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不存在的存在,其實存在的不存在



  前天開車的時候,飛碟電台的DJ Johnny放了一首名為「黑貓探戈」的日本歌。演唱者是個小男孩,略顯生澀的童音,隨著歌曲輕快的節奏,在音階的高低起伏中顯得十分可愛。一曲聽罷,DJ似乎還沒有結束這個主題的意願。於是開車的我索性不換頻道,想聽聽還會出現什麼可愛男童的後續資料。



  在可愛與笑聲的讚嘆中,DJ談到了這首曲子如何在電台中獲得青睞。似乎公司上下都在第一次的播放之後起而尋找,就連同為飛碟DJ的知名藝人陶晶瑩,據說也與丈夫一同詢問這首「黑貓探戈」究竟從何而來…… 言談間,助理主持說到了自己上網搜尋這首歌的經驗。她說不知道為什麼,竟然讓她在網路上發現了演唱者為劉家昌的另一首「探戈小黑貓」,這段話聽在操作方向盤的我耳裡,不禁嘴邊浮現了一陣莫名的噗嗤。

  「拜託,劉家昌耶!他是梅花的作者吧?唱這種裝可愛的調性能聽嗎?」

  我默默的大笑著,心想要是劉家昌真的唱了這種歌,那他應該就不會有現在在音樂界的地位了吧!但沒想到下一秒鐘的飛碟聯播網,卻讓我差點沒有把車直接給開到環快的牆上……

  「我願意變做一隻可愛的小小黑貓,由早晨到了黃昏總在你身邊繞……」

  Fine,真的是劉家昌!雖然因為時代的不同,整首歌在編曲與和聲上多少出現了些臺灣的早期風格,但兩件事情千真萬確的擺在眼前,其一是這的確是同一首黑貓探戈;其二是劉家昌不僅真的唱過它,甚至從聽到的感覺來判斷,或許他還親自彈過這首歌!這不禁讓我頓時覺得無地自容。幾分鐘前的戲謔,來自我對於劉家昌音樂的既有印象,以及最初那個日本小男孩與這首歌近乎100%的契合。但事實是這首歌搞不好從我出生前就已經存在,看著後來自己上網查到的資料-「詞:慎芝/作曲:日本曲/演唱:劉家昌、謝雷」,我不禁想著,原來所謂的存在與不存在,講到底,也不過就是一件這麼虛幻的事情。

  儘管常會聽到許多精神長存、遺愛人間的說法,但揭開骰盅,事實的真相其實是人亡身死、形神俱滅。甚至根本無須觸及如此形上的層次,只要一個簡單的「不知道」,對很多事情來說,當下便就與不存在幾乎沒什麼不同。對呆在收音機前發愣的我來說,這首劉家昌所唱過的「小黑貓探戈」,兩分鐘前是的的確確不存在於這個世界的。也許過去曾有許多人跟著它翩翩起舞、也許當年就連我父母也曾為它而墊動腳步,但這個曾令許多人回憶深刻的存在,對我來說,卻完全沒有任何的意義。就因為「不知道」,所以某些名噪一時的曠世人事,彈指之間,可能就要被迫消失於這個世界。一如現在的我不知道劉家昌的「小黑貓探戈」,一如未來的孩子們可能不知道「聖鬥士」與「七龍珠」,可能不知道「三國志」與「紅樓夢」。但他們明明曾如此深刻的存在於我的生命啊!透過這些可能將隨時代而漸被塵封的作品,稍一假想,那目前所有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事物,或許就不免在這個瞬間,突然因其本身存在的虛幻而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了……

  如果宇宙間有什麼東西的破壞力最強,對此刻的我來說,答案一定非時間莫屬。因為無論你活著的時候是王是寇,只要本身的時間一停止,在歷史沒有為你留下記錄的情況下,對後代的人來說,你就等於不曾出現在這個世界過。雖然這是一個再平常也沒有的道理,但認真一想,卻又是那麼樣的令人難以接受。千百年來,人類一直不停在歌頌生命的偉大。但如果生命與存在的本質只是這樣一種拆解以後的虛無,那所謂生命的偉大與意義,又到底算是什麼呢?古人有所謂的三不朽,但在我看來,如果只是為了要立不朽而從事三不朽的經營,那這三種可以亙古長新的東西,其實也不過就只是可以拆解的外在,是一種與虛名無異的人為造作罷了。世間不是沒有不隨身死而幻滅的東西,但追根究柢,它的價值卻必須端看行為者內心的動機。假使今天某人挽救他人是以博取美名為前提,那即便他的名聲將因善行而遠揚,但對他自己來說,卻永遠都會因為對自我動機的心知肚明,而無法由衷相信所謂久留於人心的那個人格。而在這種連自己都不認為是自己的情況下,或許用不著等到身死,這個人已早就形同消失於人世了。

  這個問題再往下探究,牽涉到的,其實是如何去定義人與生命之存在的問題。反過來說也與如何定義他們不存在的問題有關,這樣看來,許多電影與漫畫中,從機器人或人造生命來思考這類問題的作法,或許並不僅僅只是娛樂的目的而已。那麼人到底為什麼是人呢?以我一慣叛逆的思維而言,我認為沒有為什麼,只是因為我們剛好是以人的樣貌在這個世界出現。不過這不表示我們能以巧合為藉口,進而試圖顛覆傳統社會所建立的一切價值觀,因為就像生為植物的樹木必須製造氧氣,身為人類的同時,我們同樣也有某種專屬於人類的責任必須肩負。至於那究竟是什麼,從人類是地球上唯一高智慧生物的這點來說,或許我們之所以出現的理由,就是為了要運用這份智慧,來讓世界上的生物都過得更好吧?不過這樣的說法很顯然無法成立,因為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似乎是為了毀滅地球而存在的……

  那人類與生命的存在又該定義為什麼呢?既然脆弱到可以因為不被知道而消失,那一個人的是否存在,會不會就完全得靠他人的認知來定義?會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或許從提出問題的開始,就已經落入這整套邏輯的迷思裡頭了。回到最初的原點,就算我們可以因為別人的不知道存在而等同消失,但真正核心的問題,卻是人類如何定義與確定自己的存在。不過弔詭的地方卻也同時在於這裡,因為當連自己都對這個問題產生疑慮,那麼儘管依舊處於活著的狀態,可是其精神與對應於這個世界的實質存在,便當下就出現了很大的動搖。由此可見,身為一個人,真正成就其存在的,其實是屬於精神面的東西。我們常以行屍走肉來形容一個只是看起來活著,但事實上卻像個空殼在虛渡生活的人,而這裡所謂成就人類與其生命存在的東西,其實也正巧便是這種空殼人類所缺乏的東西。於是人之所以存在,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擁有了存在與活著的意義。而這份意義其實並非外在環境的給予,而應當是產生於自我從付出而與外界共鳴的過程。不然便又會落回了靠他人的知曉來完成自己存在的窘境,就像經國先生所說的「看不見,可是依舊存在」,當我們找到了生活意義的來源,瞭解了自己之所以擁有生命的待達成目標以後,儘管仍舊可能不為人知,但我們回應於這個世界的存在,卻已經是個無可磨滅的事實。


2 則留言:

  1. 寫得很讚喔!足足仔細看了兩遍,寫得很有道理,推論過程也很周全,從日常生活聽廣播轉入這麼深層的問題挖掘,佳文一篇!果然是雙月鳥!(Y)

    回覆刪除
  2. 今天晚上康熙來了有威寶小貓耶
    超感人的
    如果不幸錯過的話
    就請上網去下載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