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為陪鳥媽開社區大會,所以阿鳥雖然起得比平常早,大約10點就把自己拱出了被窩,但整個會議的流程這樣耗下來,到了最後,卻仍是直到午茶時間才有空檔進食。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天的午餐,阿鳥其實一直都想吃些不是太典型與傳統的料理,大概是因為一直意識到冰箱裡還有些美生菜和蛋餅皮吧!悶熱難耐的天氣,讓我總是不禁回想起吃起來清爽、舒服的口感。
因為這樣的原因,走進廚房,鳥兒我仍然準備了大家熟悉的材料 ─ 美生菜與潤蛋雙用麵皮。只不過因為連我自己也不想重覆曾經出現過的菜色,所以看前看後,我依舊試圖找出某些不同的東西來充當內餡。好在,在一連串起身、蹲下的無意識動作中,阿鳥我不經意瞥見了昨晚用來烹炸鮑魚菇的油鍋,於是,就彷彿是柯南串聯起諸多線索的靈光閃現一般,今天午餐的菜色,有譜了!
首先,我從冷藏室拿出了兩天前就做好,以水、醬油、白醋、砂糖等材料,醃漬了足足48小時的牛蒡片,雖然看起來很像某種名為「甘草」或是「人參」的中藥材,不過此刻的它,其實早已盡數脫去了牛蒡本身所特有的草本氣味,取而代之的,是種醒神又開胃的甜酸沁涼。

【時間,永遠是廚師最好的朋友!】
將牛蒡從漬液中取出、瀝乾以後,為了避免長時間的閒置會令其水分散失,因此我們這時便要即刻起鍋熱油,以少許食鹽調味,將牛蒡以中火炒至熟透。起鍋的時機可以從牛蒡表面的顏色得知,大抵當牛蒡本來看起來像年輪的漸層顏色,變得較為油潤、均勻以後,便可以取出備用了。

【雖然已經有點不像樹皮,但似乎有點像炒過的樹皮......】
搞定了樹皮,啊不,我是說牛蒡以後,接著要進行的手續,便是增加這道午餐的口感與生機度,使它更為好吃,更為切題。要怎麼做呢?嘿嘿,我最愛的豌豆北鼻,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什麼?有人開始抱怨食材的重覆率有點高?呵呵,各位看倌請稍安勿躁。我保證,雖然用的東西差不多,但是最後成品的味道與口感,絕對是與先前大相逕庭的!就好像調一盤水彩一樣,儘管都是用一樣的原料,然而隨著比例的不同與搭配對象的改變,所呈現出來的色彩,往往也會跟著大不相同。換言之,其實只要在料理的過程中,稍加更動當中幾樣素材的使用與變化,會出現什麼樣的口味,有時候就連廚師自己都會感到驚喜!而且更重要的是 ...... 「菜如果不想盡辦法吃完,阿母會罵啦!!」如此這般,在不浪費食材與不被扁的前提之下,阿鳥的努力求變,還是請大家繼續拭目以待囉!XD
講到豌豆嬰的料理方式,因為不是吃生菜沙拉,再加上它本身也帶有相當程度的草味,所以在不想直接當牛的前提之下,對於這種脆弱到不太承受得起繁複處理的食材來說,「直接熱炒」,不啻是個簡單明瞭的絕佳方式。只不過對於今天的食用方式來說,此間仍舊必須加入一些細部的調整,使它與其他的材料能夠融為一體,因此在以少許鹽巴大火快炒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攙入一些先前用來浸漬牛蒡的醃汁,這樣一來,雖然沒有刻意的厚重調味,但豌豆嬰本身的味道,這時卻已然與原先有很大的不同了。

【一樣的豌豆北鼻,不一樣的心】
接著,就是今天午餐的重頭戲了!重新熱起昨天炸鮑魚菇的油,將洗淨、削皮的地瓜切成條狀(片狀?),在瀝除水分以後直接下鍋油炸。一如昨天所說明的,此時鍋中(油中)因為早已內化了先前烹炸對象的精華,累積了些許,但卻豐富與複雜的鹹味及香味,因此這段酥炸地瓜的過程,其實並不需要再刻意加入什麼調味。只要將地瓜以中火耐心的炸至金黃鬆軟,最後再用大火收尾,以高溫油炸2~3分鐘後迅速撈起,吸除油分、襯上大量的美生菜以後,一盤比美鹽酥雞老闆手筆的地瓜薯條,不就輕輕鬆鬆的放上餐桌了嗎!

