的把自己曝露在眾人之前。只不過,雖然表演者可以透過隱藏自我、甚至扭曲自己來幫助表演的完成,但是假如過度操弄這種手段來詐取觀眾的喜愛,進而塑造有利於自我的美好形象,進而誤導與產生接受者的迷思,一旦露出馬腳,只怕此間對於自身人格的實質損傷,將會遠遠超出可預期的程度.....

  換個角度想,一廂情願認為楊宗緯為人真誠的想法,如今看來,實在不得不令人對這份過度憧憬的熱情,由衷感到無比的忍笑與惋惜。惋惜之處,自然一如前文所謂台灣人的可愛,乃同樣在於一份澎湃與容易深陷到幾乎盲目的追隨與濫情;而忍笑之處,則在於事實又再次壓勝了雄辯,原來楊宗緯除了唱歌好聽之外,其實根本就不是他們所以為的那個人...... 真的不禁令我回想起漫畫《閃靈二人組》中,幻術主角美堂蠻的經典台詞 ─ 「你,做夢了嗎?」說的多好呢?對於這種問了以後,卻不見得有人肯出聲回答的糾葛與內在矛盾,親愛的挺楊朋友們,請你們試圖搶回一點理智,在繼續選擇義無反顧的同時,一併也接納一下,你眼中與心中的所謂偶像,其實依舊有他不如你想像中美好,更甚至於人品有待商榷的可能......

  有人一再呼告,希望大家不要繼續扒糞別人的過去,因為那些都是以前的事,所以我們應該要向前看,停止無意義的攻訐。這話說的固然很好,但深一層看,卻又其實不免過於鄉愿。的確,一再撕裂別人傷痛回憶的行為,本身其實缺德到有點泯滅了人性。所以我在前頭的文章也提過,對於新聞與媒體這段時間的一挖再挖,講真的,除了收視率之外,實在令人搞不太懂他們到底想表達些什麼。不過話說回來,儘管目前在這個版上,主張「過去讓它過去」、「過去不影響美聲」、「過去無意義」的聲音比比皆是;但如果把整個問題放大到本篇文章所一直在討論的人格與粉絲腦袋的邏輯問題、如果這些被披露出來的過去,有助於我們沉澱自己混亂的思考,進而透過對比,冷靜的思考與看破登台者的謊言、面具、假象,那麼大家所謂無聊的前塵舊事,似乎,也就不再真的類垃圾到一文不值了!

  不管楊宗緯是不是竊取,然後盜刷朋友的信用卡;但他「犯了必須被國防管理學院退學的錯」,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即便我們姑且不去討論所謂空穴來不來風的問題,然而依循著前文一貫的思考邏輯,這樣子的一個人,如果真的在經歷了傷痛之後,成為一個如同螢幕前、粉斯眼中的形象一般,如斯誠懇、真情、老實與肯悔改的人,那麼試問一句,他又為什麼還會幹出現在這樣引起喧然大波的事情?有人說他改身分證是初犯,所以不應該對他過度嚴苛;但是如果仔細動腦想想,事情,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自新之所以可貴,重點在於犯錯者知所警惕,就此歸於正道;累犯之所以必須嚴懲,關鍵則是因為冥頑不靈,甚至肆無忌憚、一錯再錯。觀眾與粉絲的被蒙在股裡,不代表當事人本身也同時失去了記憶。對於過去的種種經歷與所謂創傷,楊宗緯本人應該是比任何人都清楚,也應該要比任何人都瞭解其意義。然而,結果呢?結果是在我們還看不出他是不是真的如同支持者及帥化民所說 ─ 「得到了教訓」之前,就先看到了一個手段玲瓏、面不改色,甚至坦然重蹈覆轍、轍上再轍的欺瞞者。這難道又可以解釋成是某種不得以的無奈,或是他也不情願如此的苦衷嗎?星光大道只是一個比賽,有沒有必要如此倒因為果,將之形塑為一種苦難與悲情英雄的存在,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必須承認,事實是無所謂有沒有節目的操弄、媒體的炒作、狗仔的扒糞與黑手的介入,一切的一切、各個令人見縫插針的疑點,終究還是以楊宗緯自身為開頭。或許在每個討論的網站之中,被傳頌得沸沸湯湯的「誰沒有過去?」、「他也是人生父母養」、「誰沒犯過錯?」等說法自都有其道理;但在要求別人同情、諒解、甚至公平的同時,又曾經有過幾個支持楊宗緯的人,真正「公平」的質疑、直言了楊宗緯所理當受到追究的種種部分?更遑論,現在都連許多有頭有臉的公眾人物,都同樣在講著相同,但卻似是而非的論調了......

  或許,還是只能想起那句可能短時間內改變不了的老話吧!就如同是那永遠都不曾落幕的選舉與政治戲碼一般,台灣群眾健忘、濫情與是非不分的獨特性格,一直都是最令人感到溫暖與人情洋溢的可愛之處;但異地而處,這份過於猛烈、激進與澎湃的情緒能量,卻也同時,更是一種無論素質與品德提升,都最為令人感到可恨與無力的理智障礙......

1 則留言:

  1. 推一個,小鵬見解精譬,文字又精鍊,我打九十九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