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本文出自筆者博士論文:《圖像載體的敘事與接受 ── 論臺灣漫畫文學的形成及創作》,為免觸法,引用請詳明出處。
就類型而言,我國針對漫畫所進行的相關研究,大致可以從學位論文、期刊論文與一般著作等三類來加以瞭解。其中,也因為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的研究成果,時而增修或集成為一般圖書出版品,所以,一般著作的部份,則又可以根據研究內容形式、質量與主軸,進一步區分為賞析式、學術研究出版品、非學術性研究與實務技術指南等四類;以下,將經由表列式的時序統整,逐一進行歸納及說明。
(一) 國內各大專院校之碩、博士論文
根據筆者曾於2006年10月3日進行的整理,在我國國家圖書館「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所登錄的研究資料中,以漫畫為關鍵字,能查得106筆與漫畫相關的學位研究,其中9成為碩士論文 。對照來看,依照相同的檢索條件,時至2014年2月10日,則能獲得的記錄筆數,已提升為292篇。由此可見,我國針對漫畫領域所進行的研究,7年以來,實已發展出每年25篇以上學位論文的成長質量 。相較於筆者於2006年所完成的整理,我國針對漫畫所進行的學術研究,根據內容質性來看,其實仍未改變其聚集於教育、技術、商務、文本與作者研究、綜合研究等五大類型的狀況 。
首先,雖然在資訊普及與國際趨勢、產業風氣的交互影響之下,近年來,多媒體傳達、動畫設計、藝術科技等多樣系所的群起,已經使得針對漫畫及其圖像所進行的「技術」類研究,在表現出多元化、跨界化、應用化等現象的同時,令《影片轉漫畫:將動畫影片轉換為漫畫》(王星翰)、《具特定風格之人類臉部漫畫化系統》(程睿民)等單純討論技術開發的研究內容,表現出了「資訊工程」的純粹特性;但,大體來說,無論針對電子化議題的基礎開發,抑或針對數位技術、形式手法所探討的應用、創作與創新,這類研究之於「偏重在圖像的表現技法、與圖像相關之理論及概念的運用」的本質,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再者,即使就實際數字來看,從2006年至2013年的七年之間,以漫畫為對象,針對出版、商務等領域所進行的研究,開始轉向、集中於產業鍊、週邊商品、延伸效應(例如同人誌及其商業形態)等衍生系統的討論,形成了《ACG迷之行為特徵、資訊搜尋偏好對動漫產品購買意願之分析》(王鼎鈞)、《臺灣本土漫畫產業不振原因之探討--產業價值鏈分析與臺、港比較》(李唯碩)等,銜接於文化現象的議題軸線;但,綜觀近年漫畫出版及其商業形式的轉化,紙本媒體在數位化、行動化時代所面臨的挑戰,也確實藉著實體圖書及出租市場的萎縮、電子閱讀崛起、非法下載猖獗等多重衝擊,改變了相關研究所必須著眼的視角。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這類主題主要著眼在以漫畫為商品的商業論述」,便無法再單純地「就漫畫的客觀存在進行主題研究」,而必須兼顧更多週遭文化要素的討論,形成近似於綜合研究的質性。
其三,相應於出版、商務研究的內在重整,「通常以文化歷程、文化現象、漫畫作品的社會及時代意義為研究對象」的綜合研究,也同樣發生了內在要素的轉變。一方面,其建構自文化歷程及現象的軌跡,將如同《新世紀日本酷文化內涵及其軟實力應用》(張愛聆)、《臺灣御宅文化中的日本動漫畫音樂》(曾蓉珮)、《日本漫畫400年:大眾文化的興起與轉變》(陳仲偉)一般,逐漸形成另一種研究標的的採樣對象,被用來詮釋不同領域的相關議題;另一方面,相對提高的綜合性,也將使得該研究所能旁及與包納的範圍更為寬廣,在形成多元研究主題的同時,令漫畫作用於各類型學術的研究價值,存在得更加明確。換言之,相較於七年前,這類「雖有明確主題,但由於範圍涵蓋甚廣,因此以巨觀作為論述主軸」,其實已經不再屬於「針對漫畫所進行的特定型文化研究」,而逐漸形成了「以漫畫視野所進行的普遍型文化研究」。
