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森薰
原名: 乙嫁語り
原載: Enterbrain‧月刊《Fellows!》
代理: 臺灣角川出版社
年份: 2008年10月迄今
集數: 二冊
是的,我是「姊控」。裝正經裝了這麼久,也差不多是時候談談我的「正體」了!從懂得思考「男女關係」開始,我就一直覺得「妻子」這個角色,應該是一種多角色的複合體。如同大家知道的,男人在成年以前,與他關係最親密的女性,自然是「母親」;但隨著年齡漸長,男人會漸漸走出自己的世界、擁有自己的家庭,於是,雖然仍是生己、育己,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但對於「母親」的依賴和依戀,卻必然會慢慢平緩。我的假設是這樣的 ── 如果人類無論哪一種年歲,從出生到死亡,一直都會需要某種充滿「母性」的溫暖與慰藉;那麼對「男人」來說,「妻子」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是「人生的伴侶」、「孩子的母親」之外,某種程度上,其實應該也延續了「母親」的意義才是。
然而,「母親」卻同時又是個「管教」和「約束」的角色,並不適合置放在「夫妻」之間的親蜜距離當中;因此,稍微挪去「嚴厲性」和「輩份感」以後,「姊姊」的身份,無疑再是「妻子」角色的另一層次。而也因為對男性來說,「妻子」終歸會是自己將要「保護」、「關注」而「疼愛」的對象,所以除了「母親」、「姊姊」等「長輩」般的存在之外,「妹妹」、「女兒」等相反而被動的角色,其實也同樣呈現於「妻子」的立場當中。換言之,所謂「妻子」,或許乃是一種「五位一體」的存在,需要被疼愛,卻同時也能撫慰著丈夫的心靈;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如果站在極不客觀的立場發言,我認為,懂得欣賞「大姊姊」的男人,才是真正懂得「品味」的傢伙!XD
當然,《姊嫁物語》這部作品,絕對不是來自我這種主觀而又複雜的心態。故事以19世紀的中亞地區為背景,描述當地的游牧民族裡頭,一段相差8歲的夫妻生活。由於雙方家族的安排,20歲的愛米爾,嫁給了年僅12歲的哈剌魯。面對開朗、賢慧,針黹、狩獵無一不精的美麗新娘,年幼的哈剌魯,如何與這個枕邊的大姊姊互動,如何越發融入「丈夫」的角色,儼然成了可看性的代名詞。一開始,面對愛米爾無微不至的照顧,哈剌魯的許多小動作,說明了自己不想被當成小孩看待的心情。但這卻不代表他不願意接受愛米爾,隨著劇情的推展,讀者這才不禁莞爾的發現,原來更多時候,哈剌魯其實是害羞於她的體貼與熱情,所以才屢屢露出嘟囔的表情。例如每當愛米爾擁著他入睡,甚至更吟唱起搖籃曲的時候,作者刻意停留在哈剌魯臉上的格述,彷彿道出了小男孩的心聲 ── 雖然我年紀還小,但卻擁有一個好妻子。我想給她幸福,想保護她,我想趕快長大,不再只是她懷裡的小男孩......
第一集中段,哈剌魯病了。本來聰慧、能幹的愛米爾,頓時成了一個手足無措、慌亂無緒的女兒家。姑且不論在婚禮當天才第一次見面的兩人,彼此之間究竟有沒有「愛情」的存在;但顯而易見的是,徹夜不眠,邊哭邊守著病榻的愛米爾,惹人憐愛的焦急與淚水,說明了在她的心目中,哈剌魯的確是自己的「丈夫」。及至愛米爾娘家的兄長,因利益而想要帶回愛米爾,令其改嫁時,哈剌魯的說話,同樣也是那麼的真摯而懇切。看著自己的妻子,哈剌魯告訴她,自己從沒在意過8歲的差距,更沒想過迎娶其他的女人。換言之,對哈剌魯來說,眼前這位照顧著自己的「姊姊」,也確實是自己的「妻子」,是重視著自己,同時也被自己所重視的人,所以無論旁人如何蜚語,他也不曾改變過內心的想法。或許,對現代人的愛情觀而言,哈剌魯與愛米爾的關係,不過就只是「受迫」於文化、習俗,所以才「不得不」締結的「人造關係」,一點都不「自由」;但我卻真的很喜歡這種只屬於「認份」的甜蜜。就因為「認份」,所以守著對方,無怨無悔;就因為「認份」,所以省下了更多三心二意的時間,能夠細細去品味對方的美好。如果「愛情」是一種信仰,如果「真愛」是種凝煉而純粹的能量,那麼,總是不肯安於現狀,總是認為必須選找「適合自己」的對象的人,又怎麼有資格談論深刻而沒有雜質的「真」呢?
一言以蔽之,《姊嫁物語》的精彩,往往不在圖像、對話或故事本身,而在於閱讀過程中,內在所能感受到的點點滴滴。有趣的是,或許作者原本就想藉由這種方式來傳達些什麼,所以《姊嫁物語》的敘事之中,常有許多「無對白」的「純畫面」。熟識的漫畫家 ── 林晏傑老師曾在與我討論《四葉妹妹》的時候提到,如果有哪個漫畫家,能夠在不用對白的情況下,依舊流暢而清楚的說著故事,那麼這位漫畫家的分鏡功力,必然令人望塵莫及。現在想想,或許《姊嫁物語》的作者 ── 森薰,正是配得起如此盛讚的漫畫家吧!
《姊嫁物語》是森薰繼短篇故事 ── 《雪莉》與長篇連載 ── 《艾瑪》這兩部以歐洲女僕為主題的作品以後,又一次窮畢生精力的心血結晶。之所以如此形容,原因在於《姊嫁物語》從第一集開始,便每一格都是呈現給讀者的視覺饗宴。無論是木匠故事中的「窗花」,抑或是嫁妝故事中的「圖繡」,森薰這位「後記」風格簡直與雷句誠(《魔法少年賈修》作者)如出一轍的女性漫畫家,全都一筆一線,以一種「不該只被視為敘事線條」的工巧等級,交錯出一幅又一幅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
平心而論,《姊嫁物語》無論內容、情節與畫技,完成度都大大超越了《艾瑪》,將森薰的實力、進步與磨功,做出了一次最徹底的展現。儘管目前尚未聽聞《姊嫁物語》有轉製成動畫的計劃或消息,所以對於「究竟會有多少人發現這部曠世傑作」這個問題,至今尚無從知曉;但我個人認為,以「漫畫家」的水平而言,《姊嫁物語》的出現,無疑將會為森薰奠定無可動搖的基礎,終至取得崇高的地位與肯定,攫獲「大師」之名!
我是姑姑!啊~~哈哈哈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