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文學論〉之其三:低頭看,突然降低的門檻。

● 註:本文出自筆者博士論文:《圖像載體的敘事與接受 ── 論臺灣漫畫文學的形成及創作》,為免觸法,引用請詳明出處。


  如果以載體工具的角度來思考,「文學」的形成與存在,其實也可以解釋成人類運用載體工具,將心中各種想法、情感及欲求,所加以表抒、創造的結果。一如前述所言,在文明之初,人類之所以在語言、文字、圖畫等三種載體工具之中,選擇用文字來處理承載、留存、傳遞、溝通等資訊需求,最主要的理由,不僅是因為相對於其他兩者,文字具有更為便利且容易使用的優勢條件,更是因為時空環境、設備條件等客觀因素限制,令人類無法自由運用圖畫及語言的形態,回應於各種生活中所實際存在的問題。所以,才造成了使用者對於載體工具的支配力落差,牽動了相對應的選擇結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文學之所以發生於文字,並進一步累積成龐大的敘事與創作體系,事實上,並不是因為某種無可取代的絕對性,而是因為在形成選擇的當下,它是人類所最為嫻熟、最能運用和掌控的表意工具。換言之,雖然「文學」一直都把文字載體視作互為表理的定義基準;但,如果放寬認知及視野,改以工具演變的觀點,把文字看作多種表意工具當中的一員,這樣一來,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隨著時空環境、技術條件與設備條件的改變,人類所依賴與嫻熟的表意工具,不必然會長久停留於相同對象。一旦時過境遷,出現了功能、質性皆取得了大眾認同的新興載體;那麼,基於使用者所再次執行的的選擇結果,無論新舊載體之間共有的本質,抑或使用新型載體所加以表述、創造的成果,自然,也就必須回歸客觀且持平的標準,與時俱進地,形成創作及文學版圖上的嶄新疆域 。

  圖像是人類最早用來敘事及呈現資訊的方式。雖然擁有直觀而具體的優勢,足以超越知識、語言、種族、文化等各種藩籬,但,比起累積一定程度的知識及學習,就能利用方塊字與串接特性,自行加以拼湊、應用的文字載體,圖像的使用,因為必須不斷產生足以承載內容的具體畫面,所以,時間成本與技術門檻的存在,無疑限制了使用者的載體掌握能力,令他們大多只能扮演單方面的接受者,而很少有超越讀者身份的機會,自由操作圖像,成為能以圖像進行敘事、從事創作的表達者。也正因為如此,對多數人而言,無論使用與經驗,所謂「圖像敘事」的真實意涵,其實更接近於「閱讀別人運用圖像所敘述的事情」,而並非「自己運用圖像去敘述事情」。

  及至當代,由於電腦及程式功能的協助,「以圖像進行敘事」這件事,隨著載體及工具條件的成長,已經成為人類能夠自由選擇、實際使用的表達方法之一。一方面,Photoshop 等圖像處理軟體的出現,不僅使得原就跨過技術門檻,有能力以圖像進行敘事的使用者,能夠更加快速地繪製載意物件,效率提升之下,更豐富的圖像媒介,也將推進圖像表意物件的廣泛流通,進而形成網際、人際、生活、公務等各樣領域的主流。不僅如此,以LINE 、FaceBook 、QQ 、微博 、微信(WeChat) 等社群平臺、即時通訊軟體為代表,表情、相片、插圖等同樣得力於數位科技的圖像表意工具,更也使得原本止步在技術門檻之外,無法自行繪製圖像、掌握圖像敘事手法的表達者們,得以藉由新式平台的勃興,大量獲取圖像式的溝通及表意素材。進而搖身一變,成為圖像閱讀及圖像表達的落實者,補起「圖像敘事」所失落的環節。

  眾所周知,科技的發展,令當代社會不僅越來越傾向視覺化思維,也越來越習慣以具體的方式處理資訊、進行表達。但,事實是,應用圖像特性所整合而成的新載體形態,終究還是一種承載內容的工具。一如自行車與摩托車之間,無論如何進化,始終都還是人類用來追求移動結果的交通工具,不管工具如何演變與進步,真正重要的,其實還是它所承載的內在價值,以及以工具為基礎,所被人類賦予的精神本質。功能及設備條件的提升,無疑使得圖像載體在擁有了視覺化、數位化、網路化等當代資訊發展的優勢基礎之後,能夠實現更多不同於文字的敘事方式;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正式透過文學及創作的研究角度,加以理解箇中的變向及改變,便顯得格外重要。不僅具有折衝世代鴻溝與價值落差的積極意義,更可能發揮解釋問題及現象的功能,協助進一步的應用與創用。

  從結果來說,電腦科技對於「圖像敘事」的實現及補完,已經使得載體之間的連通使用,成為一種可能的敘事形態。例如 ── 僅以一幅「翹起大姆指」的圖示,便能完成「肯定」及「讚許」意涵的給予及接收;抑或只用一個「額頭滑下冷汗」、「臉上三條黑色直線」或「頭頂飛過烏鴉及刪節號」的表情,就足以傳達「莫可奈何」、「欲訴無言」與「尷尬冷場」的景況。顯而易見的是,當代載體工具所倚重並活用的圖像特性,不僅將一種由文字、符號、線條、圖形所共構的新載體形態,提供給了廣大的使用群眾;除此之外,各種表現以圖文創作、圖像物件的網際內容、個人表達與溝通方式,也忠實反應出了它們深入日常及生活的程度,說明了當代使用者的表達與接受行為,都與這種視覺化、圖像化,卻又混合於線條、符號、象徵物等抽象媒介的資訊模式,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

 
圖6 新敘事及載體形態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對應於當代所崛起的圖像載體及圖像敘事系統,這類以視覺為前提,加以融用文字、符號等抽象表意元素的敘事手法,其實很早以前,就隨著「漫畫」的概念及名稱,與人類社會有著密切的關聯。由於必須令讀者理解狀態、情境、動作及角色言行,無論歐美或亞洲的漫畫敘事系統,隨著處理旁白、對白、動勢、時間等表現問題,發展至今,使用文字、圖化文字與軌跡線條的方法,已形成了獨特而明確的漫畫語言;不僅如此,也因為必須利用有限的版面及篇幅,以最直接、最有效的觀感進行表達,所以在漫畫中,無論單幅、四格、多格或連環的敘事形態,諸如形狀、紋路、色彩、光影等泛用於日常生活的符號物件,便同樣形成了表達者與接受者所共知共有的語言模式 ── 正是因為這樣的邏輯,所以驚嘆號、心型、裂紋、明暗、漸層等中介在圖像和文字之間的存在,才往往具備了不可或缺的輔助功能,在漫畫敘事中,扮演著凸顯內容、引導情節的重要配角。


圖7 漫畫敘事形態示意圖1
圖片來源:葉明軒:《大仙術士‧李白》
(臺北:臺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第1冊。


  由此可見,如果當代載體的特性及發展,正一再指向視覺化與具體化的前提,甚至更與圖像式的複合化敘事有所重疊,隨著工具質性的不同,推進著新表現形式與新創作形態的浮現;那麼,作為一種向來試圖讓讀者「看」見時間、氣味、速度、聲音等無形對象的敘事形態,無論載意邏輯、表現原理、敘事操作與接受模式,都表現出了高同質性的「漫畫」,其實極有可能,是協助我們解析當代載體趨勢,探索新文學類型的重要指標。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