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見山不只山。
• 從「眼睛」到「思考」:
• 眾所周知,人類是「視覺」的生物。雖然每個人都有「五感」,但就實際情況
• 來說,真正佔去泰半比例的感官途徑,終究還是「眼睛」。
• 人類對「視覺」的倚賴,說明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 ── 人腦雖然可以處
• 理許許多多抽象的、概念化的、精神性的資訊;但無論是「素材的來源」,抑
• 或是「進行思考的依據」,卻到底還是奠基於「具體的事務」,畢竟,每個人
• 都是先「看」見這個世界以後,然後再依據這份「存在認知」,去進行「理解」
• 與「思考」。換言之,所謂「抽象」的概念,例如「存在」、「燃燒」、「破
• 滅」、「傷心」……等等,其實大部分都是從已確立的「具體」概念中「分離」
• 出來,然後才一層層分析、討論、整理清楚的。
• 因此,將「圖像」與「文字」區分成「兩件事」的傳統思維,自然必須有所調
• 整。圖、文當然是兩種不同的「載體」,但它們之間的關係,卻應該是「同出
• 一脈」、「殊途同歸」的。舉例來說,當某甲看見一輛法拉利超跑,並且想向
• 某乙進行描述的時候,他可以選擇用「講」的,用「寫」的,或用「畫」的。
• 也就是說,無論是透過「抽象」的「語文」,或是「具體」的「圖像」;某甲
• 的最終目的,乃是令某乙腦海中的「理解結果」,能夠儘量趨近自己所看見的
• 那輛超級跑車。換言之,此時無論「文」或「圖」,其實都服務於最初那景
• 「物象」的重現,運行於人類「具體」思維的大前提之下。
• 即便某甲想要描述的標的,不是「汽車」這種具體存在的物象,而是「傷心」、
• 「難過」這等抽象的情緒;但由於情緒必然跟隨「事件」而產生,因此所謂
• 「事件的內容」,其實也仍是另外一連串立足於「具體」基礎的產物。例如
• 「因與男友分手而傷痛」、「因寵物意外身亡而悲傷」、「因考試落榜而沮
• 喪」……等等,此時某乙的「理解」或「感同身受」,自然也必須依循某甲對
• 「事件」的描述,然後按部就班的尋找各種可依據「畫面」,一一進行比況
• 和體會。由此可見,雖然人類是一種有能力進行「抽象思考」的動物;但事
• 實是,如果沒有「具體畫面」所奠下的基底,我們能否找到入手的「門徑」,
• 其實還很值得商榷。
拜託,別再轉了!已經整整五分鐘了,你還不肯變成綠色嗎!
我看不懂最後一句....
回覆刪除為什麼要變成綠色?變紫色不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