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敘事論〉之其二:關於定義 ── 符號化與圖像化的再辨證

● 註:本文出自筆者博士論文:《圖像載體的敘事與接受 ── 論臺灣漫畫文學的形成及創作》,為免觸法,引用請詳明出處。


.符號化

  視覺化的操作基礎,令icon式的資訊邏輯,也隨著程式軟體的介面設計、延伸應用,不再僅限於協助電腦作業系統的功用,而逐漸自外於文字,成為一種溝通符號,作用於表達和接受的進行。
  回歸原點。雖然「符號」的概念,可以採取廣義的認知,一路從符、碼、圖、文,擴展到對於語言、色彩、行為、物象、事件、文化的分析及詮釋 ;但就事實而言,無論載體外觀的簡略或複雜,無論意義邏輯的直接或蜿蜒,其結果,都將形成特定事物與特定意義的連結。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進行符號研究時,才往往必須考量創作者所意欲的表達、詮釋者所認知的理解,以及兩者所置身的文化、時代、環境等種種變因,涉及整體結構的討論。否則,便無法確實瞭解,究竟該如何針對所謂特定事物所承載的特定意義,進行提取般的發掘般及後設般的解讀。

  舉例來說,「+」、「-」、「×」、「÷」是一組全球通用的數學符號。雖然其本質與構成邏輯,在於透過簡單的線條結構,承載所被賦予的運算意義;但事實是,如果不先跨進數學領域的視野,使用者其實很難掌握箇中意涵,遑論用於算式。換言之,「符號」的成立與影響範疇,必然與使用族群的存在程度成正比。使用族群越廣,代表有越為多數的人,能以該組符號進行溝通;能以該組符號進行溝通的人越多,則又會強化它作為溝通媒介的理據,使其傳播越廣、影響越強。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把全球所有Windows、Offices等視覺化操作介面的使用者,視為一個廣大的獨立族群;那麼,不僅前文所提及「具體化/視覺化」、「單位化/象徵化」、「間隔化/延遲化」等認知模式,會成為支持著箇中表意行為和接受行為的基礎;以icon圖示為代表,其所衍生而約定俗成的各種媒介與意涵,也將因為群眾基礎的存在與厚植,而匯聚成某種規制化的符號。



圖26 Office一般工具列取樣圖 ─ 2003版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


  以Office系列程式為代表,自問世以來,一路沿用迄今的「一般工具列」,便可視為這段歷程及成果的絕佳表徵。圖26為Office「一般工具列」的取樣截圖,自左方起算,其icon圖示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可羅整為以下表列:


表3 Office一般工具列圖示及其功能意義一覽表
表格來源:本研究整理
  

  就性質而言,上表所整理的15個功能icon中,其icon與功能意義之間的關聯方式,可概分為以下兩類:

  1. 原初意義使用類:使用圖形物件原本意涵,直接銜接功能意義者。
  2. 後設意義使用類:賦予圖形物件特定意涵,藉以銜接功能意義者。

  以5號icon   為例,作為一種輸出裝置,印表機之所以獲得使用者購置,最主要的原因,便在於列印功能的提供;因此,以「列印裝置」的圖示指向「列印功能」的使用,顯而易見,是一種直接性的意義連結,屬於「原意使用」的概念。基本上,在表1中,邏輯與   相近的icon,除了以開啟資料夾來象徵「取用」的2號icon   、以磁碟片象徵「儲存」意涵的3號icon   、用剪刀代表「剪下」概念的10號icon   之外,以放大鏡和精裝書籍來表現「參考資料」的9號icon   ,雖然在「查找」與「參考」的意義之間,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曲折;但,就常識而言,「針對資料進行查找」與「完成特定資料的參閱」之間,依舊有其可循的理路。

  但,另一方面,雖然同為「列印」類的功能icon,相較之下,6號icon   所承載的「預覽」理解,便來得跳躍許多。首先,儘管紙張般的圖形元件,不至於無法傳達「文件」的意涵;但事實是,作為普遍可見的日常工具,「放大鏡」的特性與用途,並無法自外於「顯微」、「檢視」、「聚焦」等概念。換言之,在既有的常識理解中,6號圖示   所構成的意義,應該處在「深入內容」或「詳加檢核」的軸線上,而不是著重於強調排版全貌,形成「預先觀看列印版型」的意涵。況且,在螢幕尺寸及顯像技術的現有限制之下,使用者一旦執行「預覽列印」的功能,眼前所得到的成像內容,反而會比編輯作業中所看見的更為縮小;這樣的結果,無疑與圖形元件 ── 放大鏡的原意背道而馳。

