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作文/正本清源



  談到作文,大家都知道,學作文必須要從基礎開始。但這個「基礎」指的到底是什麼?平心而論,卻不是每個教作文的人都瞭然於心。過去我們所熟悉的作文教育,往往是側重於記憶和背誦的效果,一方面單向、制式地灌輸給學生「怎樣才叫作文」、「文章一定得如何如何」的觀念,然後再透過這些對學生來說,被限制得不明究理的形式框範,逐一填進成語、章法、名言錦句等各種素材,彷彿腦中所堆疊的詞語元件越多,總有一天,孩子們會自己懂得咀嚼與運用…… 但,事情真的會這麼順利嗎?



  「記得」與「懂得」之間的差異,是吾人所無法迴避的巨大問題。孩子們可以「記得」很多東西,但是如果不把握其中的關鍵,將它們有效連結成「認知」和「運用」,那麼無論記得的東西再多,令人惋惜的是,最後也大概都只能以「忘記」作收。許多人小時候都曾經背過《三字經》、《倫語》、《唐詩三百首》這些古典作品,但在長大以後,能夠逐字完成作品理解的篇章又有多少?如果不解決這種方法上的迷思,那麼所謂作文教學的基礎云云,無論著墨再多,其實也終歸只是隔靴搔癢……

  必須加以釐清的問題,是學習作文的目的到底何在?以傳統的作文訓練為例,透過記憶、模仿及重製,學生可能真的可以完成一篇四平八穩的樣板文章。不過如此淺碟式的教學與成果,對於語文教育的長遠目標來說,或許並不足夠。可以理解的是,想要完成一篇條理分明的通順文章,寫作者本身在事前所進行的思維整理,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由此可見,雖然作文訓練無疑可以提升單純的「寫作能力」,但此間真正的重點,卻更是過程之中,孩子們所一再反覆磨練與建構的「思考能力」。基本上,一個「想」不清楚的人,無論「寫」或「說」,在在都不可能有太多優異的表現,換言之,如果將這樣的關聯予以逆推,那麼透過特定的啟發與課程設計,寫作文章的各種訓練,其實也就不僅只是文筆與書寫上的練習,而能夠進一步促使孩子們學會如何思考、如何整理,令他們有能力完成清楚的語文表達。


1 則留言:

  1. 不過 從小在補習班 都一直在填鴨耶!
    因此 我是鴨 不會叫"多拉" 只會叫著"呱呱"~
    因為 "拿分數"快啊~orz

    回覆刪除