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畫審查論‧源篇〉之其二:蔣總統事件。
● 註:本篇截錄自筆者碩士學位論文─《臺灣漫畫審查現象及其對國內漫畫發展影響之研究》,為免觸法,欲轉引者請詳明出處。
在目前「漫畫審查制度」的起因討論之中,可說以蔣中正總統出巡、怒斥漫畫為邪書的傳說最為煞有其事。可信與否暫且容後再議,但這個說法的流傳程度之廣,卻是不分書籍與期刊,在坊間許多與漫畫或漫畫審查制度有關的資料當中皆可散見:
有一說五十年初當時的蔣總統出巡,路過一個巷道時,
看見屋內小朋友列隊排排坐,一個個手上拿著一本書,
認真的看著,旁邊還放著一大疊仍待努力。
他老人家看了非常感動,心中想著中國有希望了,
未來主人翁如此用功實在太好了。
他興奮之餘上前準備好好嘉獎。但是當他走近一看,
發現小朋友看的卻是怪力亂神的「邪書」,
據說,他老人家非常氣憤。在昏暗的租書店中,
小孩子看的盡是一些不三不四的漫畫,這還得了!
因此,他下令對這種充滿荒誕不經的武俠漫畫必須加強管制。
「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的審查制度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這個辦法一共有十七個條文。
觀乎這段情節,顯而易見的,是其性質多半屬於某種口傳式的街談巷議。通常這種坊間傳說的可信度其實並不太高,但歷來之所以不乏有人採信,追根究柢,原因乃在於當年的時代氛圍,以及蔣中正總統在時代氛圍中所代表的角色意義。如果循當年處於戒嚴時期、無論組黨與辦報皆一律受公權力管轄甚至禁制的思考來看,漫畫刊物因為牴觸了領導者的認知,因而被掌國家全權的總統在怒斥之後交辦查禁,邏輯上說,似乎並沒有什麼於理不合的地方。但事實是只要稍加斟酌於歷史真實的對照,便能發現當中其實有所自相衝突的矛盾。
民國68年,林文義在《書評書目》當中,發表了一篇名為〈誰傳中國漫畫的下一把薪火? - 介紹十一位辛苦而卓越的中國漫畫家〉的漫畫家專訪。而根據文中的訪談與整理,傳說中將漫畫作品視為邪書的蔣中正總統,其實曾經在民國62年、整套「漫畫審查制度」的體系早已運行完備以後,於陽明山中山樓邀宴,召見以《三藏取經》、《花小妹》、《孟麗君》、《呂四娘》等作品名盛一時的漫畫家 - 陳定國 ,以及《阿三哥與大嬸婆》、《小聰明》、《機器人》漫畫故事的創作者 - 劉興欽 ,表揚他們啟發兒童智能的卓越成就。此事後來成為陳定國一生最以為光榮的遭遇,而假使蔣總統真的如同傳聞一般,將坊間流行的漫畫刊物一概視為不三不四的怪力亂神、力求查察嚴禁,那麼這個召見與宴請漫畫家的舉動,相形之下便就顯得極其詭異了。由此可見,儘管坊間傳說無疑有其引人入信的理由,但就事實來看,當年蔣總統卻非但沒有如傳聞般摒棄漫畫與漫畫家的存在,反而還視其貢獻,給予創作家受邀入宴的殊榮。於是所謂〈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的之所以出現、漫畫刊物的之所以必須接受輔導,其實乃是另有其因,而至於出巡、邪書、氣憤與怒斥查禁之云云,對照至此,自然也就可信度有限了。
換個角度看,之所以會採信蔣總統事件的傳聞,相當程度,同時代表的是這些讀者與研究者對於「漫畫審查制度」的性質認知。有鑑於最初〈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的條文雖然名曰輔導,但自此以降,審查單位諸多作法與規範,其內容卻無疑是種不說破的約束及管制,於是有人會將「漫畫審查制度」的起因追究於宣布執行〈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以致中華民國人民行為自由大幅減縮的政府當局,箇中邏輯大致不難理解。然而回歸史實,民國54年,以《小俠龍捲風》為代表作的知名漫畫家 - 陳海虹,在這個〈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早已於三年前公告實施的情況之下,獲得了行政院院長獎的官方肯定;同年國軍新文藝金像獎亦開始設有漫畫與連環漫畫的獎勵類別 ,此後長達30餘年的持續頒獎,不啻是為「漫畫審查制度」原本被認為打壓創作、扼殺發展的定位氛圍,留下了一隅可供反向思考的門徑。從陳定國、劉興欽的接受表揚、陳海虹的受獎、漫畫金像獎的設立等諸多事件來看,儘管「漫畫審查制度」內容的缺失與疏漏的確所在多有,但不可否認的是,政府當年對於漫畫作品的處置與對待,其實也並非僅有不分青紅皂白的一昧鉗制與禁絕。這或許是因為民國54年其實正好處在〈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從頒行到落實四年空窗之間,但無論這樣的前提是否真有影響,相同政策為何一年之隔態度丕變?政府單位為何落實以後急轉直下?當中的轉變癥結,似乎也就更加值得深究與觀注了。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