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BLOG傳說‧三日目‧金牌王台啤】




  繼昨天的金牌台啤之後,今天登場的是另一款「金牌」系列的家族成員。它有個很猛的名字,叫作「金牌王」台灣啤酒。昨天說過,「金牌」是冠軍的象徵,再加上參加國內外比賽的戰績顯赫,所以金牌台啤可說是超越了傳統檔次的一款啤酒。但現在竟然還有所謂的「金牌王」!?我突然想起了《七龍珠》裡「神」上有「界王」、「界王」上還有「界王神」的這種層遞關係...... 沒想到咱們公賣局在啤酒命名上,其創意倒是絲毫不輸給日本的暢銷漫畫家啊~~



  金牌王有個與前兩款不同的小特點,就是它在相關資料的欄位裡,多出了個叫作「英文品名」的東西。它的英文名字叫作「SuperBrew Taiwan Beer」,意思是「超級釀造台灣啤酒」。成份部分也作出了小小更改,雖然仍然是以大麥芽、蓬萊米與啤酒花為主要原料,但卻也都分別加上了「優質」、「特選」及「頂級芳香型」等等詞彙,尤其是啤酒花,這個所謂「頂級芳香型」的啤酒花也有個洋名字,就叫作「SAAZ HOP」。因為查不出saaz有什麼實質的字義,所以我認為這應該是某種啤酒花的類別或種植代號。總之從這等等的小地方不難看出,公賣局對這款啤酒推出方針,就是強力主打它的「特別」、「優質」以及具有「科學性」或「世界觀」。這裡不妨看看瓶身上所打出來的一欄自我介紹:

   本產品特選優質麥芽、蓬萊米及享譽國際之頂級芳香型啤酒花(SAAZ HOP)
   為原料,承襲世界評選會金牌釀造技術,汲取第一到麥醪提煉12度P精醇麥汁,
   精心釀造,口味芳香甘醇。富含維他命B群及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

  看來不止強調「科學性」與「世界觀」,同時甚至就連「健康性」也成為了這款啤酒的主要宣傳之一。姑且先不管「優質」、「特選」這些詞彙在實質意義上的空洞,這裡倒有一點值得我們稍加注意。那就是短文裡說的是這款啤酒「承襲」之前金牌啤酒的釀造技術等等等...... 但不管介紹裡形容與專有名詞使用得多麼精彩,弔詭的是在「承襲」的敘述之後,我們卻始終沒看到有任何實際的獲獎記錄!為此我不禁就小人心眼的猜想著,會不會就是因為這款啤酒其實並未獲得任何過去獎項的加持,所以廠商才乾脆反其道而行、想以商業手法將它塑造成一款比金牌更猛的啤酒呢?雖然以「作賊的喊抓賊」來比喻其實很不恰當,但如果這真是一種虛張聲勢的作法,那難道以前的公賣局、現在的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是把消費者都當棒鎚嗎?太瞎了吧!?不過狐疑歸狐疑,該喝的酒還是要喝,於是我索性開了拉環,開始了今天的啤酒記錄。


 ◎ 香 ◎

  金牌王的酒香雖然沒有脫離前兩天建立起來的「台啤系統」,但嚴格說起來,我認為它還是稍稍的小遜於金牌與傳統台啤。有點需要某種程度的刻意尋找才能對麥香有所感知,這是我在金牌王入口之後的第一個想法。就像是喝了冰塊化掉的大杯麥當勞可樂,以啤酒香味的口感來說,有種相對下較為輕薄的感覺。


 ◎ 甘 & 苦 ◎

  從回韻來看,金牌王的表現,似乎又回到了傳統台啤那偏向苦味的路線。但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它竟然同時又留下了昨天金牌那種「口感快速消退」的特性!在入口後的數秒之間,金牌王便會令舌根產生一種苦的感覺。其程度大約只到傳統台啤的六成,而且又因為消退的很快,所以反而會變成一種讓喝的人感到有些詫異的「單薄的苦味」。 至於甘甜的部分,我覺得與其說金牌王有所「甘甜」,其實倒不如說它有一種產生自苦味消長之間的虛擬甘甜。先前所說,入口後短時間內出現在舌上的苦味,因為消退的很快,所以在感官突然意識到「不苦了」的時候,有種大概可以稱為「物極必反」的甜味開始詭異的出現。有點類似味覺上所謂「苦盡甘來」的原理,其實舌頭只是回復到原先「不苦」或「不太能感覺到苦」的狀態,但因為反差效應,所以我們會有一種瞬間感覺到甘甜的錯覺。以身體經驗來說,好比夏天洗熱水澡,雖然走出浴室時室溫根本沒有變低,但我們卻會因為溫差,而對浴室外的空氣感到十分涼爽。這裡就是想談這種感官上的錯覺。此外,由於從回韻來看,金牌王到底還是一款偏向苦味的啤酒,所以我個人覺得若是搭配食物飲用,或許會因為其較為清淡的特性,而比相同路線的傳統台啤來得更適合也說不一定喔~~ 6..6


 ◎ 酒精存在感 ◎

  在酒精存在方面,金牌王因為本身苦又不太苦的特性,所以相對於昨天金牌啤酒味道上優異的「裝飾性融合」,金牌王在下喉以後回韻的表現上,反而是被更加凸顯出了一些酒精尚未完全揮發的氣息。不過,因為到底還是沿襲了傳統台啤一脈的釀造技術,所以這樣隱隱約約的酒精存在感,其實還算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金牌與傳統台啤的4.5度,金牌王的酒精濃度的部分,這裡悄悄的提高了0.5個百分比。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口感並未出現太過突兀的差異,同時在飲用後的感覺與呼吸及氣味的感受上,其實也與先前的酒種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於,如果單就喝完後的殘留口感來說,金牌王留在口腔中的是一種相當舒服的感覺,而並非像傳統台啤一般只留下剩餘的濃重的酒氣;或是像金牌那樣,喝完除了依稀飲酒的口感之外,其實好像什麼都沒有留下來似的~


  整體而言,我個人覺得金牌王是一款很「奇怪」的啤酒。它有老路線的苦味,但勉強稱得上清爽的口感,卻又保留了金牌系統在味覺回復上的特性。而它較為遜色的部分,我想也正巧就是因為它這樣「奇怪」的特色,所以才會在啤酒各種要素的均衡性上,給人有種似乎不上不下、或更甚至是反而自曝其短的感覺吧......


 p.s: 在泡沫的部分,金牌王的泡沫量明顯又比昨天的金牌高出且濃密了許多,大致可以看作是與傳統台啤同樣等級的泡沫表現,而這對於我在泡沫量與啤酒口感上假設的因果關係,似乎漸漸的提供了某些可以追索的依據。昨天說過,雖然曾經聽說泡沫越多越酒越新鮮的說法,但如果從「新鮮 = 順口 = 不苦」的角度來說,我卻對這樣正比的邏輯感到十分懷疑。我認為,也許泡沫越濃密反而表示了啤酒的口味越趨濃重,但目前只喝了三款啤酒、尚在觀察階段,或許還得待日後酒種試飲量的日漸增多,才能夠慢慢推導出真的有所根據的結論吧~ ~..~


 p.s2: 在變苦的時間數據方面,很巧合的如同口感一般,金牌王的變苦時間也正好介在傳統台啤與金牌之間。在原味之外再出現實質苦味的時間大致是3~4分鐘,但這卻不影響苦味在消解上的迅速,一樣還是因為苦味出現的較輕與消退得太快,而讓飲用者覺得只是一種「單薄的苦味」~~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