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本文出自筆者博士論文:《圖像載體的敘事與接受 ── 論臺灣漫畫文學的形成及創作》,為免觸法,引用請詳明出處。
.具體化/視覺化
以Windows和Office為代表,近代電腦科技所追求的介面技術 ── 視覺化操作、所見即所得 ,截至目前為止,已隨著無遠弗屆的商業成績,改變了使用者的資訊操作及觀念。自從Windows普及以來,移動滑鼠與游標,對桌面和程式集裡的圖示(icon)進行點擊、選取等動作,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慣常模式。儘管,就行為內容來看, DOS與Windows的操作差異,只不過是將單純的指令輸入,改成針對程式及功能的選取或開啟;但,如果回到載體特性與使用者認知的角度來思考,對於長久習慣於文字思考的人類社會來說,這番直覺又近乎理所當然的舉措,其實隱藏了認知與邏輯的轉變。
圖16 Windows作業暨操作環境示意圖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相對於指令輸入,選取行為所代表的,是使用者不必再一層一層地向電腦說明作業內容,便能直接掌握想使用的功能。一如《Windows程式設計:如何撰寫Windows環境下的應用軟體》書中所言:
過去需要靠強背強記的文字命令式(command line)使用介面逐漸被生動活潑、
親和性高的圖形使用介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取代。
圖形介面的崛起,不僅是軟體技術上的突破,也改變了使用者習慣,
進而改變人類對電腦的觀感。從此電腦是鄰家可愛的小女孩,
不再是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老夫子。
我深信圖形介面就要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世界性的潮流。
對於同時擁有操作DOS和Windows系統經驗的使用者來說,鮮明可視的資訊形態,是記誦式操作與直覺化操作最大的差異。在早期,以啟動中文編輯軟體 ── 倚天中文應用程式為例,由於該程式在DOS作業環境之下,以「et3.exe」為啟動代號,因此,如果要使用儲存在D槽裡WORK資料夾中的倚天中文系統,至少也必須透過「C:\>D:(enter)cd work(enter)et3.exe(enter)」的進程,才能順利完成啟動。也因為以個人電腦而言,只有在特殊情況下,硬碟中才會只儲存一套應用程式;是以,用來展開儲存內容的系列指令 ── 「dir」、「dir/w」、「dir/p」等,便肩負起了協助使用者的任務,令他們能夠確認程式及檔案名稱,避免誤植或遺忘。換言之,如同下圖所示,在實際狀況中,如果不考慮使用者自行記憶且背頌指令的熟練程度,前述所舉例的啟動進程,自開機起算,至少也必須經過「C:\>D:(enter)dir(enter)cd work(enter)dir(enter)et3.exe(enter)」等五段步驟。
圖17 鍵盤與指令操作概念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眾所周知,在Windows環境下開啟特定程式,只需要移動滑鼠,將游標對準代表圖示(icon) ,並進行兩次點選動作即可完成。以啟動Internet Explore網頁瀏覽程式為例,事實是,以桌面圖示為起點,及至開出預設首頁的入口網站頁面,除了針對代表圖示的點擊與再點擊之外,其他的運算及指定工序,都將由電腦自行完成,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操作:
圖18 icon與程式功能展開概念示意圖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由此可見,比起記誦指令、鍵入條目、確認內容、再鍵入指令的作法,藉由滑鼠與icon的搭配,所謂「視覺化操作」的關鍵概念,便在於以icon為核心,將原本必須由使用者親自履行、累積的指令成果,統括成等待執行的既定功能,成為可被點擊的圖像目標。這樣一來,就能夠在具體可見的前提之下,協助使用者辨別程式內容、選擇軟體功能。
圖19 滑鼠與游標操作概念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如上圖所示,就操作而言,與具體圖示相對應的,是點擊動作的意義設計。首先,利用頻率與間隔的差異,將簡單的點擊行為,區分出「選取」與「執行」二種概念;接著,便以傳達了「執行」意義的「雙點選」行為,連結圖示所統括的既定功能,觸發程式功能的自動釋放,以及系統程序的自行運算。換言之,視覺化操作的設計與實現,便在於利用了圖像載體的特性,將程式內容、功能意義等抽象資訊,一一收束為獨立且可具體辨識的象徵圖像 ── icon;而另一方面,從操作歷程的角度來看,則形同於既有進程和經驗的反轉,令「程式被啟動」、「功能被運作」等原本需要輸入指令的操作成果,從一開始就唾手可得。
.單位化/象徵化
因為能夠輕鬆預支所有指令和運算的結果,所以隨著Windows系統和視覺化icon的廣泛使用,使用者開始習慣以視覺辨認資訊的存在及差異,形成了追逐並確認著代表圖像的操作模式。不僅如此,各種衍生功能的研發與搭配,也令他們認知資訊的方式,變得更為具體、更為多元。例如與icon互為表裡,利用系統暫存機能,以滑鼠右鍵所結合設計的剪貼簿(ClipBook)功能 ,便使得資訊處理的各種方式及待執行動作,也藉由表單式的可見依據,化成了實際的選項。
