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漫與文創的Y字路口:從文化創意到動漫文創(二)│文創意義、創意功能

【一心堂本舖‧「京劇フェイスパック」系列商品】
(圖片來源:一心堂本舖官方網站:KYOGEKI FACE PACK


● 本文為《一個敘事產業的形成 ── 在動漫與文創的Y字路口》系列書寫之其四
● 發表於【文化部.臺灣漫畫資訊服務網】2015年8月漫畫專欄



創意是種名為調接的能力

  如果文化具有版塊化且多層次重疊的特質,那麼所謂的「創新」不僅可以合理解讀為「開創不曾有過的新成果」,更可以透過接受群眾的角度,理解為一種刻意融合不同文化對象的結果。例如在流行文化的層次截面下試圖結合衣著文化與飲食文化、創造出同時是為衣物與食物的成果,這樣一來,不管從衣或食的視野來看,「這種東西從來不曾有過」的認知,便能成為通行於兩方版塊的共識。

  只不過,如果只是生硬而片段地進行這種操作,所完成的結果往往不會盡如人意。例如直接以凍凝狀的膠液製成「糖衣」,卻並未考量人體溫度可能造成的融解現象,抑或無暇顧及剪裁、保存、款式、舒適性等相關條件,種種過程中的不夠周延,都將直接影響接受者在驚嚇之後的觀感,足以決定「這種東西從來不曾有過」的認知,會不會隨即變成「難怪這種東西從來不曾有過」的感受。

  與其被抽象理解為某種吉光片羽的「靈感」,在文化創意的概念之下,「創意」的本質與存在價值,其實更接近一種搭橋的能力。更精確地說,這種能力涵蓋了以下兩種層次,不但有著實質調接文化脈絡及文化受眾的任務,更必須調節頻率、調整適性、調量比例、調配視角,起到接合認知、接駁感受、接通趣味、接軌價值的效果:

1.      發現或找出可能而需要搭橋地點的能力。
2.      以設計平衡地質以及使用者需求的能力。

例如大甲鎮瀾宮於2013年推出的「平安紗」T恤,便是一次極為有趣的連結:


 


【大甲鎮瀾宮平安紗媽祖主題T恤實物商品圖】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雲:〈鎮瀾宮香灰做成媽祖紗潮T 信眾有穿有保庇〉)


如果「文化創意」可以初步定義為一種「以某一特定文化系統為基底,針對其他文化系統進行複合化取用,藉以完成內涵的疊加、受眾認知的延展,進而成功開創新呈現模式、新價值意義」的整合作為,那麼以香灰混入紡織纖維的想法,不僅成功融合了過香爐、飲香灰、沾香火等「保平安」的宗教語言,創造出了足以媲美「平安符」的「平安服」;藉由實務技術的導入,無論紡織綜合研究所對於製作及工程的支援,抑或平面工作者提供的視覺設計感,也都使得一件看似簡單的蔽體商品,至少對接了三組文化系統之間的平衡:

 
【平安紗產品文化邏輯暨受眾對象概念示意圖】(圖片來源:本文整理)
【一般媽祖主題T恤表現形式示意圖】(圖片來源:實物翻拍)


在宗教文化的支點上,藉由衣物本身有所包覆、長時著身的特性,「平安紗」取現出了一種相對實質的全面庇護感。既具體強化了佩掛行為所缺乏的範圍暗示,更彌補了吞飲、服食行為所不足的長時效聯想。如此便能在接受者早已理解護身符、香灰水的邏輯基礎上牽動既有認知的混合,一旦得出「只要穿上它,就形同全天而整體獲得媽祖保佑」的結論,這層猶如「辟邪鎧甲」的意識發酵,便能使得T恤本身更接近於流行服飾的款色、版樣與吸濕排汗功能,被連帶轉化出「加值」的意義,形成備受鞏固的「划算」觀感。

