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與某單位研議營隊活動的結業形式。
完全沒想到,嚷嚷著一定要有頒獎與表揚流程的主事者,在討論到獎項與金額的時候,竟然吐得出以下這些內容:
「一組五個人,每個人最少可以得200元,這樣實在太高了!」
「就算獲獎組員,每個人只能分到50元,我覺得也非常足夠了!」
「來參加的人只是學生(國中生),學生要的不是錢,而是獎勵!能有後者的形式,他們就會很開心了!」
我不太知道這位火星來的長官,究竟基於什麼理由,篤信現在還像30年前那樣,一包香煙糖或一瓶彈珠汽水,就能騙得國中、小生百依百順。微怒之下,我只笑笑回了一句:「那我們要不要乾脆每人頒一張樂透彩得了?」
我同意獎勵的意義及內容,不該只以金錢或利益為指標;但請面對現實,上不了檯面的獎勵及回饋,不僅達不到鼓勵的目的,更會因為寒酸至極,而適得其反。例如公司特意告訴你,為了表揚你勤務認真、表現傑出,所以一定要頒獎給你。結果弄了半天,最後在舞台上塞給你一罐養樂多......。姑且不論耍人與否,這種「不如別頒了」的感覺,如果以一般口語來形容,大概也只有「莫名其妙」是比較不髒的說法了吧......?
後來,我終於懂了。長官之所以要求頒獎及表揚的流程,真正的著眼點,在於「這樣才有活動結束的感覺」。換言之,獎掖或鼓勵什麼的,根本就不是她主要的考量。既然如此,又何必儘說些言必稱教育的鬼話呢?
嗯,我真的懂了。
動機不純,也不帶有任何尊重氣息的獎勵,其實是種羞辱。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