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文學論〉之其二:往內瞧,套裝字型的背後。

● 註:本文出自筆者博士論文:《圖像載體的敘事與接受 ── 論臺灣漫畫文學的形成及創作》,為免觸法,引用請詳明出處。


  不難發現,自從個人電腦出現以來,資訊數位化的歷程,不僅帶動了工具功能及其用法的革新,更逐步改變了使用者既有的習慣,令他們在適應新習性與新慣性的同時,無論對於資訊及載體,都衍生出了不同的理解,形成了有別於傳統的認知。以中文為例,雖然鍵盤打字的輸入形式,提升了使用者運用中國文字的速度及效率;但,就實際情況而言,正因為相對旁落了書寫行為的執行,所以,針對候選字表所發生的挑選行為,便直接淡化了筆劃與字形的觀念。這樣的改變,無疑衝擊了中文長久以來,累積自書寫和結字行為的表意過程,令它們轉變成某種刻意依靠視覺所進行的辨識行為,形成了大不相同的思維模式。


  儘管,根據身體器官和感知機能的運作原理,在接觸外界時,以雙眼獲取大量資訊的人類,原本就是一種高度依賴視覺感官的生物;但,鍵盤輸入所造就的文字使用方式,卻因為眾多文字的表列與候選,而使得使用者必須藉由逐一觀察、對照的方式,才能選出最接近於腦中印象的線形結構。

  一般來說,傳統的中文書寫行為,必須在意義需求的軸線之上,經由形義並重的思維進路,憑藉篩選(思辨)及結字(書寫)動作的執行,索引出正確的載體細節。換言之,這段因便利而打字,因打字而選字的過程,等於在不知不覺間,藉著大量而重覆的操作訓練,直覺而頻繁地,強化了使用者以視覺為導向的行為認知。不僅造成了書寫過程的削除與省略,更因為養成了優先且大多關注於文字外觀的習慣,而在形體記憶、印象對照、形狀辨識等三種狀況的循環之間,令使用者腦海中的字形越來越依稀,進而越來越混淆、越來越無感於本應精確的字義。

  除了字形意識與字義意識的認知模糊,資訊數位化所帶給使用者的認知影響,也表現在對於載體工具的使用意識上。一如前述所言,電腦系統及程式功能的支援,使得文字載體所可能實現的使用方式,開始變得可以隨意複製、轉存、修改、縮放、變形、上色及旋轉,因此,表現方式的自由化與多元化,不僅如同打字輸入法一般,強化了載體使用者在接受內容時,所依賴於視覺感官的需求;另一方面,形諸表達時,設備條件與工具功能的提升,其實也賦予了他們更高度的載體支配能力,令他們擁有足夠的基礎,將向來熟悉而習慣的視覺化思維,實際使用為表達內容所呈現的形態。

  以「字型」為例,成立於1987年的「華康科技」,是我國早期即針對電子編輯、排版、印刷等領域,致力於中文字型開發的代表廠商。根據其官方網站所提供之現有字型範例,該公司旗下所開發之中文字型類項,即便不細究版本和系列變化,截至目前為止,已包括以下8大類,共計數百種 :


表1 華康電腦字型大類整理表
表格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於我國文字發展以來,篆、隸、楷、草、行等五大字體的存在,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常識;因此,在進行文書處理時,一般使用者對於上表之中,因格式功能 而有所混淆的「字體」及「字型」概念,其實並不容易察覺。事實上,無論依據詞意或發展脈絡來理解,所謂「字體」,都應該是一種早已具有固定意涵,連結著我國文字體統的詞語。例如作為篆體、楷體、草體等個別體系的認知單位,抑或用來指稱因擅於墨筆書寫,而自成其脈絡、擁有獨到風格的書家字跡。相較之下,「字型」所代表的,則如同套式與模組的語意一般,只是一種可以施加於文字外觀的形式理解。不僅有別於「字形」,並非單純就「形狀」的角度著眼,更不同於「字體」一詞,並不具有來自文化脈絡的底蘊。

