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BLOG傳說‧十二日目‧雪山啤酒】




  「雪山啤酒原名Busch beer......」雖然很想用這句話開頭,但令人錯愕的是,「busch」這個字字典裡竟然沒有!而且不管線上或是紙本,以我目前手上所有能查的單字資料來說,只有一個很抱歉的答案,那就是「查無此字」。(不會吧!?=..=)所以囉,看在它罐上的確有畫了座大雪山的份上,咱們也就姑且用「雪山啤酒」這望文生義的名字來稱呼它吧...... ~..~



  在啤酒資料方面,之前百威的「®」字符號今天又再度出現,所以如果按照罐身的註明,它真正的名字其實應該叫「雪山®啤酒」才對!那位好心解答的英雄怎麼至今還沒有出現咧?快來個人告訴我 ® 到底是啥麼意思吧!救命啊~~~ OTL


  與美樂一樣的原料使用,雪山的製酒素材,一樣是以玉米來取代米。我想這或許也印證了我昨天說的「美國風格」,看來國中地理課本教的果然不假,美國果真是個以玉米做為主要穀產的國家啊!至於「最佳飲用日期」這一項,與百威時出現的「120天」不同,雪山的數據,是更為微妙的「136天」。意思是說自己的適飲期比百威長半個月嗎?我不禁想起昨天美樂「酒精度4.6」的喜感,看來老外果然比我們東方人理性得多,就連這種象徵大過實質意義的數字也要這麼計較與爭勝......


 ◎ 香 ◎

  與其他啤酒很不一樣,雪山的香氣,竟然是以「開瓶」作為第一個出現的時機!與Sapporo那種一開瓶就染上空氣的酒味不同,雪山在開瓶瞬間發出的,是令開瓶者在呼吸間感到驚訝的一陣麥香。彷彿有人正用香水試紙在眼前掠動一般,一股無形間的啤酒香氣,令開瓶者由衷對手裡的啤酒充滿期待。不過可惜的是,這番誘人的氣味在實地飲用以後,將會以一種極快的速度趨於淡薄。也許是因為飲用者感官的適應、又或許是因為雪山的香味表現本就如此,總之其酒香的落差此時表露無遺,打個簡單的比喻,彷彿當下給人一種「見面不如聞名」的感覺。

  但奇怪的是,就在我們以為雪山不會再有香氣的時候,隨著酒中新苦的出現,它的酒香卻又令人驚訝地猛然迸發!同時挾著一種表現時的強勁力道,就像在上個瞬間才突然甦醒過來一般,這時一股實在的麥味清香流貫在鼻腔與嗅覺之間。雖說閒置的時間已令酒質越變苦口,但因為香氣的引人入勝,這時的雪山,始終還是令飲用者不禁想要再多喝幾口。


 ◎ 甘 & 苦 ◎

  雪山啤酒的回苦口感紮實、力度頗強,因此儘管沒有老台啤或Sapporo的酒味與酒腥,卻仍是一款苦味令人難以忽略的啤酒。所幸這份苦口仍有其「續航不足」的缺點,這才使得原本厚實的苦味能夠消解迅速、也因此令它失去了在口內恣意延展的時間。

  雪山的回甘可以就三方面說,分別是「吞嚥」、「虛擬」與「再臨」。以「吞嚥」來說,雪山一個奇特的甘甜方式,是會在飲用者「吞嚥」的瞬間呈現。與傳統台啤「連飲式清甜」不同的是,飲用雪山即使途中換氣,甘甜的感覺還是會在下喉與回苦出現前的瞬間確實發生。因此我們不妨將雪山看作是款有效區隔出「先甘後苦」的啤酒,無論回苦有多強,卻是絲毫不會影響它對甘甜的表現。

  「虛擬」一如飲評金牌王啤酒時提到的「虛擬的甘甜」,是一種因為「甘苦反差」而出現的感官錯覺。由於雪山一樣具有「苦感明顯」與「退苦迅速」的特性,因此在與回甘兩相搭配以後,我認為同樣也出現了這種感知上的錯誤。證據就是舌根在此種回甘反應時「又苦又甜」的感覺,很明顯這些甜味是來自某種「對苦味的麻痺或解脫」,所以才會在苦味中出現甜味,然後又隨即在甜味中交雜了酒苦。

  「再臨」其實與上文中「酒香」的表現過程大同小異,主要因為香氣往往會跟甘甜一起表現為「甘香」,所以從回韻的甘甜來說,雪山其實也有某種程度的「甦醒」特性。一樣是種賽亞人濱死復活後的飛躍性成長,這時搶在苦味之前發生的,乃是一股比前面兩種回甘更顯紮實的甘甜。


 ◎ 酒精存在感 ◎

  雪山的酒精存在感不甚強烈,但值得話外一提的,是它不重的酒精氣味裡似乎隱含了微略的酸意。這種輕輕的酸感會跟苦味一並往舌頭的兩側延伸,以酒精氣味普遍都只有「一兩絲」的多數啤酒來說,算是一個相當奇特的飲用體驗。


  總合來說,我覺得雪山是一款「甘苦都很特殊的啤酒」。一來它在甘甜部分有多達三種的不同表現層次;二來在酒苦方面,它也能在口味偏重的風格下,微妙的以退苦速率為掌握,將口感給留在某種「會苦、但甚至不令人覺得難喝」的檔次。其實摸著良心講,喝了這麼多天,市面上苦到難喝與苦到不順口的啤酒也確實不是沒有。所以光是靠「把苦感拿捏在安全範圍裡」的這手功夫,雪山啤酒其實就已經值得佳許了!不是有人說過嗎?天才拿滿分固然利害,但庸才不被當卻更了不起。而對雪山這款其實本來苦味就不輕的啤酒來說,能把缺點修飾到這種程度,實在也是已經無愧於美國父老了......


 p.s: 雪山的泡沫比我意料中要濃密且多,大致可以算在青島跟Sapporo那個檔次。不過跟這兩款啤酒的「泡泡沒什麼味道」相比,雪山的泡沫似乎有種淡淡的麥香與淡淡淡的苦味。這是好事嗎?有苦又帶香...... 我想或許一半一半吧.....


 p.s2: 雪山新苦的出現時間大約在5~6分鐘,因此前文所說的「再臨反應」等等,大約會出現在這段空檔之後。我個人認為雪山「滯空能力」的擋頭並不算太好,因此儘管開始變苦也同時表示甘香的再臨、令人會想再多喝幾口,但體驗的時間越久,其實還是會越令人漸漸卻步。畢竟甘香之後仍得接受如浪湧般的苦味,而且在一浪強過一浪的前提下,我想很難有人會願意繼續死撐吧...... =..=


1 則留言:

  1. TO 學妹:
    ---------------------------------
    喔喔喔... 是這樣啊...
    雖然看得頭很昏,但還是受教嚕...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