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行為的本質,在於買、賣雙方的對架關係。這意謂著,只要有人願意為了某人想兌換為金錢的事物付款,那麼,無論什麼東西,都可能成為泛概念之下的商品。即使,那只是約莫連一秒都不到的按鈕動作。
形成商品價值,使其進一步轉化為價格的軸線很多。比任何事物都新鮮,走的是時效邏輯,能夠召喚喜歡感受自己相對新潮、與眾不同的群眾;比任何事物都名貴,走的是階級邏輯,足以撩撥不甘於平凡、企盼自己在他人眼中更具有地位與品味的消費者;比任何事物都廉價,走的是精明邏輯,不只直接以實質低價滿足所有受眾的期待,更劃出了一方名為實惠的疆域,讓購買者能向其他未消費的對象,說明自己的目光如何獨到。
另一條教人瞠目結舌的邏輯軸線,是一種直指「比任何事物都難得」的買賣對架。由於就消費者的接受感知而言,難得與特別,有其一體兩面的共生關係,因此,一旦販售內容具有足夠具體的論述支點,能夠清楚體現出自己確實是種「珍貴」的存在,這樣一來,除了不太容易催化實惠愛好者的追隨之外,幾乎能夠吸引到其他各類型消費者的關注。例如某大師僅存於世的畫作、某單位限量推出的產品、某名人的簽名、某機械的零件。
順著這樣的邏輯,有一條商品買賣行為的內容線,不僅逐漸指向越來越抽象的目標,甚至連原本並不值錢(抑或不可能換算出價格)的事物,也變得可以撐起大筆金流,成為交易的重點。一如與某明星握手、為某事物命名、成為某種意識的參與者(例如路跑)等等,在我眼裡,這些約莫可以統稱為機會交易的買賣關係,事實上,也差不多就是坊間各種加值概念的原點。
嚴格來說,既然早就已經決定了大樓的拆除,所謂「按下爆破鈕」的動作,自然會是一件原本就得做,而且也不能不做的事。就像重灌電腦時的確認點擊,焚燒落葉時的點燃火苗,報廢汽車時的啟動指令,以及離開室內時的關燈動作。從創意加值的角度來看,能夠找到賣出這些常務環節的邏輯,讓消費者樂於貢獻大把鈔票,興沖沖地跑來替工人執行他們的日常工作,確實是一項驚人的成就;只不過,如果把買賣行為視為生產行為的延長,則又不禁令人思忖,以「機會」名義包裝應然事物、詮釋平凡事物、販售既定事物的方式,會不會,其實又曖昧了不事生產的買空賣空問題?或許,歷來各種對於資本主義的質疑、抨擊,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有錢便能買、願買便有賣、求賣便有價的自主循環吧.......。
另一方面,這個有趣的案例,同時也披露了所謂的廣告及行銷宣傳,究竟該如何認知與被認知自己的立足點。如果如同前述所說,每個消費者內建著屬於自己的需求思維,那麼,如何為自己手中的商品,找出最容易被撩撥的購買對象,進而利用任何可能的表現載體、表達方式,描述出接受者與商品之間之所以交集的關鍵與邏輯;自然,也就是著手廣告與行銷議題時,所不能不掌握的核心能力。
這樣想想,難不成我們下次要裝修住宅、換新家具時,其實可以把「機會」標上價格,賣給一群想要發洩壓力、肆意破壞的白領階級嗎?
好像蠻有趣的耶......。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