  另一方面,透過實際的使用方式,也能看出背後所隱藏的邏輯。作用於文書處理及格式編輯的功能,前述各種「字型」的用法,在於透過選擇,實現文字外貌的變化。換言之,使用者改變及挑選「字型」的動作,便等於是在選擇「屬意的文字樣貌」,藉以形成一致或多樣化的表現。一如通篇以「歐陽詢體」作為呈現,抑或混用「隸書體」、「楷書體」與「篆書體」,嚴格來說,如果只看五大字體和名家字體的選用,如此針對文字外觀所進行的處理,其實與擅書者擇定筆下字體的心理活動並沒有太大不同,不足以形成深究的因由。但,正因為除了五大字體與名家字體以外,手寫字型、美工設計字型、變化字型等其他各類字型的出現,相繼以「蚪風體」、「少女體」、「緞帶體」、「斧劈體」 所呈現的變化,體現出了截然不同的訴求與質性;所以,對於字型格式的設計,以及其回應於使用者的需求關係,便不能只作片面化的解讀。。


圖1 「華康蚪風體」與「華康少女體」字型表現示意圖
圖片來源:華康科技官方網站


  圖1為「華康蚪風體」與「華康少女體」的字型表現結果。可以發現,相較於篆、隸、楷、草、行等形成自我國文化歷程,各有其發展淵源的五大字體,無論以「字體」或「字型」為名,華康電腦字型所呈現的存在與目的,其實是種針對文字外觀以及變化,所加以追求、形塑而成的模組概念。固然,也能透過持平及廣義的角度,將它們視為誕生於當代的字體系統;但,顯而易見的是,這類產生自當代的字體,卻並不具有五大字體之於自時空及環境背景的底蘊,反倒更接近於視覺性的表現意識,帶有裝飾般的實用外色彩。

  除此之外,如同圖2所示,無論針對文字本體作出形狀處理,抑或直接把圖像概念放進文字當中,「華康緞帶體」、「華康斧劈體」、「華康愛情花體」、「華康金文斗雲體」等字型內容的格式功能,其實更體現出了此種追求變化與設計感的思維,表現出了對於裝飾性與視覺性的訴求:


圖2 「華康緞帶體」、「華康斧劈體」、「華康愛情花體」、「華康金文斗雲體」字型示意圖
圖片來源:華康科技官方網站


  綜觀華康、文鼎、金梅、全真等各家知名於中文字型的廠商說法,不難理解,無論研發者及使用者,對於「字型」商品的需求和期待,其實有著相同的著眼點。針對旗下產品的功能與特性,華康科技公司與金梅科技公司,分別作出了以下的詮釋:

   華康字型經典系列,無限延伸您的設計力。
   華康字型經典系列 極字體驗玩美無限。
   豐富多元的字型 滿足您文件編輯所有需求。
   最卡哇伊童趣手書風格字型。


  金梅公司提道:

   字體種類最多、字體創新有品味、造型獨特與眾不同、字體夠粗,可做標題、
   可做書信、可做習字帖、廣告用語最棒、字體內文必備、字體圓滑有力、
   設計者最愛、字體變化靈巧不俗、美感十足,人人讚賞。

而對於字型研發的業務及目標,文鼎科技公司則表示:

   文鼎科技推出的各種字型產品,廣受不同使用者的喜愛,無論是企業內部文書編輯、
   廣告設計、網站編輯、美工排版…等用途,都可以找到最適用的文鼎字型。

  換言之,當代載體使用者之所以利用格式功能,針對字型進行挑選及調整的動作,其實是因為基於排版、設計等考量,所以才將文字視為構成表現結果的組件,希望它所呈現的樣態及風貌,能夠更活潑、更豐富、更好看。於是,藉由各種合成處理的加諸,這些當代載體工具所演化而所特有的功能,不僅改變了使用者對於資訊的認知思維,相互影響之下,也推進了表達內容與表現形態的視覺化,使得文字所本有的存在與質性,從一種抽象的表意工具,變成了具形具象、有如圖像一般表現素材。


