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十三日,薯薯炸春捲與薯薯漢堡排




  正所謂「自首無罪」,回頭看看,阿鳥已經四天沒有自己下廚做菜了!儘管都是因為一些不可抗力的影響,不過對於我這種不太習慣一直吃外食的阿宅來說,老是吃那些重油重鹹,不知道有沒有好好洗米洗菜的東西,還真是令人感到莫名的不安穩。再加上這次的草食生活與自製料理,同時也是Blog挑戰的一環,因此雖然在「吃素30天」的前提之下,沒有硬性規定每天都得生出手工料理;但是如果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或是吃得沒有趣味、單調簡陋,其實也都會讓我覺得有點對不起跑來看文的大家...... 所以囉,為了感謝各位父老鄉親的愛戴,今天的阿鳥,又下廚啦!



  挑戰第十三天的阿鳥,一樣是睡到下午才醒來...... 看來,咱們已經差不多可以把「早餐」這回事給完全遺忘啦!畢竟傳說都快跑一半了,而鳥仔咧?卻還在每天都爬文爬到天荒地老..... 在這種 "V秀色兒扣",也就是惡性循環的情況之下,想要叫我在正常的時候吃到正常的早餐,看來真的是很難啊...... Orz

  有很多人不喜歡自己開伙,除了忙碌之外,最大的問題,有時候是因為材料買回家之後,卻不見得用得完。舉例來說,像草食生活挑戰至今,大家其實常會看到相同的食材重覆出現,這是因為在大賣場採買食材的方式,在「買多少」與「用多少」之間,往往不能一個蘿蔔一個坑、買得用得剛剛好。所以才會造成很多人,每次都無從抉擇到底要選價格還是份量,到底要去超市還是傳統市場,好在,對我這種怎麼樣都無法接受傳統市場,怎麼樣都只願意到食材處理好、空間乾淨明亮的地方買東西的人而言,與其叫我踩著溼答答的地板,在飄散著大街空氣與人潮悶熱的環境裡買菜,我還寧願,多想一些無厘頭的天兵手藝,來幫助自己消化掉過多的食材!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阿鳥家的冰箱裡,還寄住著許多先前料理過的東西。例如蕃茄、豆腐、葉菜、黃瓜等等,除此之外,更有之前被迫以「袋」為單位,在購入後就直接塞進冰箱,只有偶爾拿出來用用的蕃薯、馬齡薯、檸檬等同學。呵,既然如此,那咱們今天何不用這些好朋友,來嘗試作個捲捲料理的第三型態咧?事不宜遲,心動,那就馬上行動吧!

  捲捲料理第三型態 ─ 「春捲」的材料與作法,其實都相當簡單。我們只要準備好潤餅皮、蕃薯和馬齡薯,然後便是一些細部的前置手續,不太需要花用多少腦筋。



【馬齡薯後來多加了一顆,特此更正哩!(嘻)】


  首先,將洗淨的蕃茄及馬齡薯削皮、切成小丁,接著將這兩種薯丁分別蒸熟。蒸熟之後,在分別將它們搗碎、磨泥,如果說這段過程中有需要什麼東西的話,我想大概就是「力氣」了吧!畢竟對於一般家庭的廚房來說,其實不太容易出現像料理節目裡,那種專門用來研磨東西、內裡有刻紋的大碗,因此上述的處理程序,如果做的人是媽媽、小姐的話,可能就要辛苦一點囉!



【為了方變蒸透與搗泥,所以切成小丁的蕃薯】




【基於一樣的理由,所以變成這樣的馬齡薯】


  在調味方面,為了避免做出來的春捲食之無味,所以在搗泥的過程中,可以在地瓜當中分別攙入少許的鹽巴、醬油及萬家香無敵輕食醬,而馬齡薯泥,則主要以食鹽和黑胡椒為主。此間味料的用量沒有一定,依照口味喜好,其實也可以像阿鳥一樣,另外做了芥末口味的地瓜泥與豆腐乳口味的馬齡薯泥,重點在於分出類別,令各種口味單一且不混淆,至於要放多少,那就端看食用者的習慣啦!



【乍看之下還有點像冰淇淋咧!】




【這個則比較像煮到化掉的日式年糕】


  搗成泥狀以後,將潤餅皮蒸熟,並且對半切好備用。此間還需要大致切下餅皮的弧邊,使原本呈現半圓形的餅皮,變成比較好包成春捲的長方形,接著便可以放入適量的泥狀內餡,然後開心的進行捏製啦!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切下來的條狀、片狀餅皮,可以將之切絲,在春捲起鍋之後一併油炸,作為擺盤、零食之用。而且就結果來說,這些炸好的玩意兒,其實也在在都與晚餐的菜色息息相關,所以囉,各位鄉親們!可別把它丟掉啊!



