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與漫畫之間 patr.5
Ninety years ago
光緒21年(西元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敗予日本,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臺灣進入了長達50年的日治時期。從被殖民者的角度來說,由於自從田健治郎於1919年到任臺灣總督以後,日本政府「同化」臺灣地方的態度便已大致底定,因此日本漫畫史與臺灣日治史的重疊,自然也說明了「臺灣漫畫」與「日本漫畫」之間的互動,其實早從90年前就已經展開。
1924年,講談社的《王樣》漫畫雜誌創刊。由於「同樣屬於日本市場」,因此臺灣地區的讀者,一樣也能買到、看到這本百萬銷量的漫畫期刊,甚至還能如同陳光熙(即後來的羊鳴)一般,參加徵稿活動,以畫技贏取不菲的獎金。除此之外,陳定國、葉宏甲等風靡一時的本土漫畫家,早年也曾分別遠赴日本東京太平洋美術學校、川流美術學校接受相關的美術教育,由此可見,日本漫畫文化的薰陶,令臺灣的漫畫環境與漫畫創作者,很早就對日系作品習以為常;而時代與環境氛圍的影響,則更使得臺灣與日本之間的漫畫國界,其實並不如想像中來得那麼明顯。
由於長期置身日本漫畫環境、以日本漫畫的創作概念為養份,因此雖然二次大戰的結果,令臺灣地區的漫畫體系,自1945年後便與日本系統作出切割;但數十年光陰所累積、建構的漫畫底蘊,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就連根拔起。再加上就閱讀行為而言,日本漫畫右翻式的配置、由右至左的閱讀方式,同樣也符合了國人的閱讀習慣,不難發現,「盜版」後來之所以風行一時,其實很早就埋下了歷史及文化的遠因……。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