圖3 圖像化文字字型表現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事實是,程式工具與數位設備的推陳出新,令當代使用者所適應與需求的資訊形態,無論接受或表達,無論報章、刊物等平面媒體,抑或影視、網路等電子媒體,都陸續以插圖、照片、影片或形色多端的圖化文字,呈現出了共相般的質變。一方面,反覆藉由形體、顏色、尺寸等應用處理的加諸,訴求更為視覺的文字變化;與此同時,圖像、線條、符號、影像、色彩等多樣要素的導入,更接連承載著大量的資訊與意涵,流動而充斥於日常生活。由此可見,儘管截至目前為止,文字仍是重要的敘事媒介;但,就實際情況來說,人們對於圖像、影像等具體資訊形態的愛用,卻反映出了高程度的仰賴,而非只以文字為當然載體。

  自從電腦帶動視覺化操作的介面發展以來,無論程式工具的設計、軟體商品的開發,抑或移動科技、行動載具的崛起,都開闢出了數位內容 的廣大疆域。不僅形成了主流而強勢的通用平臺,更促使教育、出版、傳媒、廣告、設計、藝文、娛樂等各業各界,紛紛尋求渠道與架接。顯而易見的是,無論文書處理、報表製作、網際網頁、部落格、社群網站與即時通訊,一旦平臺機能與載具特性的擴增,使得資訊內容的存在和表現形式,都必須基於使用者的需求考量,隨之作出相應的改變;那麼,作為承載資訊及意涵的工具性存在,無論語言、文字、圖像等各種載體,也勢必將會因為使用者對於功能、用法及價值的嶄新認知,而面對重新定義的過程。


圖4 當代報紙及其資訊暨表現形態示意圖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一如文字出現後,逐漸因為多數群眾的使用,而被賦予了主流載體的地位;當具體而多媒體化的表現形式,逐漸成為當代使用者所青睞的資訊形態,「主流」意義的實質轉移,便說明了世人對於載體工具的存在、理解、選擇及使用方式,都發展出現了新的思考。隨著電腦及其介面的普及,操作機制與視覺感官的緊密相接,令當代使用者在icon、點擊 等普遍行為的慣性之下,試圖將所有可供載意及表意的內容,全都藉由視覺化的圖像形式,進行具體化的整理、具象式的呈現。這股潮流,不僅在科學領域中,具有「資訊數位化」的技術價值;從載體變遷的角度來看,其工具性與功能性的轉變,也體現出了「資訊具體化」的實質成果,將某種以圖像為立基,整合於文字、線條、符號、影像、色彩等各項要素的新資訊模式,塑造成了對應於當代載體趨勢的敘事形態。不僅變動了載體與載體之間的關係,將這些既成系統的載體工具,重新定義為齊頭等高、可搭可配的組合元件;更形同顛覆了它們所原有的定位及用法,透過圖像載體的具體化基礎,開展出了一條視覺化敘事的新脈絡。


圖5 圖像式icon暨操作介面示意圖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從文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如果載體工具的改變,使得當代無論資訊認知、表達思維、敘事形態都發生了轉變,甚至影響了文字所建構的基礎,形成更多方式及選擇,實現了可能性與可行性的提升;那麼,可以預見的是,不同於過去的敘事形態和表達思維,將會推動也落實於創作行為,進一步改變其形式及內容。有鑑於此,為求深入瞭解當代主流載體的進境,藉以掌握資訊形態、表達形態、敘事形態與創作形態的連動,本文將依循載體工具的研究視角,梳理資訊數位化與文字載體的交錯軌跡,並鎖定研究對象,針對崛起於當代的圖像載體,探究其工具質性、形成脈絡與表現邏輯。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