雖然相對來說,上述這種重訂疆域般的改變,對於教育、文本與作者研究等另兩類研究的影響較小;然而,前述各個研究領域所發生的質性變化,卻也同樣造成了教育研究的多元化,以及文本與作者研究的功能化。在過去,這類「多以文本或作者為基礎,或深入綜觀作品的創作內涵,或旁及作者個人與相同漫畫類型」的研究方式,往往保有相對單純的探討視野,不會過度著墨於文化、翻譯、應用等延伸議題;但,一如歷來文本與作者研究的產出大宗 ──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於近年所呈現的成果趨向,《文化產業的型塑--劉興欽與內灣社區再造》(黃玉蓮)、《論安達充漫畫之藝術表現--以《鄰家女孩》為例》(柯惠玲)等多元討論的出現,其實也說明了,即便以文本研究或作者研究的角度為出發,我國對於漫畫議題的理解和認知,截至目前為止,已累積了相當程度的意識。
圖10 臺灣漫畫研究類項比例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如圖10所示,綜合統計表2所整理的系所屬性、研究取向及內容主題,可以發現,我國目前針對漫畫領域所進行的學術研究,主要分落於設計、教育、美術、傳播、語文等五大類。設計方面,例如林佑蓁的《葉宏甲漫畫「諸葛四郎」系列研究》(商業設計)、江炫毅的《現代水墨畫意象運用於數位漫畫繪圖創作研究》(創意產品設計)、黃佳莉的《少女漫畫技法應用於歲時年獸創作研究》(視覺傳達設計)、李勁餘的《動漫畫族群對四格漫畫配音平臺接受度之研究》)(多媒體設計)、陳昶辰的《探討當代動漫產業的「迷文化」-以虛擬偶像 「初音未來」為例》(文化創意設計)……等,這類研究,主要以漫畫為對象,試圖深入解析、梳理其創作體系所建構的造型手法、表現形式、敘事邏輯等可用元素,並進一步透過系統化、原理化的統整,追求其作用於跨界應用的功能。
教育方面,包括王蘊涵的《國中英語教科書中漫畫內容分析之研究》(教材設計)、陳重光的《科學漫畫融入教學對七年級學生消化系統單元學習成就和學習動機的影響》(教學實務)、賴怡年的《漫畫老人意象之內容分析-以《看護工向前衝》為例》(家庭人本)、陳佩芬的《運用行動載具融入合作學習策略於八年級美術課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某都會型國中為例》(教育科技)、林容潔的《星星知你心~連環漫畫對話教學對提升國小亞斯伯格學童同理心之研究》(特殊教育)、尤沛涵的《國小高年級兒童對漫畫內容中暴力情節的解讀》(學習歷程)……等研究在內,具有將漫畫視為輔助標的的多重性。一方面,在教學與教材設計的前提而言,著重於故事內容的探討,試圖箇中價值意識的產生及傳遞歷程;除此之外,相對於情節內容的給予功效,漫畫及其圖像形式所連動於學子閱聽行為的接收及辨識影響,也是加以關注的重點。
美術方面,以鄭慕尼的《後挪用、轉碼與再創作—從圖像小說家克里斯.衛爾作品的後現代風格特質探討與應用出發》(美學論述)、林玠均的《敘事的變化-動畫電影《AKIRA》的改編研究》(媒體藝術)、陳韋安的《美式漫畫風格應用於希臘神話十二主神插畫研究》(應用美術)、張凱捷的《新聞漫畫互動式繪本之創作研究》(創意藝術)、沈裕博的《從臺灣漫畫同人誌歷史沿革到《VIVA》》(當代美術)、張重金的《奇幻漫畫之人物造型藝術與創作表現》(視覺藝術)、蔡孟航的《臺灣藝術作品中的漫畫圖像表現》(藝術技巧)……等研究成果為例,著重於藝術理論、創作意識、技法審美等多重觀點的探討,試圖依循圖像美術、設計創作等研究進路,針對漫畫,進一步闡述其美學價值及延伸內涵。
