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本文出自筆者博士論文:《圖像載體的敘事與接受 ── 論臺灣漫畫文學的形成及創作》,為免觸法,引用請詳明出處。
.日行千里的資訊環境
1903年以前,習慣了步行與車行的人類,並無法想像,獲得飛行能力以後,時間與空間的相對關係,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在他們眼裡,國與國之間的跨境、移動,是一件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的事。雖然存在著遠洋航運、長途陸運等因應方式;但,動輒累月、經年的執行速率,卻已是當時所能著力的極限。直到萊特兄弟完成了「固定機翼」技術,使飛行器械成為一種可被控制的裝置,人類對於距離的認知及處理觀念,才終於出現了劃時代的質變。
由於能夠賦予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工具的研發,往往成為進步及發展的基礎,扮演著改變世界的推手。以移動為例,儘管,步行仍是人類最為仰賴的重要基礎;但,事實是,時至今日,如果萬事仍以步行為唯一前提,不加以思考飛行、高速鐵路等新興交通方式,可以想見,不僅跟不上時代與環境的推移,更將陌生、脫隊於新形態的交通模式。
一如飛機對於人類距離概念、移動方式的衝擊,視覺化操作的電腦系統,同樣也變革了人類對於資訊形態與載體工具的認知。在此之前,習慣以文字為載體的人類社會,在環境、工具、技能等各種條件因素的限制之下,並無法想像,如果除了文字以外,還能選用各種具體可見、可視可聽的方式來進行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創作、分享,將會形成什麼樣的內容。
自1990年迄今,24年間,個人電腦的普及與暢銷,使得當代絕大多數的資訊使用者,不僅適應了視覺化操作的邏輯,更因為擁有相同的資訊認知,而聚合成了一個龐大的族群。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這群慣用具體思維、仰賴圖像載體的成員,有機會以彼此為對象,應用平日所浸淫的資訊形態,完成各種溝通、表達的行為;除此之外,更多通訊介面、發表平臺、硬體設備及軟體工具的出現,也再次提升了他們對於載體形式的選擇權與支配力。至此,雖然文字的存在,仍是人類無可或缺的表意基礎;但,更明顯的是,在無論平面或電子媒體,都大量導入圖像、影音要素的今天,單以文字作為唯一前提的載體認知,無疑,已逐漸失速於多媒體形態的資訊趨勢。
.一指多功的操作模式
目前,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行動載具的出現與風行 ,將視覺化操作以來的各項轉變,再推上了另一次高峰。一方面,相對於電腦及滑鼠的搭配,行動載具因為大多無法進行多工處理,不能如同電腦一般,藉由多枚視窗的同時開啟,協助使用者尋找、移動特定物件;因此,無論iOS或Android系統 ,都結合於觸摸控制的功能,將內存物件悉數陳列於頁面,等待使用者親手點向代表圖示。換言之,這樣的設計,等於引導使用者,在動輒充滿著數十個不同物件的畫面之中,以眼控手,找出所屬意的選取的對象;從結果來看,相對於電腦作業環境,此間作用於icon設置所視覺化、象徵化的效果,無疑有著倍增般的加乘。
圖60 i-phone與ios操作介面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圖61 Android操作介面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另一方面,由於全面改以觸控模式操作,因此,從表達與接受意義的方式來說,雖然一樣可以透過打字形式,以文字作為載意媒介;但,事實是,受限於硬體條件與輸入條件、閱讀條件的落差,螢幕最大不過12吋的行動載具,無論點按虛擬鍵盤、閱讀文字資訊,所能給予使用者的體驗及便捷程度,都與操作電腦時有所不同。這樣的狀況,使得基於功能多元、便利性高等特性,廣受消費者青睞的行動載具,在仰賴於高視覺度、高象徵度的icon表現時,也同步傾向了圖像化的表意邏輯。不僅各類「手機版」資訊網頁的排版方式,也如同電腦版本一般,共識般地使用了圖文相佐的強調方式;以LINE為例,即時通訊軟體的設計和運用,更發展出了以高成像圖像為主軸的溝通模式,令使用者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加以點選、使用及閱讀。
其三,以「360相機」、「魔漫相機」、「美圖秀秀」、「素描大師」、等APP應用程式為代表,行動載具所獲得的工具效益,實已兼容了擷取工具與處理工具的功能。首先,就硬體機能而言,「智慧型手機」的「智慧」之處,在論及應用程式的軟體條件以前,其對於行動電話、數位相機、錄音筆、數位錄影機、個人終端機等多樣裝置特性的兼容,便已是一大進境。再者,多機一體的特性,便彷彿理所當然一般,串聯起了前述各項裝置的功能;於是,不僅通話時直接錄音、拍照時直接攝影等使用方式,獲得了一條龍般的實現;以APP程式的協助為黏著,攝錄完直接處理、處理完直接分享等操作,無論創造與提供多媒式素材的效率,實已凌駕在電腦設備之上。
.一機萬能的工具條件
無論「相機360」、「美顏相機」、「美圖秀秀」或「素描大師」,以行動載具為平臺的應用程式,相較於電腦環境下的程式工具,都因為於硬體條件的連動,而產生了袖珍化、選項化、直接化、即用化等特質。相對於「Photoshop」所提供的眾多處理功能,這一系列總大小不過各20~30MB的APP程式,雖然也以圖像處理為核心功能,但卻改以制式選項的概念,將使用者原本必須自行在「Photoshop」系統中,經多重步驟才能夠獲得的處理成果,預設成一個個獨立可選的套用項目。