如上圖所示,在「平安紗」之前,宗教文化與衣飾文化的結合,大多採取神祇圖像、廟名文飾的表現形式。儘管Q版化、卡通化的手法確實消弭了某些對於日常實用的衝突,但說到底,「會想把媽祖穿在身上的人」,卻終究不等量於「希望受到神明保佑的人」。透過「香灰造衣」的新穎性和服飾本身堪比流行成衣的商品感,一般宗教紀念衣物所洋溢的民俗色彩,無疑能被淡化得更貼近於都會生活。從這個角度來看,「平安紗」所體現的文創成果,其實不僅是一次媒材對於宗教邏輯的深入勾連,更在於三角結構的穩定循環,使得其他身在信仰圈外的接受者,依舊能以「服飾」視點看見「富新意」、「保平安」所帶來價值提升,甚至單純將它視為一種建構產品的模組,從「設計」視點解讀其圖像設計、概念設計與市場設計的揉合。


調接文化的痕跡與軌跡


另一個絕妙的例子是面膜。20151月,日本養生逸品公司「一心堂本舖」與知名漫畫《JOJO冒險野郎》合作,推出了「石假面」與「白金之星」的圖飾面膜(以下簡稱JOJO面膜):

 
【一心堂本舖‧「ジョジョの奇妙な冒険フェイスパック」系列商品】
(圖片來源:一心堂本舖官方網站:JOJO FACE PACK


角色站姿所累積的作品話題性,使得這組奇趣橫生的產品引起了廣大的迴響。於是接連推出的「進撃の巨人フェイスパック(進擊的巨人面膜)」系列與「マーベルフェイスパック(美國MARVEL漫畫人物面膜 )」系列同樣廣受關注,儼然開成了另一條跨業共榮的進路:

 
【一心堂本舖‧「進撃の巨人フェイスパック」、「マーベルフェイスパック」系列商品】
(圖片來源:一心堂本舖官方網站:KYOJIN FACE PACKMARVEL FACE PACK


 
動漫面膜文創結構概念示意圖(圖片來源:本文整理)
JOJO圖飾面膜與原作造型對照圖】(圖片來源:一心堂本舖官方網站:JOJO FACE PACK



如圖所示,以「JOJO面膜」為代表,原本基準於保養文化的面膜產品,因為導入了動漫人物及其圖像造型所符號化的角色與故事資訊,頓時產生了扮演化和娛樂化的意義質變,足以在接受者眼中成為面具一般的存在。這樣的基礎,使得瞭解情節的使用者自然會把「敷臉」解讀成「化身」的過程,從而擺出眾所周知的角色姿態、講出耳熟能詳的對白內容。在這個截面上,無論「石假面」所帶起的迪奧、喬斯達世代恩怨,抑或「白金之星」一度作為史上最強替身的「時間停止」能力、「歐啦歐啦歐啦」吶喊,已然都成為了樂趣誘因的來源,說明了遊戲圖中四環系統的疊合。

有趣的是,如果再把「敷臉不宜多語妄動」的概念放為對照,隨著網友成果紛紜的「角色扮演自拍照」,交錯在「面膜」與「面具」的認知之間,其實也不難發現主客易位的奇妙現象。

那麼,這種創意又如何處理動漫圈外的受眾呢?

事實上,在「JOJO面膜」之前,「一心堂本舖」曾經於2014年推出以動物為圖飾對象的「動物フェイスパック(動物面膜)」系列。儘管依然引起了當時接受者的關注,但無論後續發酵的連鎖、文創跨度的提生與內在構成的模式,卻又有著極為明顯的不同:


 
【一心堂本舖‧「動物フェイスパック」系列商品】(圖片來源:一心堂本舖官方網站:ANIMAL FACE PACK
動物面膜文創結構概念示意圖(圖片來源:本文整理)