傳播方面,如同白孟穎的《媒介生態學視野下的媒介造英雄-以「超人」漫畫與電影速度表現為例》(資訊傳播)、黃佳筠的《幻想的實現或破滅? 少女漫畫迷對漫畫改編偶像劇認同與區辨 歷程之研究》(廣播電視)、俞錚蓉的《青少年漫畫沈迷行為之研究》(出版事業)、張約翰的《日本男性科幻漫畫中的生化女戰士》(新聞傳播)、楊世鈺的《Cosplay角色扮演者(Coser)與閱聽人態度之相關性研究-以動漫畫為例》(文化傳播)、李翠丹的《電視劇生產的創意與權力:日本漫畫改編偶像劇的產製策略與編劇勞動》(大眾傳播)……等多重視角的成果趨向,這類研究,主要回歸於資訊媒介及表現形態的定位,以漫畫為對象,進行其內容及功能的探討。一方面,以內容為核心,梳理漫畫故事及其敘事結果所給予閱聽大眾的接受效應;另一方面,更針對漫畫敘事所構成的文化內容進行研究,並廣及其作用於產業體系、文化衍生等各個層面的後續影響。
語文方面,儘管就數字而言,已明顯佔有較高程度的比率,但,細究而論,箇中所完成的研究成果,卻大都來自外國語文以及兒童文學的系統。在外國語文的部分,例如柳姸君的《武內直子《美少女戰士》之物語論的研究》(日語類)、李中宜的《少女漫畫之諸現象-以矢澤愛『NANA』為中心》(日語類)、林昶宇的《針對擬聲語.擬態語及其中文翻譯所做的現況調查 ─以輕小說和漫畫為中心─》(日語類)、邱慧如的《探討線上英文版的日本漫畫運用在以英語為外語學習上的可能性:培養課堂外的自主學習》(英美語類)、黃獻慶的《連載漫畫翻譯策略之研究》(英美語類)、謝承叡的《啟蒙時代的脆弱遺產:諷刺漫畫作為新聞自由的一種表達方式》(法語類)、陳蘊柔的《圖像小說《餘生末日》中的跨媒體敘事手法及自傳性》(德語類)……等,無疑藉由外來文化的思維基礎,令歷來存在漫畫創作與文學類型之間的鴻溝,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消弭;但,與此同時,此間各類針對文化、翻譯、應用、經營等終極目的的研究訴求,則依然留有相當程度的採樣思維,將漫畫視為研究語文使用的中介物,而非語文表現及其創作形式的本身。
至於兒童文學,則如同劉怡君的《蔡志忠的「鬼狐仙怪」系列作品研究》、黃照隆的《破滅與重生─手塚治虫《火之鳥》研究》、林秀春的《《花田少年史》漫畫中的情感與成長》、許俐俐的《漫畫少年事件簿-以《家栽之人》為例》、許雅雯的《櫻桃小丸子電視卡通作品研究》……等研究成果一般,具有雙重於漫畫研究及文學研究的意義。一方面,以漫畫研究而言,我國「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近年所完成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無疑進一步推進了「文學」視野的拓展,將漫畫之於敘事及創作的文本的內涵,做出了更為本質也更為純粹的還原;然而,另一方面,從文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其著眼於作品與受眾之間的對架意識,卻也直接將漫畫及其作品價值的存在,視為某種非一般的族群性創作,令漫畫與文學之間的關聯,必須建構在「以兒童為受眾」的前提之下。
換言之,或許在「中國文學研究」的視野之下,許銘賢於2008年所完成的《蔡志忠《漫畫四書》研究》,似乎又為漫畫作為文學及創作文類的定位,梳理出了更為堅實的立基;然而,詳細來看,其中以漫畫作為表現中介,藉以進行表現形式而非創作類型的研究邏輯,卻依舊有其脈絡。由此可見,儘管就現況而言,以漫畫為主題所進行的敘事研究、文學研究、圖像研究、載體研究、媒介研究、創作研究,已逐漸分佈於各種研究領域;但,立論於文學基礎,以有別於視覺藝術、傳播媒介、文化現象、應用功能等角度所進行的創作研究、發展研究及理論研究,卻依舊付之闕如。
