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畫重點和斷章取義之間│這些陽痿與和嬰靈的教科書論述真的很扯嗎?


讀國中的時候,曾經因為只顧著用螢光筆標出「看起來就會考」的詞句和語彙,到了考試的當下,才發現自己雖然背得出來,但卻壓根搞不清楚一場戰爭的施受關係和一段事件的主客過程。也因為這樣,自然掌握不了背後的意義、影響等關聯,考回了一個不太漂亮的成績。



  之後我突然發現,比起一定會考成填充的那些,更要緊的是它們之所以逐漸形成的那段過程。如果不能掌握這些隱藏於背後的代表意義,就算填充題拿了2、30分,選擇題的時候一樣討不了便宜。

  所以我開始不斷追問「為什麼」。

  像個剛學會說話的幼兒一樣,面對每一個出現在課本上的作者及當事人,面對每一組關於他們的作品或事蹟,我嘗試把自己當成他們,用一種類似RPG的心境去揣摩他們為什麼做出與我同或不同的反應。如果真的碰到不得其解的思考障礙,就找老師問一些其實不太算是書面知識的問題。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為什麼某個人會選用這個字、那個詞去描述事物,也一點都不想囫圇吞棗,變得越來越想有憑據地理解某些人物在歷史上的進退理由,而不是只當作背誦一件曾經有過的消息。

  最後,我發現自己終於體會到「脈絡」是什麼。

  每件事都有因果,每個因果相互糾纏,每段糾纏又再生成因果與相互對應的事件。一如沒有任何事物會憑空存在,反過來說,許多東西之所以出現,之所以存在某處,無論是否能夠獲得你我的喜愛,背後也一定存在不容分割的目的與邏輯。例如一個被放在玄關轉角的木箱,也許因為構成了我們眼中「擋路」的事實而無法阻止人們排山倒海襲來的攻訐,但如果把視野看成整面牆,才發現木箱之所以被放在那裡,其實是為了防止外露的鋼條劃傷行人腳踝,或為了支撐已經看得出傾斜的牆體,諸如「看到黑影就開槍」的思維模式,不就不只「斷章取義」,甚至還「自我中心」得猶如「得了便宜又賣乖」了嗎?

  所以,如果想在保有基本格調的情況下接觸、論擊某些事物,也許重點根本不在「出現了什麼」或「我認為該不該出現這些」,而必須進一步面對「它們之所以出現的理由」與「它們所立足的邏輯脈絡」,否則便不足以形成對架,更不可能帶出有意義的指責,遑論深度思辨之云云。

  如果有人說「在A前提之下,容易因為B反應的產生而導致C結果」,那代表希望傳達且可被檢驗的邏輯接點在於「A前提可能並容易引發B反應」,以及「B反應可能且容易形成C結果」,無論怎麼看,其實都很難發現試圖強調「A會造成C」的色彩。換言之,與其含沙射影地指稱別人帶有含沙射影的意圖,或許不如先客觀地確認,A、B、C三者的關聯是否存在真實的理據。

  同理,如果有人描述一件「某群人因為執行了A行為而產生B感受,進而因為B感受而另作C行為」的既在事實,那麼重點也自然會落在A行為與B感受的因果論證,以及B感受作為C行為動機的心理分析,而不是「現在還有多少人會執行C行為?」或「C行為有多少科學根據啊?」等近乎嘲諷的一切。因為這組脈絡真正想傳達的是作為A、B、C連動核心的人性心理及擴散影響,與是否推崇(或默認)C行為並沒有太多關聯。

  一如「畫重點」不等於也不該等於「斷章取義」,「糾舉問題」、「見獵起心」、「杯弓蛇影」等三者之間,應該也有它們不能相互浸染的質地鴻溝。在訊息流通比什呼吸還快的時代裡,這不僅是製作資訊、給出資訊的人所不能不自我要求的品位,也是多數接受資訊、跟從資訊的人所不能不自警自惕的必要經緯。

  當然,更是具備權責與義務、傾聽輿論與喧囂的主管機關所不能不一起放上施政天秤的是非標準。

然後我可以貼出網址了。我想告訴大家究竟是什麼事情讓我在腦汁快乾掉的現在還這麼自以為勸世地發感慨文:
.
.
.
.
.
.
.
.
.
.
.
.
呃......,因為我並不想搭配可能害人在看文章前就變得先入為主的截圖畫面,所以還是不貼好了。

詳情可以問問無所不知的谷哥大神,關鍵詞是「教科書」、「陽痿」或「教科書」、「嬰靈」。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