【一袋地瓜的價錢,大概是兩包炸地瓜。由此可見,鹽酥雞老闆真的賺翻了!】
那麼,咱們炸這些地瓜是要幹什麼用呢?蒸上餅皮,答案馬上揭曉!原來上述的諸多食材,其實都是為了要構成我們今天所謂的「生機捲餅」,至於有多生機呢?且看這些材料就知道啦!除了少見的完全食物(指能在體內被100%完全消化,不留負擔)、抗癌食物─ 「地瓜」之外,富含纖維質的牛蒡,再加上新鮮的葉菜類 ─ 美生菜、豌豆嬰,只要一些些蕃茄醬或是哇沙比的提味與點綴,透過爽口的開胃和怡人的酥炸香氣,三位一體的口感、美味與健康,便將不斷整合在每一次的咀嚼之中。

【嘿嘿,要捲囉!要捲囉!】

【喔耶!捲好囉!】
---------------------------------------------- 這是一條進入晚餐時間的分隔線 --------------------------------------------------
連著吃了兩餐的油炸物,今天的晚餐,阿鳥決定來點清淡的東西。正所謂:「冷冷清清淡淡,今後都不管」,咱們雖然開始挑戰才五天,不能如此灑脫的兩手一攤;不過對於口味輕重、生理機能的調節,卻不能就此放任它成為體重的隱憂!有鑑於此,經過月鳥齋全體機組人員的一致同意,在此為大家介紹一項極其簡約、清淡,但味道卻好到出人意表的佛心料理 ─ 「黃瓜鮮炒杏鮑菇」。
首先咧,我們要準備兩支成長壯碩的杏鮑菇,然後把它切成略厚的片狀。接著裝一大碗水(以能夠蓋過菇片為準),以無敵好吃的阿鳥辣椒醬(辣椒醬:「人家明明有名有姓,我叫『金岡岡山純辣椒醬』啦!」)及醬油,各放入少許,予以事前的調味醃漬,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消除菇族朋友所特有草蔬腥味,同時還可以連消代打,省掉許多繁雜的後續調理喔!

【剛洗完辣椒醬油浴的杏鮑菇先生】
撈出泡了10~15分鐘澡,差不多已經入味了的杏鮑菇,在進行與大黃瓜的組合之前,必須要先將它經過熱炒的處理。重點在於黃瓜本身也帶有水分,所以很容易在兩者均生、相互拖累的情況下,影響杏鮑菇整段遇熱、出汁,而潤香、再去腥的組織改造過程,因此為了避免身為菜式主角的杏鮑菇出師未捷,將它與大黃瓜分別調理,才是比較正確的作法。

【Mr.大黃瓜,請先按兵不動】

【再說一次,這真的不是鮑魚】
Ok,哈啦至此,又是月鳥齋工商服務的時間了!今天阿鳥要為大家介紹什麼好吃的調理商品呢?嘿嘿,就是這罐來自名廠 ─ 「萬家香」的日式沙拉醬。看清楚囉!雖然號稱沙拉醬,但它可不是美乃滋、不是千島,更不是千島湖。它是某種基本上可以稱之為「萬用佐料」的東西,只要有它,煮菜便可以清淡中帶有下飯的食欲、輕食間富含多層次的口感。是的,各位,我知道你們心中的驚訝與疑惑。你們是不是想問 ─「怎麼會有這種不是膏狀形態的沙拉『醬』呢?」想當初,阿鳥我第一次在日本看到類似產品的時候,不也是這麼瞠目結舌嗎!然而,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國際之間文明交流的發展 ...... 什、什麼?有人吐槽,說一切只是因為鳥仔孤陋寡聞,其實與這玩意兒相同的東西,早就已經在日本跟台灣存在很久了?
......(沉默)......
......(尷尬)......
哈、哈哈!(揮汗)那不是很好嗎!?恭喜啊!大家竟然有這麼好的東西可以用呢...... ^_^|||
......(鴉雀無聲)......
......(怎麼辦,還是有點尷尬)......
所以囉,大家趕快把上述的材料準備好,起鍋熱油,以少許的鹽與扇片紅蘿蔔爆香,接著用中火把大黃瓜炒透,然後依序加水(約半量米杯)、倒入炒好的杏鮑菇、以好吃的萬家香沙拉醬拌炒調味(約四~四1/2老人茶杯),等著在水分收乾至原先2成時上桌開飯吧~~~(遠目)

【一如人不可貌相,看起來清爽的菜色,並不代表淡而無味喔!】

【如此大力推薦,萬家香呀萬家香,還不送一年份來!(嘻)】
阿鳥大爺低臉兒有瘦啦~~haha
回覆刪除那"杏鮑菇先生"長的真的挺像的鮑魚 賀甲賀甲~~
TO 花嬸:
回覆刪除我想,他們根本就是同一對父母生的~
只是失散多年,各自被海鮮和植物領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