由於可以利用硬體的運算機能,隨意處理每一個代表著程式與功能的icon,剪貼功能的出現,令原本作為象徵圖示的icon,除了識別、選用的意義之外,儼然成為另一種計量資訊的單位。如同圖20與圖21所示,當桌面僅存在一個Internet Explore程式icon時,它所代表的,是一種連結於特定軟體的圖像媒介;然而,當它因為剪貼功能的出現,而得以被大量複製、使用以後,「桌面有41個Internet Explore程式icon」的認知,便清楚說明了,所謂「連接於特定軟體的圖像媒介」,此時更形同於某種視覺依據,在使用者眼中,量化了程式內容、軟體功能等抽象認知。
圖20 右鍵選單與剪貼功能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21 複製、貼上功能與icon應用概念示意圖1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另一方面,icon運用邏輯的單位化,也影響了使用者認知資訊與資訊內容的方式。以word為例,在圖19的例子中,由於Office系列程式所製作的檔案,同樣也能透過複製、貼上等功能,以icon作出相同於圖22的堆疊;因此,「桌面有36個《論語‧學而》的Word檔icon」的認知,便會如同前述所言,因為扮演了量化資訊內容的視覺依據,而帶給使用者「桌面有36個《論語‧學而》篇檔案」的認知。換言之,在使用者眼中,《論語‧學而》的實際內容,此時其實已不再必然與經典、書籍等資訊母體有關,反而近似於圖18中,Internet Explore程式icon所象徵的程式功能,是種一開始就唾手可得,被包羅在圖像背後的資訊。
圖22 複製、貼上功能與icon應用概念示意圖2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間隔化/延遲化
當「桌面有36個《論語‧學而》的Word檔icon」的認知,因為視覺化操作的邏輯,而成為「桌面有36個《論語‧學而》篇檔案」的概念,認知方式的改變,便會進一步改變使用者對載體的理解。在過去,由於絕大多數的資訊使用者,只能以書寫為手段,處理儲存、複製、移用、修改等需求,所以,面對承載著內容的載體工具 ── 文字,面對、閱讀、理解、抄寫,是唯一也必經的過程。基於文盲與識字者之間,存在一段無法加以還原的本質轉換 ,因此,這段抄寫文字的過程,便具備著某種引導般的功能,維繫著使用者與文字的密合。
如同圖23所示,以《論語‧學而》為例,在處理資訊內容時,無論自願與否,儲存、複製、移用和修改的過程,使用者都會因為抄寫行為的引導,而在接觸文字的同時,逐一撿拾文意、拼湊理解。因此,無論抄寫者是否具有足夠的文言素養,這段接觸也進入文字的過程,都會形成使用者與載體內容的直接互動。一方面,在文言素養足夠的情況下,抄寫文字過程,能夠經由字形確認的步驟,召喚閱讀及翻譯行為的效應;這樣一來,一旦順暢獲得理解,抄寫者便能隨之運行匯整章旨的能力,進而在篇章的概念之下,將《論語‧學而》認知為獨立的意義單位。
圖23 書寫行為與意義接受關係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另一方面,即使抄寫者並不具有足夠的文言素養,無法自行透過書寫過程,同步完成組合句意、解讀篇章等處理動作;與此同時,卻依舊能夠因為既有經驗的運轉,而透過「學」、「時」、「習」、「朋」、「遠方」、「君子」等常用詞彙,被引導至個別字語的理解。儘管,最後所獲得的質量,必然不足以形成閱讀與翻譯的成,更難以支持章旨及概念的整合;但,基於面對文字、汲取意義、形成(能力所及的)理解等各個環節的始終存在,在這段層層遞進的過程中,使用者與文字載體之間的直接互動,其實並沒有斷開。
圖24 視覺化操作與文件內容關係示意圖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在上圖的例子中,相對於抄寫,「視覺化操作」的發生,令使用者與文字載體、資訊內容之間的關係,產生了重大的改變。首先,因為檔案以icon方式呈現,所以對使用者來說,要令《論語‧學而》成為一個獨立又可被取用的意義單位,已經不再需要透過閱讀、拼湊、理解、融會等過程,更不必強迫自己的心理及大腦,完成一系列記憶及整合的工作。所有必須執行的工項,只要新建一個word文件的檔案icon,便能藉由足以收束資訊、代表內容的獨立圖示,輕鬆將《論語‧學而》的內容,備妥成為儲存待用的工具。不僅手到拿來,而且不必擔心遺忘。
由此可見,如同圖25所示,一如前述當中,「程式被啟動」、「功能被運作」等經驗歷程的反轉結果,這段因為資訊視覺化,而令使用者能夠一開始就預支操作成果的具體化過程,確實因為資訊型態的改變,而切割了使用者、文字載體和資訊內容之間所原有的咬合,重置了使用者掌握資訊的方式,。
圖25 視覺化操作與文件內容關係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另一方面,剪貼簿(ClipBook)的功能基礎,也帶來了相應的衝擊。由於「複製」、「貼上」的出現,令使用者可以直接擷取網路頁面、電子文件中的既有內容,因此,icon內容的產生方式,不僅不必透過傳統的紙筆書寫,更能直接跳過打字、鍵入(Key In)的過程,將一切都以「Ctrl C + Ctrl V」取而代之 。換言之,一旦無需先行理解,就能以「工具檔案」的概念,備妥篇章或典籍內容,對使用者來說,「扎實掌握內容」這件事,就會變得可以推遲,甚至容許耽誤。事實是,相對於抄寫時代,一切都必須直接面對文字、探求意涵的載體操作模式,數位介面與視覺化操作的種種便利,儼然形成了盲點般的間隙。不僅容許使用者對於資訊內容的前置處理,只需留意選取及複製的操作;除此之外,更裂解了資訊使用所立足的傳統基礎 ── 閱讀與理解,令它們形同被邊緣化一般,面臨了巨大的挑戰。
〈圖像敘事論〉之其一:關於接受 ── 視覺化、象徵化、延遲化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