(二) 期刊論文
根據國家圖書館「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的資料,截至2014年2月10日為止,以「漫畫+文學」為關鍵字,所能獲得的檢索結果為1筆,即 林麗美於1991年9月所發表的〈亞力(Asterix):法國第一部漫畫文學〉。然而,就出處來看,該篇文章發表於《輔仁大學外國語文學院研究生畢業論文選刊》;換言之,其實與收錄於國家圖書館「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的《亞力(Asterix):法國第一部漫畫文學》,是相同的研究內容。
以「圖像+敘事」進行檢索,則可以得回8筆結果:
篇名 日期
1. 〈讀者詮釋無字繪本之美感傳播歷程初探:以安野光雅旅之繪本書系為例〉
賴玉釵,《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2013.秋
2. 〈當繪本敘事遇上傳播:評析《繪本研究新方向》〉
賴玉釵,《新聞學研究》。
2013.01
3. 〈兒童賞析顛覆式繪本之美感傳播模式初探〉
賴玉釵,《銘傳學刊》。
2012.10
4. 〈文學強檔,首次跨界畫劇--傳世〈洛神賦圖〉的圖像敘事與表現〉
廖堯震,《典藏古美術》。
2012.09
5. 〈圖像敘事的超美學及其藝術教育意義--從Chris Ware的作品談起〉
范銀霞、賴雯淑,《國際藝術教育學刊》。
2012.07
6. 〈宮崎駿動畫作品召喚幼兒交流之敘事策略初探:以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之【崖上的波妞】為例〉。
賴玉釵,《新聞學研究》。
2012.01
7. 〈從符號學談影像之表述語法:解讀LV動畫組合與聯想關係〉
賴玉釵,《傳播管理學刊》。
2011.06
8. 《預表論神學跨新舊兩約的互圖文敘事與教義論述--以大英博物館C.9 d.2《貧窮人聖經》(Biblia pauperum)首頁『聖告圖』為例 》
羊文漪,《藝術學報》。
2010.10
表3 期刊論文檢索結果理表
表格來源:本研究整理
其中,有涉及漫畫、動畫等領域的,僅有賴玉釵分別發表於2012年與2011年的〈宮崎駿動畫作品召喚幼兒交流之敘事策略初探:以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之【崖上的波妞】為例〉、〈從符號學談影像之表述語法:解讀LV動畫組合與聯想關係〉等兩篇;但,嚴格來說,不僅前者主要是以動漫創作的結果為中介,藉以探討特定向度的研究主題,就內容而言,亦較少涉及圖像敘事與文學敘事的質性、交錯等問題,而多為讀者反應理論的應用,藉以透過接受者與美感經驗的角度,解讀動畫內容所對應於目標讀者的表現結構。另一方面,在〈從符號學談影像之表述語法:解讀LV動畫組合與聯想關係〉篇中,則因為集中討論村上隆與知名品牌─ LV於2003年的合作案例,而表現出了更高程度的中介意識,並非著眼於創作思維,針對圖像敘事進行探討。
至於以「圖像+文學」、「漫畫+文學」等相關關鍵詞進行檢索,則僅能得回0筆結果;由此可見,一如前述中,我國漫畫研究所呈現的分散現況 ── 儘管,我國基於符號學、語言學、接受美學等多種角度的學術研究,並非沒有涉及圖像敘事的探討,亦時而出現取樣於動畫及漫畫作品的整理報告;但,就實質內容而言,各種既有或外來理論的導入,卻終究是以漫畫作為一種可取樣、可討論的存在案例、商業產物,而較少藉由理論視野的套用及處理,進行其存在本質的確認及闡述。
(三) 一般著作
