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與漫畫之間 patr.6



Past & Future



  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難以置信,但臺灣本土漫畫的創作與發展,至今最少也有超過70年的歷史。1935年,筆名「雞籠生」的陳炳煌,自費出版了國內第一本集結成冊的漫畫作品集──《雞籠生漫畫集》;在此之前,不僅報章、期刊平台上的漫畫創作早已屢見不鮮,甚至1927年時,楊國城與陳繼章這兩名創作者,還因為在《臺灣民報》上發表評議臺灣總督的政治漫畫,而遭日警拘捕、扣押。回顧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軌跡,無論再不喜歡本土漫畫的人,也無法不去認同,臺灣漫畫從業人員在這段過程中的努力。他們不是沒有向下扎根,不是沒有發展出自己的系統;只不過,外在環境的交錯與變遷,卻令這些好不容易累積下來的能量,頓時被世代的斷層所吞沒,無法繼續推動下一代的創作與進步。

  許多關心本土漫畫的人士認為,如果沒有「漫畫審查制度」的攪局,臺灣的漫畫產業,至今早已不亞於日本;但平心而論,即便沒有「漫畫審查制度」的風波,面對基於成本考量,出版業者所必然引進的日本漫畫作品,本土創作是否真能與之抗衡,或許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儘管前輩們的成就歷歷在目、不容置疑;但早在出版業者大量仰賴日本作品以前,本土漫畫固定的作者群,其實就已經因為故事與題材的過於雷同,而出現了「多樣性」不足的問題;而當日本漫畫成為市場主流以後,投入漫畫創作的人才,卻也因為長期浸淫於日系作品的氛圍,不僅大多步軌於他人所慣用的創作方式,同時也難以建立屬於自己的風格,更遑論開拓與創新。換言之,除了審查制度的影響以外,國人創作在風格與創意上的不夠豐富,其實也相當可能衝擊本土漫畫產業的發展,進而產生相同程度的世代斷層。

  制度面的問題固然應當追究,但殷鑑於臺灣漫畫產業的發展歷史,國人真正急待解決的問題,其實不是遙想曾經的輝煌、不是歸咎環境與體制、不是怨懟外來作品的壓境;而是如何記取過往的教訓,確實釐清產業結構的體質與病灶。

   為什麼手塚治虫的作品,過了這麼多年,一樣繼續風靡世界;
   而同時期的臺灣漫畫家,卻早已不再被讀者所認同?

   為什麼同樣都是熱愛棒球的國家,
   但臺灣至今卻仍未出現一部足以媲美《巨人之星》
   或《好逑雙物語》的創作?

面對圖像世紀的到來,面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趨勢與浪潮,臺灣的漫畫與創作,如果能夠重新檢視他人與自我的差異,藉以取得更具產業性、世界觀的共識、認知與自覺,那麼不僅將能有效重建讀者對本土漫畫的興趣和信心;甚至就連重新超越韓國、迎頭趕上日本,也不見得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參考資料:

(一) 專書

‧李 闡:《漫畫美學》(台北:群流出版社,1998年)
‧李衣雲:《私と漫畫の同居物語》(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洪德麟:《風城臺灣漫畫五十年》(新竹:竹市文化,1999年)
‧洪德麟:《傑出漫畫家‧亞洲篇》(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蕭湘文:《漫畫研究 ─ 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Paul Gravett著,連惠幸、黃君慧、鄒頌華、徐慶雯譯,傻呼嚕同盟名詞審訂:《日本漫畫60年》(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
‧陳仲偉:《台灣漫畫文化史—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台灣漫畫的興衰》(台北:杜葳廣告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二) 期刊、論文

‧林文義:〈誰傳中國漫畫的下一把薪火? - 介紹十一位辛苦而卓越的中國漫畫家〉,《書評書目》,1979年7月
‧邱傑:〈連環圖畫審查制度的功過是非 - 訪國立編譯館編審江治華先生〉,《書評書目》第76期,1979年8月
‧高天生:〈談漫畫 - 訪王子雜誌社社長趙堡女士〉,《書評書目》第76期,1979年8月
‧方鵬程:〈多一分含蓄、多一分努力:漫畫風波平議〉,《幼獅月刊》,1982年11月
‧伍癸霖:〈俠客不死 - 悼念漫畫家葉宏甲先生〉,《雄獅美術》,1990年,6月
‧洪德麟:〈臺灣漫畫風格的省思〉,《書卷》,1994年,3月
‧范萬楠:〈漫畫市場分析〉,《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出版年鑑》,1996年
‧李闡:〈早期臺灣漫畫發展概況〉,《文訊》,1997年,1月
‧鄭國興:〈漫畫三十五年〉,《文訊》,1998年1月。
‧洪德麟:〈臺灣漫畫五十年經緯〉,《歷史月刊》,1998年10月號
‧胡衍南:〈書劍江山--武俠小說&武俠漫畫〉,《出版情報》,1998年,11月
‧周文鵬:《臺灣漫畫審查現象及其對國內漫畫發展影響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