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在「代言」個什麼東西?
本來,今天想寫的是另一件偶發的感觸;不過下筆之前,不小心又看了一次前天寫的世足文,這才發現,裡頭對郝市長、廣告商的那些嘟嚷,其實,根本就與我更早以前某些怨懟一體兩面、互為表裡。這可不得了,由於我是那種一想下去就會沒完沒了的傢伙,因此,今天姑且就先發發這個牢騷吧!
這件事情,得從很久以前的一台小貨車談起。還記得那是一個普通的工作天,從新店往淡水移動的我,正一如往常的,享受著台64線的奔馳快感。突然間,一台看似有著冷凍功能的小貨車,挾帶著110公里以上的時速,就這樣從我身旁呼嘯而過,只留下藝人陽帆的廣告身影,向我訴說著某家水餃有多值得豎指讚揚......
看著陽帆揚長而去,莫名其妙被人危險超車的我,心裡其實半點憤怒都沒有。一方面是因為在臺灣這種車速比命值錢的地方,像這樣的超車模式早就已經不足為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更大的疑惑困擾著我,因為我根本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會是『陽帆』在代言『水餃』,而不是其他更與『美食』有淵源的藝人?」
回想曾經看過的水餃包裝,「代言」過冷凍水餃的人,大概有陳美鳳、白冰冰、臧健和(臧姑娘)、鄭建國(Roger)、李李仁、阿基師...... 等人。對我來說,這份過於跳躍,幾乎跨足了各大領域的名單,其實也正好說明了現代的消費者究竟有多愚昧,凸顯了大家被廣告商人給玩弄的過程。就屬性而言,上面提到的這六個人,職業分別是「藝人兼美食節目主持人」、「食品企業負責人」、「時尚造型師」、「五星級飯店主廚」等四大類,不難發現,雖然不至於有誰「沒資格」來代言水餃;但真要說起「名正言順」,除了因為「推銷自家商品」而顯得無可厚非的臧姑娘之外,其他幾位,似乎又各有各的理據,各有各的牽強......
牽強之首,當推Roger!一看到他的臉,很明顯這包水餃想主打的銷售概念,已經遠遠脫離了「美味」與否的問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質感」氛圍的著墨,似乎想告訴消費者,這包水餃因為連時尚大師都肯定,所以無論它的作工與滋味,都一定是頂級的優越與典雅。然而...... 「水餃」不是應該是食物嗎?「食物」的重點,不是應該是「好不好吃」嗎?如果有什麼人是因為看到Roger在推薦,所以因為他個人特質所營造出來的「磁場」而想去購買,那麼我還真的很想知道,除了「想知道Roger所喜好的口味」這個比較說得過去的理由之外,究竟還有什麼離譜的動機......
因為每次想到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就會過於容易惱火,所以上述的觀念與標準,想必會有很多過於模糊的地方。這樣吧,以下我試著再把話講清楚一點......
基本上,「代言」這件事,原本應該是一種以「說服力」為訴求的概念。例如請牙醫來代言牙膏,或是請廚師來代言調味料等等,因為人家本來就是學有專精、技有專門的「專業人士」,所以對於該領域的相關產品、用具、設備,自然有資格加以「背書」,賦予一定程度的「公信力」。當然,這種概念引申下去,將會與代言者本身的個人特質有所結合,進而將附著於「權威」思維的「公信力」,質變成為著重於「形象感」和「情境感」的「渲染力」,例如李李仁雖然也有主持美食節目,但顯而易見的是,找他拍廣告,想用的其實是他「愛家好男人」的形象,是他與陶子所共同營造出來的「幸福家庭」氛圍,而不是因為他對「美食」有多麼瞭若指掌。
也許有些人不是很瞭解,所謂的「拍廣告」與「代言」,其實是兩回事。雖然「代言人」本身可能常常也同時拍了該產品的「廣告」,但由於「廣告」可以透過短暫的情境營造,令觀眾認知「代言人」與「產品」之間的關聯,因此對於「廣告」來說,出演者不必然要具有為產品「背書」的資格,它所重視的,是如何操作來自演員個人特質、既有形象的「渲染力」,而這東西凝聚起來以後,「演員」才會因為與「商品」產生的對架關係,進一步變成理所當然的「代言人」。由此可見,上面所舉的李李仁的例子,其實所使用的「廣告」的思維,並不是「代言」的邏輯;而Roger之所以有被貼在水餃包裝上的理由,也應該是因為他拍了那支廣告,令該廠商的水餃,產生了只有他才能「代言」與「詮釋」的商品價值。只不過,現在市面上很多商品的作法,卻是「掐頭去尾」、「倒果為因」般的,找個外型亮眼、話題性足的藝人來擔任「代言人」,然後再把他(她)的頭像與人像貼滿在商品的表面,絲毫不管究竟有沒有累積或產生過任何的關聯性;要命的是,對於如此粗糙的作法,消費者卻往往會因為對於該藝人的喜愛,而開拓出該商品本質以外的另類商機,例如「因為喜歡飛輪海而購買cc檸檬」、「因為楊瑾華而大喝分解茶」......等等,因為我本身是一個徹底奉行「需要商品,才買商品」、「喜歡商品,才買商品」的人,所以面對大多數盲目的追星族或追星族消費者,我實在不知道到底該說些什麼才好......
...... 嗯,雖然寫了一大堆,但我自己也知道談得有點沒章法...... 這樣吧,等我情緒跟思維都整理的更OK之後,我會再試著挑戰分析這些事情的...... Orz
關於作者: maxleafcwp
◎ 文學博士,嗜讀漫畫,熱愛圖像及書寫的大學教員。
◎ 醉心於動漫故事及文化創意分析,關注多元載體下的敘事與接受議題。
------------------------
體弱多病的童年時期,因為與動漫畫、遊戲的相遇,獲得了想像及感動的陪伴。深刻之下,一度以為動漫故事無異於小說,不該被隔絕在文學的視野之外;但後來發現,學界通常不這麼認為,也不太明白我們為什麼總是一廂情願。所以,試著鼓起勇氣,摸索著,前往那條堅信不移的道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有些人的思考是只問何人,不問何事。從政治上就可以看得很明顯。月烏兄能超出這個思考層次,已經是有所領悟了!
回覆刪除回 道成兄:
回覆刪除您果真慧眼獨具啊,舉政治例子來佐證,我想談的許多概念,瞬間就一目瞭然了是也!看來您不僅比我早注意到這些問題,而且還更早以前就已經將思維整理清楚了咧!前輩在上,請受在下一拜~~ Orz(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