雖然我國與漫畫相關的一般型出版著作,可以分為賞析型、研究出版型、非學術型研究與漫畫工具書等四大類;然而,其中針對漫畫敘事、圖像敘事等議題,以文學創作角度進行整理的,可說相當稀少。相當程度上,如果以漫畫文學的存在認知為軸線,那麼「賞析型」的著作,雖然並未體現出整理、研究、闡述的厚實底蘊;但,無論作者與讀者,面對漫畫及其創作內容時的思維,卻反倒相對貼切而忠肯。只不過,由於自從部落格(Blog)平臺興起以來,相關文字的產生、發表及閱讀,便逐漸自平面出版移往網際場域;再加上近年來,FaceBooK、Twitter等互動型社群平臺,以及巴哈姆特資訊站、宅宅新聞網、Aniarc-news等網際動漫新聞站臺的林立,更使得針對漫畫作品所進行的賞析及整理,不再如同早年一般,僅以少數知名寫作者為主要發聲群。
以網際網路的途徑為基礎,時至今日,無論投稿、發表或推薦轉發、引文分享,實已進入幾乎人人可表述、處處可引述的普及狀態。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以國内知名漫畫專欄寫作者 ── 蒂芬妮為例,不僅自2001年起,即轉而著重於個人網站 ── 漫畫奇緣 的經營,逐漸淡出於平面文字的圖書出版;及至2013年,與「臺灣漫畫資訊服務網 」合作漫畫專欄 ── 漫畫專欄為止,其《漫畫封神榜》 、《神啊請多給我一點漫畫》 、《漫畫異言堂》 等賞析、評述系列,亦已不再有續作問世。
研究型出版方面,李衣雲於2012年9月所完成的《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漫畫的文化研究》,試圖藉由符號及結構理論的研究進路,深入探討漫畫敘事的表現形態及特色。儘管,該研究之於漫畫語言體系、文法及框格比率、排序、應用等梳理,主要是為後續之於文化脈絡的論述橋接;但,其間針對圖文互現、流動連續性、走格配置法等表現主題所提出的觀點,不啻開出了另一番討論的空間。至於非學術型研究,鑑於曾完成《動漫2000》 、《動漫2001》 、《因動漫畫而偉大》 、《ACG啟萌書─萌系完全攻略》 等系列成果的國內代表性民間動漫研究團體 ── 傻呼嚕同盟,自2007年至今,仍未發表相關論述;或也可見,針對圖像敘事與漫畫文學議題所進行的學術外研究,截至目前為止,仍有相當寬廣的發揮空間。
相較於其他一般著作的迂迴發展,以敘事及創作研究的角度來說,著眼於實務運用、技法傳授的漫畫工具書,可說變相完成了底蘊的積累。以國內知名漫畫創作者 ── 曾建華、湯翔麟、木笛、鍾孟舜、曉君、林珉萱……為例,《漫畫分鏡構圖學》 、《Photoshop 熱血連環漫畫教室》 、《漫畫創作工房 - ComicStudio》 、《鍾孟舜的數位漫畫插畫公式祕訣》 、《曉君教你畫漫畫》 、《小威老師漫畫教室》 ……等教學及自學書籍的出現,儘管大多不為研究目的,而來自個人創作經驗及教學素材的轉化;但,正因為教學前提使然,令創作者必須藉由系統化、明暢化的方式,引導學習者理解每項繪製與配置步驟的因由,其中無論披露於說明的敘事邏輯,抑或剖析自標準流程的創作認知,便反倒有其更為實質的梳理,足以裨補學術及理論研究的不足。
由此可見,在漫畫文學的研究視野下,如同前述一般,發生在我國漫畫研究、圖像研究、敘事研究等相關領域裡的分散現象,其實同樣也出現在一般圖書著作所代表的撰述範疇之中。就質性來說,如果讀者與研究者在面對漫畫創作時,能夠相對接近「賞析類」所操持的定位認知,而其接受及闡釋的過程,亦能同時深及「工具類」所體現的形態及表現邏輯;那麼,無論試圖加以還原或確實掌握漫畫及其圖像敘事體系的底蘊及價值,其實並非遙不可及。只不過,發想於如此前提,並進一步加以形成創作與文學論述的書籍,目前仍未真實存在於我國圖書及出版環境。
圖11 漫畫教學暨工具類出版圖書系列書影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城
〈漫畫文學論.行者篇〉之其一:那些同伴所在的地方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