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魔王旋風
呼,終於結束了!從三個星期前,老母那句在我一進門的「哇!跟你講!出現了一個唱得超好的挑戰者呀!!」開始,經過中途瘋狂的陪她殺去板橋聽Live,為時將近一個月的魔王旋風,至此大概終告落幕了。之後還會不會再有跟蕭大魔王相關的火花迸發出來呢?老實說,不管有沒有唱片公司去簽他,其實我的態度一直都不太樂觀......
臺灣的唱片界不是沒有力量培養一個巨星,但令人惋惜的是,一來現在的所謂巨星,一方面往往都不太真的具有純粹滿足一個"歌"手的本質。這或許是因為商業方針的問題使然,但深一層看,我覺得歌迷的水準與喜好,其實到底也是這種本末倒置現象的一大元凶!另一方面,我也好像還沒有看到有哪一個有潛力的歌手,真的有因為受到唱片公司長遠與全方位經營,然後變成一顆恆久的明星,不至於在短時間便燃燒殆盡...... 所以囉,雖然我也很期待魔王出個人專輯,但憑良心講,這種希望也不希望他變成發片歌手的心情,還真的是挺複雜的......
來談一些時尚的問題好了。例如─ 老蕭跟老楊到底誰比較利害?昨天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很妙的剪接檔,有位好心的大善人,把〈背叛〉這首歌當襯底,直接將老楊、老蕭、曹格三個人弄成排排站,順道讓大家即時性的比較一下三者之間的優劣不同。我必須說,這個夢幻的檔案,讓我體會到到底凡人跟天才才的差異在哪裡。有些東西真的是與生俱來、想怨都沒得怨、想練都沒得練的!凡人當然可以透過苦練,然後設法成為佼佼者;不過要是天才再加上苦練呢?我們必須承認,這世界本來就沒有很公平......
會這樣講,主要是因為比對了楊、蕭之間的歌唱實力。身為一個偶爾也偷唱一些歌的同好者,我認為如果要判斷一個人歌唱的好不好,比較好的方法,應該是透過歌曲,嘗試解讀這個歌者到底擁有些什麼;而不是談一些抽象的標準,例如夠不夠心碎、有沒有感動、迷不迷人之類的空泛的話!這些東西是會隨著歌曲與評審的喜好而改變的。因此至多只能成為評分時的輔助,而不應該成為主體。就好像一台可以任意添載武器的裝甲車,要怎麼評論哪一台比較好呢?以車論車、以基本火力論基本火力,能夠再增加些什麼,其實是另一層思考。
如果用這樣的標準來比較,無關喜好,也無關阿母有沒有拿刀抵著我,蕭敬騰與楊宗緯,我認為前者的均分絕對來得更高!可能他的唱法很獨特,不見得什麼歌都適用;可能在技巧的運轉上、感情的詮釋上,楊宗緯也不見得輸他;但如果回到最原本的條件,回到最原本的那台裝甲車來說,這兩個人所擁有的基本火力到底誰比較雄厚,其實一目瞭然!
