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泡完熱水澡,睡前瀏覽一下自己與朋友的Blog。心血來潮,敲了童姥的名字上Google...... 天啊...... 我雖然早就已經知道童姥是所謂的「人氣部落客」;但眼前這畫面還真的嚇到我了!而且,連鋼鐵都一起出現在Google的自動關鍵字裡耶!傑克,這真是太神奇啦!XD
這樣想想,事情其實早就有了端倪。(哪來什麼端倪,明明就是自己後知後覺!)幾個月前的某天,下課以後,有個學生跑來找我。他說:「老師,你是不是雙月鳥?」基本上,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用這個名字了;再加上平常留給學生的e-mail上,署名也都是「月鳥丸」,所以這天外飛來的一問,讓我頓時有點摸不著頭腦。「你為什麼會這樣問咧?」我問著眼前笑嘻嘻的男學生。「哈,老師,一定是你!你上禮拜有去聽青小鳥的演講對不對!那個戴大佛頭套的人好像你喔!」答案揭曉,這傢伙原來是「熊貓與菊花」的讀者。既然如此,也沒什麼好再問的了,我索性說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並且簡短交代了一下認識童姥的經過。
不說還好,才剛說完「我認識青小鳥」,現場突然就陷入了一片混亂。除了眼前這位男同學笑得更燦爛以外,還有原本正在整理東西的同學,以及本來已經走出門口的同學,突然都「咚」一聲的跳近我眼前,興奮的問著:「真的嗎?真的嗎?老師,你真的認識青小鳥喔?不會吧!」;無獨有偶,這件事情之後,不到一週的時間,身邊陸續又有朋友、學弟妹在言談中,說到自己如何必看「熊貓與菊花」的文章。於是我又稍微說了自己「認識童姥」這件事,然後,又聽到了一些彷彿「不敢相信」的狀聲詞,以及「倒抽幾口冷氣」、「語尾拖長音」等各種聲響...... 憑良心講,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啊!對我來說,童姥是個有夠親切、非常容易相處的阿姐朋友。儘管跟她混(到有點)熟以後,才慢慢知道原來她在網路世界「喊水會結凍」,但我卻從來沒有想對她「另眼相待」。畢竟,某種動不動就「打量對方身家背景兼知名度和經濟、實力」的交友方式,實在是種太太複雜的邏輯了,一點都不適合我。
然而,學生與朋友們的反應,卻還是讓我思考了一些問題。我猛然發現(或是說再次體會),原來「人」真的就是一種會被「距離」與「想像」給迷惑的生物;會對於處在「自我世界」以外的「憧憬對象」,懷有無限的期待與崇拜。於是,我們在有機會「見到對方本人」的時候,總會陷入某種難以自拔的「無措」與「羞赧」之中,在這個瞬間,我們幾乎徹底忘記了,其實對方也跟自己一樣,是個「有血有肉」,需要「吃喝拉撒」的「一般人」。他不會因為「很有名」,就非常容易「因為一、兩個普通對話用字的差別而感覺到不悅」;也不會因為「很利害」,就害得與他相處的人「動輒得咎」。如果會,那我想他應該也沒什麼資格當別人的「偶像」了,不是嗎?
我非常清楚的感覺到,「認識童姥」這件事,在我學生與朋友的心中,起了許多「化學反應」,甚至讓他們覺得我是一個「不一樣的人」,或是「一定生活得很歡樂」。的確,每回跟童姥、TB、大仙、海哥等人碰面、聚餐,總會讓我開心到久久不能自己;但我同時卻也相當肯定,我所謂的這種「歡樂」,肯定不同於我學生或朋友心中的預設。說真的,我其實非常能體會他們這種感覺!想當初,第一次見到洪德麟老師、朱鴻崎老師等漫畫界前輩的我,就算用「雙腳發抖」、「張口結舌」來形容,也絕對不嫌誇張。因為對我這個讀著他們作品長大的「小讀者」來說,眼前的人物,等於是活生生「從書裡走出來,站在我眼前、跟我說話」,試問,怎麼可能處之泰然呢?也許過於拘謹,會顯得自己小家子氣;但之所以會在這個瞬間忘記對方也是「一般人」,其實是因為一股莫大的尊重、深刻的敬畏。所以,我到現在還在練習,該如何「輕輕鬆鬆的跟老師們聊天」;而再有學生來問我「認識童姥與否」的時候,我也常常會心一笑,感受到他們對童姥的喜愛及好奇。 XD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