  另一方面,以13號icon   為例,作為程式設計者用以表達「複製格式」的圖形元件,油漆刷的特性、概念與意義,頓時顯得撲朔迷離。細究而論,可以發現,箇中所隱藏的邏輯,在於油漆刷一但沾附漆料、完成粉刷行為,被粉刷物原本所具有的形、色等狀態,便必將隨之改變;因此,字體大小、顏色、字型、間距、形態等格式參數,在此便被譬況為被粉刷的對象,並以「油漆刷」為icon,藉以表現設定值的更改。只不過,這樣一來,所以「複製格式」的「複製」概念,便顯得更加模糊了…… 。

  由此可見,除了「原意使用」之外,視覺化介面的icon使用中,其實存在一種重新定義圖形元件的表意方式,等待使用者自行跟隨,被教育以特定意義的接受、理解和沿用。這種有別於「原意使用」的構成邏輯,便可以歸納為「後設使用」的類型。

  此外,以14號icon   及15號icon   為例,可以發現,藉由重新定義圖形元件,進而將使用者導入被教育狀態的「後設使用」邏輯中,也包括了不借助圖形要素,單純以線形為媒介的icon類型。在14號icon   的例子中,嚴格來說,如果想要表示操作步驟的「復原」,其實,單純的左向箭頭(例如:←)便足以呈現。然而,由於就程式現實而言,其所支援的「復原」功能,最多可涵蓋至兩百筆以上的步驟記錄;因此,便在重新設計和定義的過程中,改用帶有包羅意味的環狀線型,擴大了水平箭號的意義基礎。像這樣的銜接方式,除了「一般工具列」以外,在「格式工具列」等工能icon表中,其實更為常見。例如表現對齊方式的系列icon ──    、   、   等等,便說明了視覺化操作的介面概念,如何利用「後設使用」的構成邏輯,衍伸出各種新式的表意媒介。

  由此可見,從符號的角度來理解,視覺化操作的風行和普及,形同以全球性的工具變遷為基礎,聚集了大量的使用者。因為深諳功能與使用方法,所以這群相同工具的使用者,在工具設計及特性的引導之下,趨近了相同的共識、相近的思維;不僅銜接出了相通的意義邏輯、相似的表達型態,也在結成新族群的同時,確立了新的溝通模式。


.圖像化

  以icon的運用邏輯為起點,90年代,即時通訊軟體的接連問市,為所有因視覺化操作的牽引,而聚集成新興族群的使用者們,搭上了一座沿用與應用的橋樑。此後,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數以億計的使用群眾,不僅扮演著無數icon圖示的接受者與理解者,更獲得了足夠的功能與支援,能夠透過符號和圖像元件的存在,將已然習慣的資訊模式,使用成文字以外的溝通媒介。

 
圖27 ICQ:LOGO暨操作介面示意圖(初版)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作為史上第一款即時通訊軟體,ICQ於90年代後期的風行 ,令遍及全球的資訊使用者,繼電子郵件之後,體認了視覺化介面與網際通訊的共鳴。儘管,在流量頻寬和硬體條件的限制之下,當時多數即時通訊的內容,無法涵蓋影片、音訊、相片等多媒體內容,只能進行檔案形式的傳送;但,其程式介面與對話功能的設計,卻在「符號化」的基礎之上,發酵了「具體化/視覺化」、「單位化/象徵化」、「間隔化/延遲化」的事實,形成了視覺式溝通 、挑選式互動 、單位式表達 的雛型。

 
圖28 MSN:LOGO暨操作介面示意圖(6.0版)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隨著各種軟、硬體條件的齊備,2003年問世的MSN Messenger6.0,挾帶著表情符號、動態圖像、即時音訊等多媒體化的表達功能 ,成為一種結合了高實用性與高娛樂性的即時通訊軟體。其中,「表情符號」的設計與流通,不僅完整表現出了視覺化操作族群 的資訊處理邏輯,一個個黃色圓臉的往來傳遞,也說明了該族群無論作為社群存在及彼此溝通,都發展出了獨立而穩定的體系。