以〈背叛〉來說,同一首歌,到了第二次副歌要衝高,甚至進入 free style 的時候,楊仔所端出來的東西明顯弱了許多。不僅對於表演的張力與掌握程度不夠寬廣、圓轉,同時像「溺愛」、「淡淡」這些地方的表現,出現了沙啞、乾硬與吃力狀況的聲音,也相當紮實的,給人一種他似乎已經「見底了」的感覺。聽說這首歌當時他拿到了20分...... 憑良心講,我覺得太多了...... 不是說他唱得不好,只不過既然是比賽,那麼就應該要有一些客觀的準則。這種連吾等小市民都可以清楚判斷出來的miss(或是說力有未逮),不稍微酌情扣一點分,真的有點說不過去...... 小時候看五燈獎,第五個燈常常都是不亮到令人覺得它是不是壞了。為什麼呢?因為無論是何種記分形式,所謂的滿分,都應該有它無與倫比的意義。滿分代表完美,代表沒有失誤,是以如果合情合理來看,滿分與評審機制的運作,應該都要以扣分作為基礎的概念才是。星光大道這種累計式的評分方式其實本身就有點邏輯上的問題,不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比較起來,老蕭對於〈背叛〉的處理就全面多了。不只聲音的延展性、厚度、力量一一到位,更且不論高低起落,始終也都給出一種人>歌的完整感受,源源不絕的游刃有餘,簡直彷彿後頭還有兩卡車的火藥沒拿出來用!因此在我的評論之中,楊宗緯與蕭敬騰的歌戰,其實乃是一場高手與天才的對決。前者無疑是個唱得極好的凡人,但問題是碰上了經過淬鍊的絕佳天賦,是以決定勝負的關鍵,才會慢慢從裝甲車的本體,被迫移焦到後來那些可以拆解的條件。
昨天,在〈新不了情〉的狹路相逢之下,蕭魔王輸給了周口店楊。雖然阿母忿忿不平,雖然網路上兩派fans情緒性的褒貶各異,但平心而論,老蕭昨天輸得其實並不冤枉。前面提到可以拆解的東西,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觸媒,其實就是選歌。選對了歌、符合了自身的調性,那麼情感就可以順利塞進去,同時詮釋的處理上,也就更加能夠相輔相成。必須釐清的一點是,蕭仔昨天其實已經唱得很好了!餓死的駱駝比馬大,老蕭再怎麼輸,到底還是展現他這台裝甲車所原本該有的火力,差不多還是可以幹掉所謂星八客裡絕大多數的人。只不過這首歌卻意外的更是宗緯楊的強項,就好像張開了EVA裡絕對無敵的AT力場,哽咽與痛苦的曲風match,再加上後來那句「撥動我心跳~~ 愛~~~~~ 你怎麼能了~」的必殺一擊,面對多掛了一排飛彈的對手,魔王帶錯了武器、制肘了硬是撕開對手防禦的能量,自然,也就成為於焉敗陣的主因了。
與其抨擊到底是不是因為黑手介入,所以魔王才會挑〈新不了情〉這種不太適合自己的歌;比較有意義的討論,或許是多觀注一下終場前,楊、蕭兩人所合唱的〈Good-bye My Love〉。不止敬騰老弟的fans的可以從這首歌裡挖掘出他今天的敗因、他的特色、強處以及最合適的曲風,就連周口店老弟的支持者,也足以藉著這首歌,體會到兩人本質上的差異,以及楊仔自身所具有的優缺點。再說一次,我仍舊還是覺得,為了這種孰強孰弱的話題動肝火,實在是件再無厘頭也沒有的鮮事!以上的啦啦雜言只是一種純粹式的理性討論,我不否認自己比較喜歡蕭同學,但楊宗緯的精彩演出,還是會讓我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在阿母面前起身鼓掌、為老蕭的戰敗背書。還是那句老話:作為一個愛聽歌跟愛唱歌的人,我比較在意的,是這兩個人到底能夠把自己的特色詮釋到什麼地步?不過無論結果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受惠的絕對是我們的耳朵啊!
喔,對了!雖然有點多餘,但最後我還是想提一下。對於24比21的這個分數,我個人其實很不認同。還是跟先前同樣的邏輯,這種超越了滿分的評審方式,其實每一分都應該要非常的嚴謹,因為每一分的意義,在在都與以往大不相同。再加上一併考量內外條件以後,這兩個人的綜合實力,本來就大致只在伯仲之間,超過2分以上的落差,的確讓人不是很服氣...... 只能說昨天不只楊蕭對決,就連其他組的pk結果,其實也往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彷彿評分的標準已然脫離了比賽的章法,看來客觀的評比標準果真有其建立的必要,不然,只怕坊間的歌唱與比賽節目,也都將越來越走向綜藝化了吧......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