【因為餅皮蒸過,容易黏合,所以兩側封口不必硬想打出水餃皺摺,只要用力壓捏就可以啦!】


  油炸的時候,建議除了起鍋、熱油以外,大致以中小火持續加熱即可。原因在於餅皮本身比較薄,所以如果油溫過高的話,很容易就會焦黑炭化;而且就內餡的角度來說,低溫油炸,也比較容易將其炸透,不至於只有外表看起來金黃香酥,但內部的口感,卻生冷到無法融合。

  起鍋之前,先將春捲撈起,用大火將油溫提高,進行「回炸」與「逼油」的手續。此舉不僅能夠提高春捲的酥脆程度,同時溫度與油脂之間的相對關係,還可以讓後續以廚房紙巾吸油的程序,變得更容易捕捉多餘的油份!只不過,今天阿鳥因為一時閃神,不小心在高溫的狀態下,延宕了將近十秒的起鍋時間,這才讓整體料理的色調看起來過於後深重,沒有那麼賞心悅目...... 唉,早知道就不要一邊炸東西邊洗碗了啦...... 囧rz



【雖然盤子洗乾淨了,不過春捲曬傷了....... Orz 】


---------------------------------------------- 這是一條進入晚餐時間的分隔線 --------------------------------------------------


  來個簡單的算數問題好了!請問,兩盤滿滿的薯丁所做成的泥餡,與七個不大不小的春捲之間,其份量能夠劃上等號嗎?...... 答案...... 當然是不行啊!(囧)也就是說,做完了午餐的料理之後,我們手邊其實還會剩下為數不少的兩種薯泥,那麼...... 基於阿嬤教給阿母,阿母再教給我的「不能浪費食物,不然會被雷公劈」的原則,今天的晚餐,想必也就只能用它們變出來啦!XD

  問題是,怎麼變啊?一邊是地瓜搗成的蕃薯泥,一邊是洋芋弄成的馬齡薯泥,該怎麼做呢?難不成攙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嗎?...... 這主意不錯!就這麼辦吧!

  首先,把剩下的兩種薯泥用手掌均勻揉合,然後把先前炸好,用來擺盤或當零嘴的餅皮絲切碎,一併揉進薯餅當中(這傢伙不僅可以增加餅體本身的爽脆口感,而且就連香味也會因而獲得提升喔!)。接著起鍋熱油,以中火、小火交替將薯餅煎至兩面焦黃、酥脆,什麼?你到現在還不知道我想做什麼嗎?嘿嘿,有吃過漢堡排嗎?咱們今天晚餐就吃這個吧!



【萬象無極,兩薯歸一!這就是傳說中的「薯薯餅」啦!】




【怎樣,有種看到本尊的錯覺吧!】


  搞定偽漢堡排之後,再來就是製作醬料了。準備好四季豆、檸檬、鳳梨、紅蘿蔔片與牛蒡片,雖然因為吃素的關係,不能忠實重現這道料理原先使用洋蔥、蒜頭、甚至牛肉等材料的醬汁;不過山不轉路轉,透過配料與調味的應用,要做出差不多的東西,其實並不困難!關鍵在於醬的調製,這裡可以用大約半個量米杯的水量,依序加進鹽巴(少許)、冰糖(數小粒)、蕃茄醬、醬油、醬油膏、烏醋、萬家香和風沙拉將等味料,此間後五者的比例,只要大致維持在3:1:2:2:1的感覺即可,最後再加進、混合少許(大約1/3塊)的原味豆腐乳,如此一來,一品香味與口感都層次豐富的美味醬汁,便算是整合完成了。

  接著只要起鍋熱油(或是不洗鍋,直接把適量的食用油加在剛才煎薯餅的鍋子裡。),並且在以食鹽(少許)、牛蒡片、紅蘿蔔片進行爆香以後,依序加進四季豆、鳳梨,將之分別炒至熟透,最後再轉成大火,待鍋溫提高之後,沿鍋邊倒入事先調好的醬汁,等到水份被大火持續催煮成原先的4~5成以後,快速擠入半顆檸檬份量的檸檬汁,將之拌炒入味,然後就可以將收乾至3~4成的醬汁淋在煎好備用的漢堡排上,端上餐桌開飯啦!



【這些傢伙的目標是成為好吃的素漢堡排】




【雖然用的東西有點跳tone,不過味道真的香得很均衡喔!】




【可惜我家沒有小鐵板,不然一定更漂亮!】


2 則留言:

  1. 別哭...很漂亮的啦~~「春捲曬傷了」這句有好笑到,一整個擊中我的笑點了(阿鈴謎之音:「不過你笑點很低的呢。」囧rz)

    回覆刪除
  2. 阿純~ 別理我表姐啦~
    她不懂我們的高級幽默!XP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