圖29 MSN內建「表情符號」選單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嚴格來說,因MSN而廣為流通的表情符號,其實已經不再只屬於「符號」的定位。以圖30為例,我國「畫成其物,隨體詰詘」的象形字,是一種以真實物象為模仿標的,並透過線條,追求其形態重現的成像結果。成像結果的存在,使得承載意義的線形組合,能夠在接受者眼中,與實物畫面產生一定程度的疊合,所以才形成了視覺化的傳達經驗,為上古先民們提供了所見即所知的基礎。


圖30 象形字與文字載體抽象變化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然而,即使疊合了畫面的成像結果,能夠成為表述內容的資訊媒介,工具、技術、知能、效率、環境等各種條件限制,卻造成了駕馭能力的落差,使得仰賴畫面式表達的上古先民們,並非普遍具有操作的能力。於是,相較於複雜、費時的成像方式,處理線形的手法,便越來越單純、簡明;只不過,這樣一來,卻篩去了畫面要素的質量,令我國文字從光譜的具體端,質變到了相對的抽象端 。

  由此可見,「圖像」之所以成為「圖像」,而並非只是單純的線條組合,最主要的原因,便在於具有名為「像」的成像結果,使其得以直指「畫面」,在疊合中傳遞意義。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顯而易見的是,一旦跳脫引申理解,以狹義角度進行本質與特性的探究,「符號」與「圖像」的真正差異,其實並不在於結構的複雜程度,而必須端看以下三類要素的交錯狀況:

1. 成像程度
2. 資訊載量
3. 表意晰度

  如同圖31所示,以上述三類要素為軸線,逐一整理線條、記號、符號、圖像等多樣載體之間的關聯,可以發現,基於特性、功能及用途的分歧,其各自構成的三角形態,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圖31 線條與記號特性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簡單來說,如果三項要素幾近於零,那麼,這類既無成像、亦無載義、更無所指的存在,可定義為一般的單純「線條」。但,就算成像程度維持低檔,一旦原本單純的線條存在,被使用者賦予了明確的指涉意義,那麼,在它與社群結合,成為使用者所共識共用、兼有廣狹二義的「符號」以前,便會先行具備高程度的表意效果,以相應的資訊載量,滿足於「記號」的質性。不過,也如同圖32所呈現的結果一般,這份提綱切領的指涉力,又會因為「符號」功能的漸備,而在脫離狹義、展向廣義的過程中,被大量湧入的內在意涵給拉扯,發生趨近於底限的倒退 。

  另一方面,如圖33及圖34所示,在承載及傳達資訊的前提之下,可以發現,作為真實世相的存在方式,可視可見、可觀可察、包攬萬物的「影像」,不僅具備了高實像性、高資訊量與高清晰度的平衡,更因為高標且完整的載體特質,而成為了人類最直接的表現方式,最有效的記錄方法。相較之下,創於人類之手,藉線條所構成的「圖像」,雖然無法比擬「相片」的成像水準,卻依舊因為畫面的具備,而綜攬了更高層次的功效。


圖32 線條、記號及符號特性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33 影像、相片特性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換言之,雖然研究與應用的迭相發達,令「符號」一詞,近來普遍出現於各大領域,更將文化、宗教、政治、藝術等廣泛對象,都包羅在內涵義與外延義的交錯之中;但,追根究柢,「符號」之為物,其實終究只是一種成像值不足的線形結構,倚靠著抽象形式來完成意義的傳遞。相較之下,趨近於真實世相、具有明顯成像結果、能夠具體呈現事件及複雜訊息的「圖像」,非但不該與「符號」有所混淆,以三項要素的軸線歸納結果來看,兩者之間的關係,反而更形同於表意方式的進化,是一段自抽象而至具體的過程 。


圖34 圖像特性綜合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在模仿人類表情,並且試圖加以形成、利用於溝通行為的概念之下,無論是藉由鍵盤輸入,以各種字母、線條或符號所拼湊而成的「:)」、「^^」、「囧rz」、「>皿<」等「顏文字」 ;抑或直接利用視覺化操作機制,使其形成icon、列為選單、等候選用的「  」、「  」、「  」……等MSN表情符號群,由於不可能不以真實面容為標的,更不可能不追求一定程度的重現,因此,就性質而論,其實都是疊合於相應畫面的「圖像」,而並非只是抽象的「符號」。


