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定義論〉之其三:漫畫的認知模式
● 註:本篇截錄自筆者碩士學位論文─《臺灣漫畫審查現象及其對國內漫畫發展影響之研究》,為免觸法,欲轉引者請詳明出處。
有別於東西方各種類型的繪畫作品,漫畫最大的特色,在於接受者(以下簡稱讀者)並非只透過標題、註腳或提畫文字等方式來認識作品。而是經由每部作品間不同的角色圖像,在敘事過程中逐步完成對該作品和書中角色的認知。以目前廣受歡迎的《KERORO軍曹》 為例,對剛接觸的讀者來說,這個語焉不詳的書名(標題),不僅不足以傳達故事中蛙型外星人侵略地球的主題,同時也無法對敘事中的人物與個性有任何具體的交代。但經過眾多角色登場之後的活動,本來只是點狀存在的人物,這時不但在劇情與事件的線性發展之下,交互連成了面狀的故事概念供讀者產生認知,並且隨著與其他人物的互動,各角色亦也同步建構出了屬於自己的各別性格。
讀者、角色、敘事間不斷交互影響的結果,令漫畫作品得以完成獨立的世界觀、也令書中角色得以擁有鮮明的存在性格。因此對漫畫讀者來說,作品中的角色圖像,便因為它對原作相關資訊的內化,而超越了它們原本由線條所組成的圖像意義,成為一種依附於原作虛構世界的實質存在。這同時也令它們本身的圖像造型對讀者產生特定意義,一如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專屬的長相與背景,於是既成的漫畫角色就如同已經誕生的人,將不易在其他的作品中受到取代 。而這種角色連成敘事、故事深化角色,最後令圖像因內化而帶有個別意義的過程,便正是漫畫在認知歷程上與其他繪畫類型最大的不同。
相較於漫畫的認知原理,過去「達文西的〈蒙娜莉莎的微笑〉」、「米勒的〈晚鐘〉」般的認知概念,雖然同樣也帶有圖像的內蘊,但追根究柢,該圖像內化的資訊或故事情節,卻大多是依託於圖中人物的事跡,或依附於某種接受者對於該作品內容的情境理解。這與漫畫人物(圖像)因帶有資訊意義而得以獨立存在的過程全然不同。雖然接受者知道畫中的內容為何,也知道該作品的作者是誰,但卻因為作品背後並不具備足以賦予圖像生命的豐富敘事,因此這種類型的畫作,至多只能引領讀者從觀察繪畫作品的角度欣賞它,而無法如漫畫圖像一般,擁有產生自內容敘事的不可取代性、引導接受者進入作品獨立且完整的世界觀。
如此便能解釋前述中封面或扉頁的問題了。由於漫畫中的人物圖像乃依附著敘事而存在,因此舉例來說,即使是至今幾乎世界知名的哆啦A夢,但對於不曾接觸故事的人來說,機器貓的肖像,其實並無異於某個瞥見於街牆的塗鴉。換言之,在不具備故事概念的接受者眼中,獨立自內容的扉頁或封面,的確有可能不再是漫畫,而只能算是某種漫畫式的圖形。這同時也能解釋漫畫之所以不同於插圖的原因,箇中關鍵,自然在於接受者對圖像內敘事訊息的回應能力。當接受者能夠明確意識到圖像所內化的訊息,則對該接受者來說,該圖像身為漫畫的意義便於焉成立;反之,當接受者難以回應圖像背後所挾帶的敘事時,那麼該圖像充其量便只是一種漫畫式的圖形,而無異於與一般的插圖。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