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畫審查論‧果篇〉之其五:日漫輕過萬重山?
● 註:本篇截錄自筆者碩士學位論文─《臺灣漫畫審查現象及其對國內漫畫發展影響之研究》,為免觸法,欲轉引者請詳明出處。
上述關於流變的討論有個值得細究的盲目,那就是盜版作品的適法性問題。儘管當時國內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並未周全,同時對於作品母國的授權申請制度也仍未建立,但事實是自從民國61年中日斷交以後,國民政府便開始抵制了日本的文化與商品進入臺灣;再加上自民國55年以後就一直有其實效存在的「漫畫審查制度」,如果說出版業者可以無視於這些禁令,堂而皇之的違法政府國策,似乎也於理不合。此外,雖然此處並未論及漫畫論戰與漫畫清潔運動,但其中的一大議題:為什麼日本漫畫(盜版漫畫)可以不同於國內作品的經驗,在送審的時候輕鬆獲得核准?卻也不啻可以與上述兩項質疑進行連帶思考。有鑑於此,以下將分別就實務操作與官方態度的角度著眼,試圖釐清相較於本土漫畫過去的受審窘境,盜版漫畫之所以能夠順利過關的原因。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