圖35  LINE:LOGO暨貼圖內容示意圖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以「表情圖像」為代表,在網路技術的成熟與發達之下,這類將icon式圖像作為媒介的溝通模式,及至2011年,韓國LINE株式會社(股份有限公司)的即時通訊軟體 ── LINE問世,於2013年達於高潮。2013年1月,這款藉由圖20中「饅頭人」、「熊大」、「兔兔」等內建人物造型,將來回貼圖形式,建構為用戶溝通行為的即時通訊軟體,在19個月之內,獲得了全球1億人次的註冊使用。不僅如此,更在接續的10個月以內,於2013年11月,確定完成了倍數以上的成長,在全世界擁有超過3億的註冊用戶 。

  探究LINE程式中的各類貼圖,可以發現,相對於MSN時期,大多集中於臉部情緒變化的成像方式 ,無論「饅頭人」、「熊大」或「兔兔」,所提供給使用者的成像結果,含雙手與肩頸在內,至少都以半身形式呈現,甚至直接使用全身畫面,成像出「跳舞」、「作鬼臉」、「掩面哭泣」等完整意義。換言之,雖然以經營模式而言,除了內建人物以外,LINE也導入各種卡漫作品、企業單位的角色造型,藉以開發付費下載、商業合作等商機 ;但,就載體角度來說,此時各項圖像媒介的設計及使用,無疑針對人類情緒反應的表現及畫面,有著更高質量的成像、更高程度的重現。


圖36 LINE對話介面暨貼圖功能示意圖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


  值得留意的是,作為一款高圖像度、高普及度、高完成度的即時通訊軟體,Line對於文字以外的各種載體概念,也作出了相當的梳理。圖37是Line的貼圖功能選單。可以發現,雖然都以微笑圖像(左下角紅框處)統括,但點選以後,所提供的表意方式,卻出現了「貼圖」、「表情」、「表情符號」等三種類別(上方紅框處)。仔細來看,「貼圖」類的內容,便是前述所謂「饅頭人」、「熊大」、「兔兔」等,將各種情緒與事件資訊,以具體成像的豐富動作、姿態進行呈現,令Line廣受使用喜愛的圖像式媒介;而「表情」類與「表情符號」類,則分別為狀似MSN表情型態的臉部特寫物件,以及如同顏文字一般,藉由字母、符號及文字,所共同拼湊而成的複合結構。不難發現,作為一款側重圖像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Line其實也意識到了,必須藉由某種程度的釐清,向使用者呈現前述三類載體的質性之差,藉以凸顯軟體特色,避免混淆;但,事實是,即使暫不深究「表情符號」的歸類邏輯,「表情」和「貼圖」之間的概念牴觸,其實非常明顯。


圖37  LINE貼圖介面暨選項示意圖1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圖38 LINE貼圖介面暨選項示意圖2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一方面,「貼圖」類的素材內容,雖然大多具有鮮明的動作及姿態訊息,但,卻也因為同樣具有活潑的臉部表情,而不能概括為「動作」分類;另一方面,集中於頭部特寫的「表情」,則因為同樣屬於具體圖像,會隨著使用者的點選,而被「貼」出於通訊介面,所以,被分除在「貼圖」的類別之外,也顯得相當突兀。至於「表情符號」,相對於MSN所定義的屬類內容,此間表列對象的型態差異、跳越幅度,更是不在話下……。


圖39  LINE貼圖介面暨選項示意圖3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回到成像程度、資訊載量、表意晰度等三類要素的整理軸線,可以發現,Line針對前述三種載體型態所進行的分類,其實正是成像程度所牽動的差異結果。以人類的情緒表現而言,所形成的實像畫面,將是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的總和。因此,如果以總和結果的重現為前提,包括了肢體表現的具體圖像,無論相對於線條組成的簡易圖像,抑或僅以臉部為重點的表情內容,成像程度自然更高。換言之,雖然誤用了「符號」一詞,使得成像程度較低的線條式圖像,彷彿不具備成為「圖像」的理據;但,平心而論,Line所做出的分類結果,除了誤將低成像值的圖像視為抽象表達之外,不僅不衝突於三大要素的共構原理,反倒藉由並列般的對舉,體現出了「圖像」所具有的三種面貌。

  由此可見,用戶人數急遽上升的事實,不只說明著進入網路時代以後,ICQ、MSN、LINE等各類即時通訊軟體的迭相遞嬗,使得視操族所理解的溝通行為,不再僅限於文字、符號等傳統的抽象方式;另一方面,作為一款以智慧型手機為平臺,總質量不過19MB的APP程式,LINE的出現與成功,其實更凸顯了設備與環境條件的變遷,如何透過科技與數位的力量,令「圖像」的存在,成為當代人極之仰賴的溝通媒介。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