因為只需要簡單的點選,就能直接完成濾鏡、特效、邊框、物件等要素的加諸,如同前述所言,在「數位相機」與「個人終端機」兩相疊合的前提之下,對行動載具的使用者來說,從拍出一張數位相片,及至作完圖像處理、發表於FaceBook、LINE等資訊平臺,所花費的時間,將明顯少於必須開啟影像處理程式、導入數位相片、組合處理歷程、存成發表物件、開啟發表平臺、張貼發表物件的電腦作業方式。以圖62、圖63為例,由於行動載具實現了「數位相機」與「個人終端機」的兼容,因此,「360相機」、「美顏相機」等攝影類的APP程式,便獲得了濾鏡式模組的發展基礎。這樣設計,使得使用者不但可以在拍照前,如同紅框標示處一般,自由選擇屬意的視覺效果,藉以設定希望獲得的攝像結果;拍照後,也能如同橘框處一般,再擇用細節化的處理結果,對相片進行細部的修訂及調整:
圖62 APP程式:「相機360」icon(LOGO)暨操作介面、濾鏡功能示意圖1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圖63 APP程式:「相機360」icon(LOGO)暨操作介面、濾鏡功能示意圖2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另一方面,一如圖64、圖65所示,「美圖秀秀」與「素描大師」等後製處理類的APP程式,其實也因為了硬體本身所具備的相機功能,而連結了擷取工具和處理工具的特性,令使用者不僅可以在拍照前,隨意設定色彩及光影效果,拍照完成以後,更能夠針對所產生的圖像內容,導入排版、文字、物件、特效等各項要素:
圖64 APP程式:「美圖秀秀」icon(LOGO)暨操作介面、元件安插功能示意圖1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圖65 APP程式:「美圖秀秀」icon(LOGO)暨操作介面、元件安插功能示意圖2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除此之外,亦有如同「魔漫相機」一般,利用條件及原理,延伸行動載體具備的相機功能,藉以透過擷取頭像,形成各種趣味化、應用化的表現模式。而在影音剪輯方面,則同樣出現了程式質量小於10MB,卻支援線性剪輯、影片分割、音訊抽取、音源合成、影像錄製等多重機能的「Video Show」、「電影工作室」等APP程式。事實是,軟、硬體條件的再次齊備,不僅使得文字、圖像、影像、音訊的交錯運用,變得更容易於電腦環境;從工具角度來說,如行動載具這般多機合一、多功綜理的實用條件,確實也使得手執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當代資訊使用者,再次無論作為閱聽者或分享者,都獲得了更高程度的支配能力。
圖66 APP程式:「魔漫相機」icon(LOGO)暨操作介面、合成處理功能示意圖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圖67 APP程式:「Video Show」icon(LOGO)暨操作介面、剪輯處理功能示意圖
圖片來源:系統截圖/本研究整理
.一事多媒的敘事形態
不可諱言,當工具的便利和進步達到一定程度以後,與其他同類型工具之間的截長補短,必然會以相輔相成的形式,形成某種新的使用狀態。一如在交通工具的例子中,飛機、高速鐵路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類對於空間及距離的認知;以這般改變為基礎,旅人對於移動方式的銜接、行程動線的規劃等等,也勢將產生多元搭配的知能,不會只侷限於單一視野。
在行動載具發達以前,如同前述所言,「數位化/程式化」的條件提升,使得擷取工具與處理工具的結合,在數位相機及電腦軟體的交錯之下,將人類帶往多媒化的資訊世界。但,儘管如此,以Adobe公司所研發的各種程式工具為代表,視訊後製、圖像合成、影像剪輯、音訊編修等處理功能,卻終究樹立了名為操作技術的門檻,如圖68所示,形成了資訊使用族群的內部分眾。於是,雖然社群網站、影音平臺、即時通訊的使用管道,藉由分享行為的串聯,將資訊使用者聚集於同樣的立基;然而,在分享者、提供者與再分享者的角色交錯之間,卻仍舊產生了黃、紅區域的重疊,以及灰色區域的空層:
圖68 資訊使用族群與程式能力分眾示意圖
圖片來源:本研究整理
相對於將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作為主要資訊載具的時代,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載具的出現,以兼具高必要性和高機動性的通訊設備(行動電話)為基礎,完成了程式軟體、網路連線、文字輸入、圖像傳送、影音攝錄、媒體播放等多元功能的整合。這樣的改變,使得使用者在扮演敘事者及表達者的時候,獲得了比過去更高程度的選擇自由,能夠更為迅速而有效率地,掌握到自己所想要使用的表達素材。因此,即使圖61中,灰色區域的空層依然沒有消失;但,純粹的再分享者們,卻能變相擁有消化不完、唾手可得的資源,令操作程式電腦的技術門檻,變成幾乎事不關己的存在;不僅如此,更能透過各種軟體工具、套用項目的支援,藉由再製和後製的形式,獨力產生所屬意的表意素材,淡去紅、黃區與灰區之間的隔閡。
從結果來看,正因為就連原本不具備軟體能力、無法進行素材創作的使用者,都能於焉支配各種所希望的表達方式,所以,對深諳且熟悉於視覺化思維的當代使用者而言,一段事件與內容的表述,便往往可以依循文字、圖像、符號、影音的搭配,形成一種混合化的新敘事形態;甚或基於彼此共有的邏輯,直接利用圖像載體的特性及功能,具體操作各種純圖像、圖文搭配或圖符搭配的敘事內容。至此,無論從資訊形態、載體形態抑或敘事形態的角度著眼,當代自電腦作業系統的變革以來,所一路牽引、形成的種種質變,自然,也就不再只是趨勢、科技、流行或消費層次的問題了。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