由於以動物種類作為面具意識和遊戲娛樂的邏輯支點,相較於情節底蘊豐富、角色意味鮮明的動漫面膜,「動物フェイスパック」系列顯然只能給出略呈單薄的「扮演」理據。一如進入「扮演熊貓」的狀態之後,除了「哈哈,我變成熊貓了!」的初步趣味以外,幾番比劃、吼叫之後,使用者其實不太容易連帶取得「遊戲方式」的具體想像,也就更難衍生「經典橋段」、「經典動作」、「經典對白」所交架出的多重玩法。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四環結構中的一角,「動漫文化」其實分別代表了兩組分進合擊的系統意義,說明著業者摸索文化層次、織就創意深度的進程:

1.      取材圖飾的選項系統 = 群組式對象 x 角色式定位 x 情節化關聯。
2.      發想玩法的內容系統 = 符號型人物 x 單位化事件 x 故事型交錯。

換言之,相當程度上,「動漫面膜」對於「動物面膜」的跟進,可以視為研發者設法填補遊戲續航力的結果;而之所以定點結合集英社《JOJO冒險野郎》、講談社《進擊的巨人》等一線連載作品,甚至將觸角伸向擁有《復仇者聯盟》的MARVEL漫畫公司,自然更是著眼於「幾乎家喻戶曉」的知名程度,嘗試在特殊性、話題性、普及性與可玩性之間取得平衡。


文化調接的應用及反思

JOJO面膜」問世以後,筆者曾在坊間大學的講演分析中被聽者問起:

   老師,既然選項系統與內容系統合一是很適合面膜的文創發想方式,
   那為什麼系統很清楚、選項很豐富、故事也很多的京劇臉譜,
   卻從來沒有被我們的業者想到可以拿來做面膜呢?

面對這個自己從「動物面膜」問世之後便嘗試釐清的大哉問,過於短暫的Q&A時間,只能幽默地對話出幾個概略的叩問。但不難理解,下列的每一個問號,背後其實都包裹著深及族群底層的文化觀、商業觀、價值觀等意識討論:

1.      也許一直以來,國內的面膜業者都不太熟悉京戲的素材,也不太會對這類題材感興趣吧?
2.      也許一直以來,國內熟悉京戲系統的專家,其實不太使用素材視角,也不太勤於保養吧?
3.      直到今天,也許其實不是國內從來沒有類似發想,而是許多創意人不得不止步於某處吧?

無獨有偶,在動物系列、歌舞伎系列、妖怪系列、動漫系列累積了百萬張面膜的銷量以後,出品「DESIGN FACE BACK」的第三個半年,20157月,「一心堂本舖」的官方網站出現了「京劇フェイスパック(京劇面膜)」的新品訊息。作為標榜「日中文化交流」的北京京劇院合作產品,該系列援引了孫悟空、項羽、關雲長、楊貴妃等兩地共知的代表性角色,藉由特殊性、話題性的聚焦,微調地複製了兼顧普及性與可玩性的四角平衡:

 
【一心堂本舖‧「京劇フェイスパック」系列商品】
(圖片來源:一心堂本舖官方網站:KYOGEKI FACE PACK


但,這其實已經不是「京劇面膜」概念下的首例。2015年初,韓國知名妝養品公司「SKIN9 VILLAGE」,已然技術地掺加了設計性的幾何圖線,將小生、花旦、武生、武旦的臉譜素材製成了面膜:

 
SKIN9 VILLAGE‧「PEKING OPERA PACK」系列商品】
(圖片來源:SKIN9 VILLAGE官方網站:PEKING OPERA PACK


換言之,除了文化精華的擁有者自身少有動作之外,周遭與中華文史有所淵源的鄰邦,其實早已知覺歷歷。雖然一時之間難以瞭解韓、日兩地的面膜業者是否熟悉於京戲素材、興趣於京戲題材,亦還須考證兩國熟悉京戲系統的專家是否接納素材視角、勤於保養;但初步可以確定的是,或許無論韓國或日本,許多創意人的發想相對擁有更加寬廣的實現機會,也才使得創意能夠活絡為具體的成績,累積出足以歸納的範型,蘊藉成可被傳授的方法。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